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志 12小时前
第1批狂吃螃蟹的美女,住院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秋风起,螃蟹迎来了一年中最肥美的时节。

出售大闸蟹的商家也加大了营销力度,我们时常感觉自己被螃蟹 " 包围 " 了。

直播间里,主播们卖力地推销着大闸蟹;在短视频平台,随手一刷都是大闸蟹的视频;朋友圈里,各位亲朋好友晒着吃螃蟹的照片,看得人馋涎欲滴;水产店,也把螃蟹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

但是,这诱人的美味,却给许多人造成了困扰。

本来心心念念了许久的美食,如今却成了糟心的源头。

套路重重

有时候,我们走过最长的路,就是商家的套路。

市场里的许多螃蟹,都被捆上了花花绿绿的绳子,绳子在上秤的时候吸满了水,五两的大闸蟹,绳子的重量就能达到一两,甚至有的海鲜店里,绑绳占螃蟹总重超过 40%。

绳子跟着大闸蟹上秤,也能 " 卖 " 到七八十块钱一斤。

有不良商家把几根绳子叠在一起称,利用视觉误差掩盖实际重量。

为了增重,许多商家还用绕圈的手段来捆螃蟹。

一般一只螃蟹只需要围绕着螃蟹本身,横竖来两圈就能捆好,但一些商家为了增加重量,给大闸蟹穿上了 " 毛衣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买绳子送螃蟹。

有些商家用的绳子实在太粗,甚至已经看不到螃蟹的本来面貌,简直是把消费者当傻子。

还有些商家使用掺了泥、砂、金属粉的绳子进行捆绑,只为了从消费者身上大薅一笔。

比起这种偷偷摸摸的小伎俩,有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想吃大闸蟹的心理设置骗局,让大闸蟹成了 " 大诈蟹 ",则更让人气愤。

有网友看视频时刷到了某直播间的大闸蟹,主播剥螃蟹、吃螃蟹的画面十分诱人,价格还很便宜,99 元 45 只。

他冲着便宜 " 激情下单 ",却踏入了诈骗的陷阱。

他下单的页面和常规的商城页面很像,但完成支付后,他无法像往常一样在后台搜索到订单,直播的账号也已经变成一片空白,联系所谓客服也毫无回应,他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了。

受骗之后几天,他刷到了类似的直播间,依旧是诱人的画面勾得人馋涎欲滴,依旧是 " 美丽 " 的价格 ……

在这吃蟹的季节,许多人莫名其妙收到了一张邮寄来的蟹卡,蟹卡印刷精美,背后印有二维码,卡上宣称可以凭借这张蟹卡 " 提货 "。

收到卡的人以为是远方的好友寄来的,想让自己尝个鲜,问了一圈才知道根本没人寄。

而这正是 " 有心人 " 设置的骗局。

一旦有人抱着捡便宜的心态扫描二维码,就会被诱骗加入群聊或下载指定 APP,骗子会通过小额返利等方式,降低收货人的戒备心理。

之后,骗子在群里或 APP 上发布刷单任务,收货人完成任务后会获得小额佣金,但骗子会引导收货人加大投入,最后以各种理由拒绝提现,并要求收货人继续转账,最终造成收货人严重的财产损失。

有些二维码甚至植入了木马程序,一旦扫码,就有可能 " 中招 ",被骗子划走银行卡里的钱,有的木马程序甚至能自动拦截银行短信验证码。

即使你足够幸运,能够躲过这些 " 陷阱 ",但你在网上下单购买螃蟹,最后换来的可能只是失望,货不对板的情况普遍存在。

无论是直播还是宣传视频中,都会展示金灿灿的蟹黄和鲜嫩的蟹膏。

但当消费者 " 激情下单 " 后,满怀着对美味的憧憬,经历漫长的等待后,等来的却经常只是一场空欢喜。

网上有着许多 " 避雷贴 ",网友打开蟹壳,里面没有结实的蟹肉,也没有成形的蟹黄和蟹膏,反而显得很空,那些少的可怜的可食用部分甚至吃起来有苦味。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想要维权十分艰难。

客服会用 " 季节还没到 " 等理由来搪塞,再给消费者申请几块钱的赔偿,这和消费者动辄数百元的花费完全不成正比。

谁也没想到,想要吃一口螃蟹,还要走过这么曲折的道路。

吃了螃蟹,未必舒服

螃蟹虽然看上去十分美味,但对许多人来说,却可能是一枚 " 定时炸弹 "。

从中医角度看,螃蟹属于性寒的食物。

脾胃虚寒、消化功能较弱的人食用后,易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腹胀、腹泻等不适状况。

女性生理期,更是最好不要吃螃蟹,不然可能快乐维持不了多久,就会追悔莫及。

有网友表示:" 本来痛经都快被治好了,大姨妈前吃了俩螃蟹,再次体会到被一拳打肚子的痛。"

有网友每天吃四五只螃蟹,连续吃了好几天,导致生理期推迟了快 10 天。

河南一位女士,怀孕三个月,因为嘴馋吃了五六只螃蟹,当晚就出现腹痛拉肚子等症状,家人们马上把她拉到医院救治,但孩子仍然没能保住。

螃蟹属于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一次性吃过多的螃蟹会促进胰液分泌,进而诱发急性胰腺炎,严重的可能出现胰腺出血、坏死等症状。

