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为行业龙头的途虎养车,站在了关键突破口
■ 在途虎养车规模一路狂奔之际,其快速扩张埋下的隐患已逐步凸显
■ 京东养车、天猫养车的强势进攻已让行业竞争进入 " 短兵相接 " 阶段
作者 | 晨曦、邵阳
编辑 | 陈秋
另镜 ID:DMS-012
距离 2025 年双十一购物节不足一月,汽车后市场已率先点燃战火。
养车赛道头部平台途虎养车、天猫养车、京东养车都推出大额优惠券、每日大牌秒杀、免费抽奖等福利,来迎战这场一年一度的行业大考。
途虎养车更是喊出 5 折抢先够、汽车养护 39 元起的口号;而京东则喊出「真低价、真五折」口号,并推出小保养套餐低至 189 元。
天猫养车首提「轻养车生活」品牌新理念,启动超长直播周期,并在直播间举牌介绍小保养套餐 168 元。
在双十一期间,天猫养车推出超能达 " 超级品牌日 ",官方直播矩阵总时长预计突破 1098 小时。联合超头达人,将推出 4 万 + 条短视频内容。

这场双十一混战,不仅是养车赛道头部企业短期业绩的冲刺战,更是对其运营模式韧性与竞争实力的集中检阅。
目前,途虎在门店数量和用户规模上依然领先,但京东养车依靠强大的供应链,天猫养车依托阿里生态都是来势汹汹态势,希望通过提升服务和加强会员体系,壮大发展规模。
然而,2024 年起,这一赛道迎来了新的入局者,抖音旗下的懂车帝推出 " 懂懂养车 ",货拉拉推出 "LaLa 养车 ",滴滴旗下的小桔养车也正式开放加盟。
作为行业龙头的途虎养车,自然也站在了关键突破口。自 2011 年成立以来,途虎已经成长为 " 线上 + 线下 " 一体化服务平台,并于 2023 年顺利登陆港交所。
不过,在养车赛道,途虎既要应对京东、天猫等互联网巨头的围剿,还要破解加盟扩张与服务质量失衡等内生难题。多重挑战叠加下,途虎的战略选择更显关键。
多家头部机构注资
途虎养车创立于 2011 年,当时汽修行业 " 价格不透明、配件无保障 " 的情况非常普遍。创始人陈敏瞄准了这一痛点,以轮胎电商为切入点,创立了途虎养车网,通过线上订单与线下合作门店结合的模式打开市场。这一阶段的探索,为其积累了首批核心用户。
到了 2016 年初,陈敏推出了 " 途虎工场店 " 加盟模式,成为其规模化扩张的关键转折点。工场店采用统一的视觉形象、服务流程和配件供应体系,既保留了加盟模式的轻资产优势,又通过标准化提升了品牌可信度。
这一模式推动途虎门店数量快速增长,截至 2019 年末,其门店数量已经突破了 1000 家,到了 2023 年底增长至 6000 家左右,截至 2024 年底则增长至近 7000 家,2025 年 6 月末这一数量更是突破了 7200 家。
门店网络的快速铺开,不仅让途虎在汽车后市场站稳脚跟,更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密集关注,使得途虎养车成为资本眼中的 " 香饽饽 "。
据企查查显示,自 2014 年起,途虎已累计完成了 10 余轮融资,腾讯、红杉中国等头部机构先后入局。2023 年 9 月 26 日,随着港交所的钟声敲响,途虎养车正式登陆主板,成为了 " 中国汽车后市场第一股 ",正式迈入资本化发展的全新阶段。
不过,途虎的扩张之路并非一路坦途。伴随门店网络加速铺开、市场份额争夺加剧,其长期依赖 " 烧钱 " 拓市的模式逐渐显露出压力。Wind 数据显示,2019 年至 2022 年,途虎养车分别亏损了 34.28 亿元、39.28 亿元、58.41 亿元和 21.36 亿元,累计亏损超 150 亿元。
直到 2023 年,途虎才迎来 " 盈利元年 ",该年度途虎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36.01 亿元,同比增长 17.8%;经调整后净利润 4.81 亿元,结束了连续多年的亏损状态。
加盟风险渐显
门店狂奔后有哪些隐忧?
