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网 昨天
AIGC人工智能生成艺术殿堂级盛典瓦卡奖在深圳成功举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25 年 10 月 19 日,深圳】金秋十月,惠风和畅。由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与哔哩哔哩携手主办的第二届瓦卡奖(VACAT - Vision Arts Created by AI Technology)AI 视觉创意大赛,在深圳龙岗区红立方公共艺术馆于 10 月 17 日至 19 日举行了为期三天的活动。

瓦卡奖 AI 视觉创意大赛是全球首个聚焦于 AI 人工智能视觉艺术及技术应用的国际性活动,邀请全球领先的 AI 视觉模型制作者、技术专家、资深玩家、高校学者、创意领袖以及应用企业参与。被誉为 " 中国 AI 创意第一赛 " 的瓦卡奖,致力于构建 AI 视觉创意界堪比 " 奥斯卡 " 的国际化交流平台,发掘表彰卓越 AI 视觉创意作品,同时探索 AI 技术在视觉领域的最新趋势、产业应用以及生态融合,进而推动 AI 视觉技术的创新化与产业化进程。

瓦卡奖 AI 全球视觉工作坊 SoVG 放映现场 图为与陆蓉之合作的 AIGC 艺术家 Vivi.H 的作品

10 月 18 日,作为本届瓦卡奖核心议程之一的 AI 全球视觉工作坊(SoVG - Symposium on Visual GenAI)暨海艺未来创想剧场,由瓦卡奖总顾问野菩萨与浙江大学未来影像实验室联合发起,特邀 22 位来自我国以及包括法国、荷兰、德国、韩国等国家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知名艺术家及创意领军者齐聚一堂,深度拆解 AI 视觉技术的最新突破,解锁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创新应用场景,从认知哲学、文化记忆、技术伦理与教育实践等多重维度,以《从拟像到本真》《从提示到思维》《从行为到感知》《从规则到流变》《从观察到沉浸》《从独创到共振》的六大章节,共同探讨 AI 与艺术融合的路径与未来。

瓦卡奖总顾问、AI 全球视觉工作坊 SoVG 联合发起人野菩萨主持现场

此次工作坊以联合发起人野菩萨名为《AI 艺术本体》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的影像作品开场,回顾艺术史中的艺术本体附庸现象。从仪式到绘画,从绘画复制到摄影,从戏剧延伸到电影艺术,并发问今天的人工智能艺术作为图像的合成器,他的本质最终会走向何方?

赵伯祚在瓦卡奖 AI 全球视觉工作坊 SoVG 演讲现场

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任、英国国际电影节集团执行董事长赵伯祚在他的主题分享中《AIGC 的创作路径:从文化记忆到技术图像学》承接了上述的疑问,以妈祖壁画为案例,阐释 AIGC 不仅是制造视觉幻象,更是在 " 延续与重构文化记忆 ",并和团队提出了 12 条创作路径与 6 大主题单元,希望从理论与方法上为创作者提供系统支持。赵伯祚已连续两届参与瓦卡奖,今年更是与野菩萨一起参与策划了单元分类,以推动瓦卡奖向更学术化的方向发展。

潘荣焕与 David Xu 在瓦卡奖 AI 全球视觉工作坊 SoVG 演讲现场

韩国国民大学的资深用户体验专家潘荣焕教授作为开场嘉宾,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指出,人类已经进入了一种语义交互的时代。FansAI 的联合创始人,前 Tiktok、Snap、Pinterest AI/AR 核心产品负责人 David Xu 同样作为开场演讲嘉宾的一员,带来了关于《黑箱中的两只手》的内容。两位技术背景的研究者,聚焦于技术进步对艺术和内容创作领域的影响,艺术创作者和内容工作者需要做好哪些准备,以应对未来技术带来的新挑战与机遇。

