秦朔朋友圈 9小时前
阿吉翁家族传奇vs.“人生的意义”小吃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水姐(秦朔朋友圈主编),题图来自:AI 生成

2025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 ‌ 乔尔 · 莫基尔(Joel Mokyr)‌、‌ 菲利普 · 阿吉翁(Philippe Aghion)‌ 和 ‌ 彼得 · 豪伊特(Peter Howitt)‌,以表彰他们对 " 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 " 理论的阐释。

公布的那天,我应景地读了阿吉翁等写的《创造性破坏的力量》。前面写过《拉斯洛与李白》,拉斯洛笔下是那个走向 " 热寂 " 的宇宙,但阿吉翁却为我们指出那股对抗 " 熵增 " 的强大力量——创造性破坏。

他的核心理念有三:创新与知识传播是增长的核心;创新依赖激励与产权保护;新的创新让以往的创新变得过时。并且提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政府则扮演着 " 投资人 " 和 " 保险人 " 的角色,而民间社会则提供监督、伦理和文化支持。

他在书中指出,为什么创新越来越难?因为新思想的发现越来越难,比如,要实现摩尔定律,需要的研究人员数量是 70 年代的 18 倍。这就是一个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才能维持增长的时代。

于是,这也是一个下一代很难在同领域超越上一代的时代,唯一的超越路径就是寻找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新空间、新领地。他自己就是闯出新天地的典范。

菲利普 · 阿吉翁的家族史,本身就是一部 " 创造性破坏 " 的生动史诗。不断进行腾挪转化,时空变革。

他的母亲 Gaby Aghion(布里埃尔 · 阿格依奥,1921 年 ~2014 年 9 月 27 日),在 20 世纪 50 年代的巴黎,敏锐地察觉到 " 高级定制 "(Haute Couture)对女性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束缚。这位成长于埃及亚历山大港、浸润于巴黎左岸知识分子沙龙的女性,决定发起一场时尚界的革命。她创立 Chloé,开创了 " 高级成衣 "(luxury prêt-à-porter)的概念,旨在创造 " 柔软、有活力、身体自由 " 的服装。这是一场以 " 美 " 为武器,对僵化传统的 " 创造性破坏 "。

而菲利普 · 阿吉翁,则将这份家族基因,从实践升华到了理论。他曾在 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Cachan(现属巴黎 - 萨克雷大学体系)学习数学,取得 DEA(深造文凭)及博士学位;之后赴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他没有继承母亲的商业帝国,而是选择了充满数学模型的经济学。他将母亲凭直觉和勇气掀起的时尚革命,提炼为能够解释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宏大范式。他与 Peter Howitt 合作,发展了 " 新-熊彼特式增长模型 "(Neo-Schumpeterian growth paradigm),将创新、竞争、技术进步纳入长期增长的内生变量。

母亲用剪刀和布料实践,儿子用数学和数据抽象。" 创造性破坏 " 的基因,在两代人身上,以不同的形式,完成了完美的传承。一个家族中总要有这样的传承序列——有自己的哲学和理论,并得到公共性认可。

阿吉翁家族的 " 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源于他们所拥有的三重自由:

物质基底的保障;

文化流动的视野;

智识突破的精神追求。

他们没有被财富所困,而是将其作为撬动更高层次价值的杠杆。

国庆假期,郑州一家 13 平米的小吃店突然爆火。它的锅能当镜子照,它公示所有成本与利润,它的墙壁上贴满哲学和诗歌。它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 买菜卖饭看书下棋,地段客流消费能力 ",横批:" 大小多少 "。

这副对联,精妙地道出了两种价值体系的对立。前半句是 " 魂 " ——关乎生活本身的、质朴而有趣的日常;后半句是 " 体 " ——关乎商业逻辑的、冰冷而理性的计算。店主显然选择了前者。

他最令人惊叹的举动,是在流量的巅峰时刻,毅然闭店,门口贴着:" 等热度下去了再营业 "。这是一种何其清醒的 " 创造性破坏 "!

在人人追逐流量的时代,他亲手 " 破坏 " 了自己一夜爆红、迅速变现的巨大可能性。他破坏的,是外部世界强加于他的 " 网红 " 身份;他创造的,是守护自己内心节奏与初心的自由空间。

退避以实现更高进取,隐遁中完成更深参与。一个人有边界,是知道自己的价值、局限和适度。人的韧性要跟自己的洞察相结合!

他并非没有更大的梦想。门口的铜牌写着他的梦想:" 拥有一个能容纳一百人同时进餐的饭店,邀请品德高尚的人来讲述自己的人生,提醒人们尽早地、持续地思索自己人生的意义 ……"

你看,他的 " 创造性破坏 ",是为了一个更宏大、更纯粹的 " 创造 "。其实精神上的贵,跟物质上的富,有时候真的没什么特别的关系。

将阿吉翁家族与这家小吃店并置,我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却又内核相通的优雅。

阿吉翁家族的优雅,是 " 加法 " 的优雅。他们拥有足够的资源,去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界。Gaby 为时尚界增加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而阿吉翁为经济学增加了一种新的解释范式。

小吃店店主的优雅,是 " 减法 " 的优雅。他主动舍弃了唾手可得的巨大流量与财富,以 " 少 " 来换取 " 真 "。

然而,他们都在实践着同一种 " 创造性破坏 ":以强大的内在标准,对抗外部世界的喧嚣与诱惑。能有办法做最好的自己的版本的人是幸运的!

他们都有一个超越利润的 " 为什么 "。Gaby 是为了女性的解放,店主是为了 " 人生的意义 ",菲利普是为了 " 理解世界 "。

他们都有一种 " 不被裹挟 " 的定力。Gaby 不被高级定制的传统所束缚,店主不被流量的狂欢所裹挟,菲利普不被家族的商业背景所定义。

真正的勇者非死守阵地,而是知何时转移阵地;非永远在场的主角,而是懂得适时谢幕的智者。

他们最终都抵达了一种 " 自在 " 的状态。阿吉翁家族的 " 游刃有余 ",与小吃店店主的 " 自在洁净 ",本质上都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自洽。

无论是阿吉翁家族的宏大史诗,还是 " 人生的意义 " 小吃店的微观寓言,都在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真正的 " 创造性破坏 ",其力量源泉,永远是那份纯粹的、不可动摇的内在核心。内在核心,其实更高级别就是德性和公共性。

它可能表现为一场颠覆行业的革命,也可能表现为一次安静的关门谢客。形式不同,但其内核一致——那就是守护 " 魂 " 对 " 体 " 的绝对引领。在这个每日奔忙、时常迷失的时代,这份清醒与坚守,或许才是我们每个人都最需要的 " 人生的意义 "。

其实人生的意义,就是对 " 生生不息 " 的敬畏与参与:无论是时尚的更迭、经济的增长,还是小吃店的开闭,都体现着宇宙 " 生生不息 " 的伟大规律。

人生的意义,或许就在于理解并参与到这场永恒的 " 创造性破坏 " 之中。它不是简单的 " 去旧迎新 ",而是在每一次 " 破坏 " 中,实现更深层次的 " 创造 ",在每一次 " 失去 " 中,找到更纯粹的 " 所得 "。

不要患得患失,为了得和失,失去了所有心力,而是要自在!永远有新得,也不在乎旧失!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菲利普 巴黎 朋友圈 经济增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