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产品狗聚集地 Author John 本人


导读
作为连续成功打造出泡泡网、汽车之家、理想汽车的一位现象级创业企业家,李想将自己多年来的一线经验、困难及解决办法总结形成了一套可操作、可复制的产品哲学分享给大家,对于企业家、管理者和中国本土管理观察、研究者,这都极具学习和参考价值。
作者 | John 本人
来源 | 产品狗聚集地
完整学习了《李想 · 产品实战 16 讲》,这一套产品实战的方法论,的确够接地气,适用所有产品经理,本文作者整理了每一讲的思维导图如下。

导论:回归本质做产品

(1)理想汽车能够持续制造爆款产品,是基于两条方法论:关注用户价值,超越用户需求;把组织作为产品来打造,用组织的成长来支撑产品的成长。
(2)要超越用户需求,需要认真回答两个问题:我们的用户到底是谁?我们为用户创造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3)打造一个强大的组织,需要持续对抗惰性、对抗惯性和对抗无知。

产品战略
1、产品战略——定位

(1)寻找市场定位时,我们可以以价格作为纵轴,人生阶段作为横轴,看产品在用户不同的人生阶段中,可以帮助他完成什么任务。
(2)在判断市场空间的时候,不要只看细分市场的规模,更要看到趋势的变化,优先选择正在上升的细分市场。
(3)机会存在于用户需求没有被充分满足的地方,这意味着还有创新的空间。
2、产品战略——品牌

(1)品牌主要是回答三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为哪些人服务,我们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2)回答这三个问题,要考虑几个维度:目标用户是不是在高速增长,自己干有没有竞争优势,答案是不是清晰可识别。
(3)自己定义清楚品牌还不够,还需要在产品设计和在用户触达的过程中,让用户感知到。
(4) 从想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到跟用户达成共识,品牌的作用就已经在发生了,而不是得等到产品市场份额超过某个数值。
3、产品战略——文化

(1)文化不是缺什么补什么,而是从团队经验里提炼出来的,那些曾经帮助我们自己走向成功的东西。
(2)要用共创的方式去提炼,让大家去对应真实的案例。
(3)文化要落地,需要在具体事件上,跟团队反复讨论、辩论,厘清概念中的灰度认识,帮助团队建立感性的文化共识。
(4)给团队做选择题,不要做对错题。对错没有共识,选择才有共识。
4、产品战略——产品标准

(1)理想汽车判断产品标准的三个维度分别是:安全感,价值感和向往感。
(2)提升安全感,要从行业惯性里面找空间,努力突破惯性。
(3)提升产品的价值感,就是聚焦目标用户群,为他们提供完整的价值体验,绝不要东拼西凑。
(4)提升向往感,要想办法让产品唤起用户心中向往的场景,或者,让用户本来就向往的场景,嫁接到你的产品中来。
5、产品战略——团队标准

(1)要让团队高效协作,首先要统一度量衡,也就是统一语言和工具,让团队看待问题的方式保持一致。
(2)要进一步提高团队的能力和效率,就要把团队标准嵌入工作流程,推着团队不断按照这个方式去做事、去训练、去升级。
(3)培养团队,就是持续培养 " 成年人 ",所谓的 " 成年人 ",是可以自己来定义问题和目标,不断挑战极限的人。

产品从 0 到 1
1、产品从 0 到 1 ——体验

(1)要想做出好产品,不用去区分,某一项用户需求是大众还是小众,而要判断需求是否高频。
(2)确认完需求之后,还要看有哪些是竞争对手还没有很好地满足的,或者市场上现有的解决方案还有待完善。
(3)要 " 务实地 " 提升用户体验,不要为了提升一种体验,而给用户带来更多的麻烦,这带来的结果很可能是,一个地方加了一分,另一个地方减了三分,得不偿失。
2、产品从 0 到 1 ——用户

(1)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有两个路径:第一,多和用户做共创,少做一对一访谈;第二,不要直接问用户是否需要某项功能,而要多观察用户的真实使用场景。
(2)要验证这个需求是否真正值得去满足,关键还要看用户的使用场景是不是足够真实,产品经理自己的执行是不是足够彻底。光凭脑门一热就去干,最容易做无用功。
3、产品从 0 到 1 ——技术

(1)产品选择技术方案,技术要服务于产品价值。一款超越用户期待的电动车,必须同时解决充电难和售价高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家庭用户来讲,电动车的补能体验绝对不能低于燃油车。
(2)从根本上讲,增程电动是把油和电两种技术进行了取长补短。解决过往的增程技术方案里,纯电驾驶里程短这个关键问题,就有希望实现超越燃油车的补能体验。
(3)选择技术方案,不能仅仅看成本,而要看成本、效率是不是综合最优。这样才能让用户付出更少的成本,获得更大价值的综合体验。
4、产品从 0 到 1 ——定价