菲利普 · 弗兰克(Felipe Franco)在瓦卡奖 AI 全球视觉工作坊 SoVG 演讲现场

在《拟像与本真》章节,来自巴西与德国的菲利普 · 弗兰克(Felipe Franco)作为瓦卡奖评委和工作坊分享嘉宾莅临现场。身为多次荣获纽约艺术指导协会(Art Directors Club,简称 ADC)设计奖、红点设计大奖、德国 iF 设计奖、法国戛纳狮子奖和金铅笔广告奖等奖项的创意总监,他在分享中提出了深刻见解:" 我们坚信,人工智能与艺术并非对立,而是可以共生的创造性伙伴。艺术家需要在与机器的协作中坚守人格、真实性与前瞻性,市场也应更珍视创意背后‘人’的价值。当我们把人工智能重新定义为服务想象力的‘新调色板’,而非单纯的效率工具时,它便有望成为最具人性的创作媒介。"

鲍里斯 · 埃尔达森(Boris Eldagsen)在瓦卡奖 AI 全球视觉工作坊 SoVG 连线演讲

来着德国的影像艺术家鲍里斯 · 埃尔达森(Boris Eldagsen),他在 2023 年凭借 AI 生成的作品《电工 The Electrician》获得当年索尼世界摄影奖(SWPA -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但拒绝领奖而出圈。鲍里斯此次远程连线瓦卡奖 AI 全球视觉工作坊,并做了关于《创意共生:以 AI 重新定义团队协作》的主题演讲。他引用玛格丽特 · 安 · 博登(Margaret Boden)关于创造力的定义——创造力分为三种类型:组合型、探索型与革命型。AI 可以完成组合型与探索型创造,但是革命型创造只能由人类完成,我们应当找到和 AI 合作的边界和职责。

邵怡蕾在瓦卡奖 AI 全球视觉工作坊 SoVG 演讲现场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人工智能金融学院(SAIFS)创院院长、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邵怡蕾带来了《虹膜:意识的光圈》的主题演讲,对比研究了人类创作的三部曲与人工智能创作的三部曲:人类的影像创作是意图为先,再选择如何聚焦,以怎样的镜头语言和景别呈现,选择多少的情境进入画面,最后呈现为现实中的一张照片;而人工智能 AI 的创作,比起人类的创作是完全反向的:AI 是先生成图像,然后再来讨论其中的语境与意义。同时,她强调创作是深刻的哲学问题,人类的创作是伦理先于本体的,而 AI 的创作本体先于伦理,并推论了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布鲁诺 · 拉图尔(Bruno Latour)与量子物理学家凯伦 · 巴拉德(Karen Barad)关于创作的哲学猜想。

第二届瓦卡奖在深圳龙岗红立方公共艺术馆举行

在《从提示到思维》章节当中,AI 提示词探索者观星人探索了提示词与诗歌,人类协同 AI 创作与创作诗歌的相似性。以及从而发展的创作策略和认知建议。网络知名的 " 提示词之神 " 李继刚,提出了 " 压缩式 "" 场域式 "" 结构式 "" 共振式 " 四种提示词策略,看似是提示策略。实则是人类面对 AI 这面镜子的自我审视。在两位使用者的分享后,韩国汉阳大学的李慧敏(Hymin Lee)教授,则从另一个用户体验的角度,深入分析语言交互,探索如何挖掘普通语言后的深层含义。

范圣玺在瓦卡奖 AI 全球视觉工作坊 SoVG 演讲现场

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范圣玺形容这一经历为一场 " 进化 ",范圣玺的研究聚焦于设计行为学与认知学,他认为,这两者的底层逻辑正是 AI 与设计融合所需的核心。在《行走在现实与虚拟的边缘》的主题分享中,范圣玺表示,AIGC 工具使得人类的多种行为发生转变,一部分思考转化为阅读与判定,一部分创作变成表达、选择与统筹,AIGC 等工具使学生能自主获取知识,教师的角色正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 " 帮助学生将零散知识进行结构化整合 " 的引导者。AI 的出现使得对于认知行为学的研究应当更加深入。

戴安和吴冠军在瓦卡奖 AI 全球视觉工作坊 SoVG 演讲现场

在《从独创到共振》的章节,0086 联合创始人、Teamlab 中国区数字展览引入者戴安,分享了此前作为合作单位,为 Teamlab 策展的展览核心是将用户作为作品的一部分。而近年随着 AI 的出现,他们更进一步,聚焦观众作为艺术作品的输入,成为创作者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华东师范大学奇点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冠军在《重思艺术:AIGC 与后人类创造》中指出,人类与 AI 的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Intra-action),在此之上,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共创(Sympoiesis)诞生,强调人与 AI 的协同创新和创造,是一种有意识、有目标的合作过程。吴冠军院长在讲述中引章据点,横跨多个学科,甚至量子力学,在场观众连连惊叹 .