值得一提的是,在途虎养车规模一路狂奔之际,其快速扩张埋下的隐患已逐步凸显。截至 2024 年末,途虎共有 6874 家工场店,其中加盟店为 6716 家,仅 158 家为自营店。这种模式虽降低了资本开支,且通过加盟费、管理费、供应链差价等实现了稳定收益,但品控难题却如影随形。
比如 " 原件被更换 "" 天价维修单 "" 欺骗消费者 " 等纠纷屡见不鲜。截至 2025 年 10 月 21 日,某消费者服务平台涉及途虎养车的投诉量已超过 2600 条,投诉问题包括 " 过度维修 "" 收费不透明 "" 发货延迟 "" 售后态度恶劣 " 等方面。毫无疑问,随着途虎的发展,加盟模式的 " 双刃剑 " 效应日益凸显。
而且,途虎养车的获客成本并不低。2022 年至 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途虎养车的销售成本分别为 92.77 亿元、102.42 亿元、110.13 亿元和 58.95 亿元。高企的销售成本持续挤压公司利润空间,也直观反映出其在获客与运营环节的成本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
不仅线下加盟模式的品控问题持续发酵,途虎在线上运营层面也暴露出合规风险,进一步加剧了其经营挑战。
2024 年 3 月,工信部发布了 2024 年第 2 批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 APP(SDK)通报。其中就包括途虎养车 APP,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以及 APP 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等问题。2025 年 5 月,途虎养车又因未准确列出 SDK 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被官方通报。
三巨头重塑新格局?
京东养车与途虎之争再起
一方面,途虎养车的内部问题尚未解决,另一方面,京东养车、天猫养车的强势进攻已让行业竞争进入 " 短兵相接 " 阶段。
作为途虎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京东养车不仅以供应链优势施压,二者还曾因营销动作对簿公堂。2024 年初,因京东养车推出 " 震虎价 " 促销,宣称 " 价格比友商低 5%",途虎养车正式起诉其不正当竞争,这一纠纷不免折射出双方竞争的激烈程度。
今年 7 月 21 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就上述案件做出终审判决,法院认定 " 京东养车实施了商业诋毁以及虚假宣传行为,不仅构成不正当竞争,且使消费者在特定场景下产生误解。" 终审认定其 " 价格比友商低 5%" 构成虚假宣传,系列活动属商业诋毁,判决京东养车停止侵权、赔偿途虎 500 万元,下线 " 震虎价 "。
9 月 9 日消息,京东养车与途虎之争再起波澜。有消息称,京东养车已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途虎养车不正当竞争,目前法院已经受理。
京东养车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确实有不正当竞争手段对京东养车造成了影响,因此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目前,途虎靠全国 7000 家门店领跑,京东两年内线下门店翻倍突破 2000 家,还联手超过 4 万家第三方门店。而天猫养车门店也超过了 2500 家,遍布 300 多个城市,付费会员超 200 万。
更值得关注的是,京东养车近年持续加码新能源领域。10 月 15 日,宁德时代与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悉,在新能源汽车补能生态领域,双方将协同建立巧克力换电官方直销渠道,共同推广车电分离用车模式,拓展巧克力换电整车销售。依托 " 京东养车 " 全国服务网络,双方也将开展电池后市场业务合作。
至于途虎的另一竞争对手,天猫养车则背靠阿里这座大山。天猫养车 CEO 无封就曾公开表示,天猫养车将依托阿里本地化战略,通过平台引流、会员运营、服务升级和供应链重塑,构建覆盖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新型汽服生态,实现从流量获取到用户留存的全链路闭环。
今年 3 月,天猫养车对外发布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包括扶持百家头部加盟商形成区域生态;推出轮保小店、社区店等多形态门店,覆盖不同场景需求等。在智能化方面,主要是加大 AI 的投入。比如追加 10 亿 + 研发投入,打造全链路 AI 智能体,覆盖经营诊断、营销素材生成、服务标准化等场景。
实际上,在过去几年,想要在养车行业分一杯羹的互联网公司并不少见,但最终并未能在市场掀起多大波澜。如今途虎、京东、天猫的三强较量,已不只是企业间的份额争夺,更可能成为重塑汽车后市场格局的关键。
END
洞见具有时代价值的商业见闻
•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
标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