近年来,已经有多起网友因一次食用几只、十几只螃蟹被送入 ICU 的事件发生。

螃蟹和柿子一起吃,更是十分危险。

柿子的鞣(róu)酸含量比较高,会和螃蟹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让人很难消化。

杭州一位 49 岁的女子,短时间内连吃 3 个柿子,晚餐又吃了两只螃蟹,当天晚上就腹痛不止,她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她的小肠内形成了巨大结石,导致肠梗阻,最终不得不切除了 5cm 小肠。

最危险的,还是吃死螃蟹。

螃蟹是杂食性动物,不仅会吃鱼、虾、植物等食物,还吃腐败的食物。

正因如此,螃蟹容易携带多种细菌及毒素。

当螃蟹活着的时候,它的胃(砂囊)能够正常工作,抑制细菌和毒素,但当它死后,砂囊可能破损,细菌迅速繁殖,产生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组胺。

而且,高温煮熟也不能完全消除它的毒性。

国庆假期,南京的一位网友因吃了隔夜的死蟹引发急性肠胃炎,被送进医院抢救。

浙江一名大厨,所在的饭店进了一批梭子蟹,却因保存不当死了几只,他和同事都觉得扔了可惜,于是便趁着蟹死没多久,做了一桌菜大饱口福。

一些同事吃完后拉肚子,而大厨出现双腿开始麻木无力,无法站立或者行走,这种症状出现数天后,他到医院确诊为急性脊髓脊膜炎。

螃蟹虽然诱人,但吃的 " 姿势 " 很重要,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螃蟹。

吃螃蟹的时候,要慎重啊!

螃蟹,怎么吃才好?

如果真的想吃螃蟹,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禁忌需要注意,还要讲究吃的方法。

螃蟹有三个 " 好伴侣 ",一是姜,二是醋,三是酒。

姜性热,可以抵消掉螃蟹的寒凉,醋可以杀菌去腥,姜醋就是把切成碎末的姜放到醋里,吃螃蟹的时候蘸着吃。

《红楼梦》中,平儿给王熙凤剔了一壳蟹送过来的时候,王熙凤就吩咐道:" 多倒些姜醋。"

红楼梦中的螃蟹宴

黄酒不仅有暖胃之功效,可以抵消掉螃蟹的寒,还能除腥、增鲜。

宋代诗人苏舜钦曾经写下过 " 蟹螯粗如椽子,巴且美,酒且美,醉卧酒家眠不起 " 的诗句,描绘了黄酒配蟹的场景。

晋代 " 蟹神 " 毕卓有句名言:" 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可见螃蟹配酒对于古人来说,还是附庸风雅的象征。

我们吃大闸蟹的时候,用手剥不开蟹钳,用牙直接咬不仅不体面,还容易导致牙隐裂(牙齿表面出现微小而不易被发现的裂纹)。

而在这个难题,早被数百年前的古人解决了。

明代江南文人为吃大闸蟹,设计了 " 蟹八件 ",由八种小工具组成,包括腰圆锤、小方桌、镊子、长柄斧、调羹、长柄叉、刮片、针等,用来拆解蟹壳、剔肉和食用蟹黄。

博物馆中的蟹八件

可见,古人研究螃蟹的吃法十分精细,他们真的把吃螃蟹当作一桩美事,来尽情享受。

这些相传数百年的吃蟹智慧,也应该为我们所吸收,用来保护自己的肠胃和牙齿。

但这几年随着各种商家追逐利益,大闸蟹和营销捆绑得十分紧密,早已偏离了原本的意义。

铺天盖地的营销都在告诉消费者,秋天就应该吃螃蟹,甚至有商家搞出了 " 秋天的第一只大闸蟹 " 的概念来促进销售。

对许多普通消费者来说,吃螃蟹仿佛成了 " 面子 " 的象征,许多人本不喜欢吃螃蟹,也要跟风吃两口。

蟹卡的 " 可转赠、可兑换、可收藏 " 属性,使其成为商务往来及人际交往的硬通货。

即使当下没有消费的欲望,大家都想着囤几张,等到将来自己想吃时拿出来,或是赠送给亲朋好友。

螃蟹的消费就这样水涨船高,但其实许多人忘了,自己原本并不是真的喜欢吃螃蟹,也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吃螃蟹,反而为他人做了嫁衣。

螃蟹虽然诱人,但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脾胃耐受度定食量,不拿健康换口腹之欲;根据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消费,不被套路与虚荣心牵着鼻子走。

唯有这样,才能在秋风起时,真正享到螃蟹的鲜美,而非让这份美味变成身体的负担、钱包的损耗。

很多事情值得尝试,但是,不必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参考资料:

1. 《死螃蟹到底能不能吃?" 这么大个头扔了怪可惜的 ",大厨一饱口福后结果悲剧了 ……》 潮新闻健康
2. 《今秋第一批吃蟹的,成了大冤种?》 凤凰网财经
3. 《99 元可购 30 只阳澄湖大闸蟹?头一批下单的消费者已 " 踩雷 "》 湖 · 南日报
4. 《买绳子还是买螃蟹?捆绳贵过螃蟹、一根 32 块,大闸蟹背后的捆绳 " 生意经 "》 观天下零距离
5. 《大闸蟹变 " 大诈蟹 ",小心这波 " 蟹 " 礼藏陷阱!》 农民日报
6. 《这 5 种人千万别碰螃蟹,第 3 个最容易被忽略!》 新华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二维码 美的 短视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