(1)为产品定价时,要考虑用户的理性、感性,以及企业的需求三个维度。
(2)要考虑用户的理性因素,产品就必须定义出,能让用户有高感知的产品价值,给用户选择自己的坚实理由。
(3) 对于每一项产品,用户都有对应的心理价位。这些心理价位,并不完全取决于成本,还得看产品在用户心里的定位。同一类型的产品,在用户心中的定位不同,用户愿意花的钱也不一样。
(4)保证企业健康的毛利率,也是产品定价时非常重要的考虑维度。有健康的毛利率和造血能力,是一家汽车企业的核心基础能力。
5、产品从 0 到 1 ——复盘

(1)做好复盘,关键是把控三点:复盘的目标、复盘的流程,以及组织好复盘会。
(2)复盘的目标,不是基于过去的结果做功过赏罚,而是就 " 以后怎么可以做得更好 " 讨论出共识,把成功的经验变成组织的能力。
(3)复盘要对照着初始的计划来,这个计划不仅包括出发时设定的目标,还有根据这个目标在团队内部约定好的过程指标、资源投入数量、重要节点动作。
(4)开好复盘会,很重要的一点,是创始人、CEO、一号位要重视复盘,并带头严格执行复盘会的纪律。

产品从 1 到 10
1、产品从 1 到 10 ——节奏

(1)对创业、产品节奏的把控能力,是创始人、产品负责人最核心的能力。
(2)在从 0 到 1 阶段,最重要的目标是完成产品的验证,实现最小的商业闭环。这个阶段,把长板做到天花板水平,是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3)从 1 到 10 的阶段,应该从必要性出发,来制定目标、分配资源。在智能电动车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宁可准备过度,也不能准备不足。
2、产品从 1 到 10 ——流程

(1)在创业不同阶段,流程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从 0 到 1 阶段,团队小,更需要像 " 游击队 " 一样作战,快速灵活;从 1 到 10 阶段,产品变多,团队规模变大,就应该是 " 集团军 " 作战,花大功夫解决流程问题。
(2)理想汽车做流程建设的经验主要是三点:还原用户价值流,修好高速公路,以及做好关键节点的对齐互锁。
(3)用户价值流,就是从用户的角度倒推,模拟和重现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真实体验流程,并且,一切内部流程,都要跟用户价值流一一对应。
(4)修好高速公路的重点是区分好什么是 " 路 "、什么是 " 车 "。这样即便目标没有达成,也能正确归因。
(5)做好流程间的对齐和互锁,一是要定义出哪些是主流程,哪些是支线流程;二是要组建一个重量级团队,专门做拉通和经营。
3、产品从 1 到 10 ——门店

(1)汽车作为低频大额的消费品,仍然需要在线下门店销售,特别是对于新品牌,用户往往需要体验多次才能做出购买决策。
(2)理想汽车开直营门店的经验主要是两点:一是开店速度要快,二是做到收和放的平衡。
(3)早期,理想汽车较少的 SKU、对销售人员的完备培训体系和数字化管理能力,都确保了较快的开店速度。
(4)收和放的平衡,是指在总部规划和控制的前提下,给各个地方门店充分地赋权,用数字化能力,帮助店长建立对本地市场的深度感知,进行投资组合,并有效复盘。
4、产品从 1 到 10 ——利润

(1)理想汽车把控利润率的经验,主要有三点:做好预算控制,执行中精准把控,以及前期在产品设计上合理取舍。
(2)做预算控制,核心是做原子级的拆分,确保产品环节中的每个原子都是健康运转的,这样整体的投入产出也会是健康的。
(3)执行中的精准把控,关键是提炼最佳实践,分享给更多人、更多团队。
(4)把控毛利率,还要求在产品的具体取舍上,回到用户价值,不乱堆功能刷存在感,不搞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成长才是第一驱动力

(1)要让团队持续地成长、迭代,最重要的是要在团队中建立起信任文化,尽可能确保每一层管理者,都能信任身边的人。
(2)第二,要实事求是,知错就改。作为管理者,尽量不要因为新错误而惩罚员工,这样反而会让员工想办法隐藏错误,因为怕犯错而减少创新。
(3)第三,要通过实战建立起成长的正反馈循环。一旦进入这个循环,哪怕遇到失败,团队也仍然可以收获新东西。
—— · END · ——
为您推荐:
华夏基石最新推出 2025 企业内训大课:
这套实操方法论,目前已为一线城市的企业内训超 300 场,超 60000 名企业家和管理精英参与学习,2 天学会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顾客经营体系,助力企业实现市场突破和组织变革。
【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
中国管理咨询的开拓者和领先者
彭剑锋、黄卫伟、包政、吴春波、杨杜、孙健敏领衔
战略丨营销丨研发丨生产丨运营丨品牌
企业文化丨组织人力丨 AI 应用

咨询合作扫码
感谢阅读和订阅《管理智慧》,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最新推送,敬请星标本公众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