瓦卡奖 AI 全球视觉工作坊 SoVG 放映现场 图为与邵怡蕾合作的 AIGC 艺术家洪九九的作品

来自斯洛文尼亚的数字艺术家斯佩拉 · 佩特里(Spela Petric),来自荷兰的奥地利维也纳认知科学中心博士后研究员斯皮 · 布兰卡(Spee Blanca)均远程参与《从行为到感知》章节的探讨。斯佩拉通过让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植物互动,探索了人类、科技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检视了算法与植物的潜力,还反思了技术对自然界的干预与共生。斯皮布兰卡作为荷兰奈梅亨大学神经内科主任与欧洲科学院院士巴斯蒂安 · 布洛姆(Bastiaan Bloem)团队的一员,分享了团队研究成果中关于神经递质与艺术创作的关联,并提及了对于 AI 创作艺术的看法。他们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时候对病人使用了外源性多巴胺物质,观察到部分病人的创作欲望与水平均获得增长,这可能与药物中对中脑边缘通路的刺激有关系。艺术创作不仅与技能相关,还与神经系统对动机、灵感和奖励的调解密切相关。这两位专家的研究对传统的创作提出了颠覆,人的灵性不再特殊,与 AI 的界限似乎被逐渐消解。

而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影像实验室副主任、青岛科技大学国际影像艺术研究所所长杨建华在该章节中专门探讨《媒介哲学视域下中国水墨艺术的媒介演化逻辑——从具身性到 AI 算法转译》,表示中国传统艺术与人工智能在深层结构上展现出内在共融。胸中有丘壑的艺术观念,正如视觉模型通过海量图形训练形成意境般的符号空间,既是记忆的沉淀,又是创造的源泉。釉料在高温中的自然流淌形成的随机之美,仿佛也是工匠在偶然中的必然选择,也对应着 AI 创作者的选择之美。这又赋予了 AI 创作灵光的理论基础。

陆蓉之在瓦卡奖 AI 全球视觉工作坊 SoVG 演讲现场

著名策展人、艺评家、艺术家陆蓉之带来的是《感知的灵光》的演讲,从艺术史与个人艺术经历的感知演化来看人工智能视觉时代同样具备本雅明口中的灵光——正因为人工智能能生成海量的图像与答案,所以审视与选择,阅读与决定更加重要。陆蓉之正与她的人工智能伙伴任智安协作,让艺术精神得以在与阿尔兹海默的对抗中延续。同时,陆蓉之高度赞誉本届瓦卡奖,并表示 " 办瓦卡奖的意义在于找到优秀的年轻人,当他们有优秀的作品的时候,我们如何将其推向国际的舞台上被看见。"

郭锐文和罗霄在瓦卡奖 AI 全球视觉工作坊 SoVG 演讲现场

数字艺术家郭锐文主要通过编写代码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分享了他的作品以及相关算法与数据结构。他的创作与思考过程,包括递归结构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无概念的视觉化表达,以及数据结构的迭代升级。同济大学 AI 与艺术创研中心实践导师、" 实践编程 " 创始人罗霄在《从规则到流变:生成艺术与 AI 的再对齐》演讲中,探讨了 AI 技术的实时性,使得艺术家与作品之间从 " 规则性 " 走向 " 流动性 " 的关系转变。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创作姿态。值得一提的是,罗霄连续两年莅临瓦卡奖现场,深切感受到今年 " 观众专业水准、作品质量与厂商参与度均有大幅提升 "。

《从观察到沉浸》章节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数字艺术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兼 AI 中心常务副主任于朕呈现,他分享了其在超感知沉浸式电影《寻窟》中的实战经验,除了通过 AI 降本增效,也发现了沉浸式内容的全新视听语言,并且对未来的沉浸式内容提出了身临其境,感同身受,颠倒梦想,破茧成蝶四步的趋势预测。

