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前天
“中国车,欧洲牌”?零跑B10或挂欧宝标入欧,中国车企探索“出海”新模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据德国《Automobilwoche》近日报道,Stellantis 集团正计划将中国制造的零跑 B10 纳入其欧洲产品线,并以 Stellantis 集团旗下的欧宝品牌身份推出。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别向 Stellantis 集团和零跑汽车方面求证。截至发稿,Stellantis 集团方面表示 " 不予置评 ",零跑汽车方面则未对此事进行回应。

图片来源:零跑汽车官微

欧宝已撤回全面电动化目标

尽管上述消息未能得到官方确认,但当前业内的共识是,受纯电动车售价较高、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影响,欧宝等企业在欧洲单独推进电动车转型的成本较大。

今年 8 月 26 日,欧宝宣布撤回其 2028 年全面电动化的目标。欧宝方面表示,若市场有需求,其将继续坚持现行的 " 多能源 " 战略,即每款车型都提供纯电、插混、轻混及燃油发动机等不同动力版本。

除市场原因外,欧宝母公司 Stellantis 集团也很难为其提供研发支持。就电动化进程而言,Stellantis 集团的转型稍显滞后,旗下电动车销量占比不高。而 Stellantis 集团正计划深度依赖中国技术重塑全球竞争力,例如与东风汽车深化合作,打造电动车等。

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士认为,把零跑车型直接 " 换标 " 收进欧宝产品序列,是 Stellantis 集团为欧宝电动化 " 补课 " 最省事、最快速的途径。实际上,五菱等品牌也曾在海外市场换标进行销售,并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另值得一提的是,作为 Stellantis 集团部分持股的中国电动车企,零跑汽车在去年 9 月登陆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市场。在这之后,《法兰克福汇报》刊发《欧宝应该多向中国人学一学》的文章,探讨了 Stellantis 集团内新鲜血液到来后可能出现的 " 鲶鱼效应 "。

针对 Stellantis 集团拟将零跑 B10 挂上欧宝车标在欧销售一事,上述德国媒体报道称,欧宝的具体改款方案或为在零跑 B10 的基础上加入品牌元素,例如闪电徽标、Vizor 格栅和 Compass 灯组,其余车身部分预计变化不大。

B10 将在欧洲进行本地化生产

根据公开资料,零跑 B10 于去年亮相,定位紧凑型 SUV,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这款车型基于 LEAP 3.5 平台打造,车内配备智能座舱与完整的驾驶辅助系统。目前,零跑 B10 已在欧洲市场进行销售,不过仍为进口车型,且尚未有增程版本。

今年 8 月 28 日,零跑汽车与 Stellantis 集团正式确认,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工厂设立欧洲制造基地。该工厂是 Stellantis 在西班牙的核心整车制造基地,拥有 43 年的造车历史和年产 30 万辆的生产能力。根据规划,工厂改造完成后,将于 2026 年第三季度启动生产,而首款投产车型正是零跑 B10。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在欧洲市场,零跑 B10 的起售价为 2.99 万欧元(约合人民币 24.73 万元),若实现本地化生产,其价格有望进一步下探。相比之下,同为紧凑级纯电 SUV 的欧宝 Frontera 在当地的起售价为 2.899 万欧元(约合人民币 23.96 万元),可能高于未来将进行本地化生产的零跑 B10。这或也是欧宝选择引入零跑 B10 的原因之一。

对零跑而言,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其布局海外市场。与其他车企出海有所不同的是,零跑借助 Stellantis 集团走向其他市场,双方也组建了合资公司——零跑国际。光大证券研报认为,头部自主新能源车企仍具备优势,建厂、合作、品牌收购,或部分规避政策风险。

此外,有观点认为,在这样的模式下,零跑汽车不需要在海外建立大量的销售渠道和生产基地,降低成本投入的同时,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占领市场。根据官方资料,借助 Stellantis 集团成熟的资源体系,零跑已完成在全球超 30 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布局,销售和服务网点突破 1700 家。

得益于海外市场的快速布局,今年 1~8 月,零跑汽车在海外市场累计交付新车超 3 万辆,居中国新势力品牌榜首,并且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市场也位居前列。根据零跑汽车公布的信息,其今年海外销量目标为 5 万 ~8 万辆。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欧宝 电动车 零跑 零跑汽车 德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