第二届瓦卡奖在深圳龙岗红立方公共艺术馆举行

基于嘉宾的精彩分享,野菩萨与赵伯祚关于大会做了坦诚的收尾总结。无论是从视觉创作者的角度,从用户体验的角度亦或是 AI 模型开发者的角度来讲,全新的创作方式让人们要面对全新的认知行为学,而重新塑造自身。基于未来学视角,在 AI 加持下,感知作为新的用户输入,让观者即时的创作,沉浸式的创作,群体化的创作,都会深刻地改变这个创作本身。未来,AIGC 创作者们也许会作为一群个体,实时高效地与彼此交流,与机器交流,一言不发,却酝酿着一场沉浸式的信息风暴。这种交流方式,也许就是未来的 AI 艺术本体。

而 AI 时代下,学者专家的新智涌现也使得 AI 艺术的理论大大超出了原本的框架。众多讲者的内容涉及观念颠覆,新概念的引入,有批判,有互文。这正是本创想剧场的模式会产生的结果,一群人通过一起作品,创作,交流,一起真正涌现,形成更为宏大的框架。

两位收尾嘉宾宣布,本届瓦卡奖 AI 全球视觉工作坊圆满结束。这些多元声音共同勾勒出当前人工智能艺术生态的丰富轮廓。他们传递出一个共识:AI 不是艺术的替代者,而是激发创造、重构语言、延续文化的协同力量。

第二届瓦卡奖 AI 竞技日全球 AI 视频生成厂商支持的民间超级创作者合影

10 月 19 日,瓦卡奖 AI 竞技日暨海艺超智竞技场,由 BATTLEVERSE、LUMIER.AI 与故事接龙联合呈现,最大亮点可谓是史上首次将全球 AI 视频生成厂商支持的民间超级创作者团队成员集结在一起参赛,通过同台竞技的方式,共同创造了一个突破性的行业创举,并向公众展现了 AI 视频生成技术的魅力。海艺 SeaArt、海螺 MiniMax、拍我 PixVerse、可灵 Kling、悠船 Midjourney 中国实验室、Gaga、Vidu 七支顶尖团队同台展开限时命题对决。他们需要在两小时之内,根据现场公布的命题,创作出一段时长超过 30 秒的视频。值得一提的是,每支参赛队伍的作品只能使用自家 AIGC 工具来进行创作。

悠船 Midjourney 中国实验室支持的 AIGC 民间创作者在瓦卡奖 AI 竞技日现场所生成的作品

瓦卡奖 AI 竞技日现场播放获得最佳作品的画面 来自于 Vidu AI 支持的 AIGC 民间创作者

比赛现场氛围异激烈,各队凭借差异化技术路线与创意表达,展现出 AI 视频工具在风格化输出、多角色控制、动态生成等维度的成熟能力。此次竞技比赛不设排名,而是评选出包括最佳作品奖、最佳动态奖、最佳美学奖、最佳画质奖、最佳人物神态奖等多个特别奖项,以表彰在不同维度中表现突出的模型与团队。竞技日后半段赛程则聚焦于高校力量与行业生态,分设 " 全国高校 AI 电竞锦标赛 " 与 " 专业 AI 电竞联赛 " 双赛道。八强高校选手在随机命题下展开极速创作,展现 Z 世代的 AI 想象力;而专业组选手则通过复杂叙事场景的构建,推动 AI 视频技术向更高阶的应用层面迈进。

第二届瓦卡奖 AI 竞技日 全国高校 AI 电竞锦标赛现场

第二届瓦卡奖 AI 竞技日现场宣布提示挑战团队冠军 " 我们队 "

整场竞技日以 " 厂商—高校—专业 " 三维赛程,立体化呈现了 AI 视频行业从工具革新到内容生态的整体演进。这不仅是一场技术比拼,更成为观察 AI 视觉创作前沿趋势的重要窗口,凸显出竞技形式在激发创作、推动技术交流中的深层价值。

第二届瓦卡奖官方海报:AI 全球视觉工作坊 SoVG、AI 竞技日、四大社区沙龙活动

在为期三天的瓦卡奖主要赛事流程期间,深圳红立方公共艺术馆化身为充满未来感的 AI 创意实验场。除了有瓦卡奖颁奖典礼、AI 全球视觉工作坊与 AI 竞技日的议程之外,深圳市龙岗区还举行了重点文化企业授牌仪式,进一步推动区域文化与科技融合。 同时,AI 视觉创意汇展出了来自国内众多企业的多元 AI 应用产品,包括 AI 模型、虚拟拍摄、智能玩具等,展现出 AI 技术与消费产品的深度融合。本届赛事还新增国际大师邀请展、AI 创投路演会、AI+ 头脑风暴会等环节,强化产业对接与商业转化。

野菩萨在第二届瓦卡奖 AI 视觉创意大赛现场发布国内首部《AI 视觉创意应用蓝皮书》

此外,自 2024 年 2 月 Sora 大模型发布后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AI 视觉技术及其市场应用实现了迅猛发展,而该行业始终缺乏统一的应用标准与系统性指导。基于这样的背景,以及首届瓦卡奖 AI 视觉创意大赛的成功经验,本届大赛组委会联合全国最大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AIGC 社群 LUMIER.AI,共同研究并编制了国内首部《AI 视觉创意应用蓝皮书》。该蓝皮书由 AI 视觉创意应用白皮书项目组与瓦卡奖组委会联合发布,是国内首个系统聚焦 AI 视觉创意应用领域的行业指南。蓝皮书全面梳理并分析了 AI 在视觉创意领域的发展现状、核心问题与未来趋势,旨在填补该领域系统性研究的空白,推动行业从初步探索阶段迈向规范与成熟。

2025 第二届瓦卡奖 AI 视觉创意大赛 图像类获奖作品

2025 第二届瓦卡奖 AI 视觉创意大赛 视频类获奖作品节选

据悉,自今年 6 月 16 日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启动全球征稿以来,本届瓦卡奖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 4646 件作品,其中包括北京电影学院的 27 份视频类与 22 份图像类特邀投稿,与国际学生媒体艺术节(ISMA)的 20 份特邀投稿。整体作品数量较去年增长 36.8%,大赛投稿作品不仅数量之多,且质量之高,受到行业内广泛关注。经多轮评审,最终有 235 份作品入围瓦卡奖终审,并在 AI 艺术海报、AI 视觉艺术影片、AI 商业创意影片、AI 动画叙事影片、AI 真实叙事影片五大赛道中,经由李舸、王健儿、陆蓉之等七位专业人士组成的大赛评委会公平公正终审,大赛共诞生金奖作品 8 件、银奖作品 16 件、铜奖作品 24 件及优秀奖若干。

2025 第二届瓦卡奖 AI 视觉创意大赛完整获奖名单

另附,2025 第二届瓦卡奖 AI 竞技日获奖名单:

一、全球 AI 视频厂商支持的民间超级创作者战队

最佳多样性功能奖:海艺 SeaArt AI 真艺海队

最佳动态奖:拍我 PixVerse AI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我队

最佳美学奖:悠船 Midjourney 中国实验室 比赛现场网速最好队

最佳人物神态奖:Gaga AI 嘎嘎笑队

最佳镜头控制奖:海螺 MiniMax AI Hi~ 螺队

最佳画质奖:可灵 Kling AI 四喜丸子队

最佳运动幅度奖:Vidu AI 你听山有六虎队

最佳作品奖:Vidu AI 你听山有六虎队

二、高校 Al 竞技锦标赛(AECL - Prompt Battle Solo Cup)

冠军:" 大铁桶 " 南京传媒学院

亚军:" 芭拿拿乌鱿 " 南开大学

季军:" 阿达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全国八强

泰 Q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奥斯蒙 深圳大学

Aurora- 南京艺术学院

司徒伯约 北京服装学院

Vulcan 北京城市学院

三、2025 提示挑战团队冠军赛(2025 Prompt Battle Team Championship)

冠军:我们队

ogen 紫薯有范 宁同学 阿良

亚军:一起兜风队

Yeah 巧 奶黄包又在摸鱼 子叶

季军:MY PB 队

Bao 保罗 森破 墨瞳 MT 炽焰

最后,关于本届瓦卡奖组委会与国内最大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AIGC 社群 LUMIER.AI 发布的国内首部《AI 视觉创意应用蓝皮书》可以通过链接下载或后台领取。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艺术 ai 人工智能 深圳 视觉技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