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在第 26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阳光俱乐部》一开场就把全场观众的心揪紧了 。
40 岁的吴优穿着不合身的西装,红领带歪歪扭扭,脸贴在母亲病房的玻璃上,嘴里念叨着 " 阳光能穿透一切 ",那憨直的声音甚至惊飞了窗沿的麻雀。
这部由魏书钧导演、黄晓明主演的片子,就用这么特别的开场,让大家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要说这部片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肯定是黄晓明的表演。
为了演好智商停留在孩童时期的吴优,他不光主动增重 30 斤,甩掉了以前的 " 霸总 " 范儿,还专门去杭州的特殊人群基地体验了一个月。
他观察到那里很多人爱吃甜食、牙齿不齐,都悄悄融进了角色里。
拍戏时导演魏书钧让他少靠外形,多靠自然的状态,结果他演得特别真实,反复说 " 别担心,要开心 " 的时候,那笑容一点都不像演的。

跟他搭戏的祖峰也很出彩,演医生哥哥时,眼神克制、肩膀紧绷,把心里的无奈都藏在细节里,俩人的对手戏特别有看头。

还有贾樟柯、李杨这些导演来友情客串,也让片子多了层有意思的味道。

片子的故事讲得也很巧,用了 " 双轨对照 " 的法子。
哥哥忙着用医学给妈妈治病,是冷冰冰的现实;
弟弟吴优坚信 " 阳光能治病 ",是暖乎乎的情感。
导演没有简单批评 " 阳光俱乐部 " 这种类似成功学的东西,反而通过吴优的眼睛,让我们看到普通人在难处里,多需要点精神寄托。

魏书钧特别会拍日常,台词又轻巧又可爱,有时候让人会心一笑,有时候又鼻子一酸,看完心里特别暖,就像做了次 " 心灵按摩 "。

而且片子的画面和声音也特别用心。
阳光俱乐部里全是暖黄色的光,看着就像有股魔力;医院里却大多是冷蓝色,窄窄的镜头让人觉得压抑。
俱乐部里的口号声和医院的监护仪滴答声,一开始听得人心里发紧,可当吴优推妈妈去走廊晒太阳时,两种声音混在一起,暖光也慢慢盖过冷色,一下子就觉得爱能把困难融化。

结尾那个长镜头更绝,吴优抱着两只鸡在阳光下大步走,看着就觉得日子再难,也有韧性和希望。
其实这部片不只是好看,还特别有意义。

现在好多人都被 " 成功学 " 搞得焦虑,可吴优用他的 " 傻气 " 告诉我们:奇迹不是吹出来的,是靠亲情撑着不放弃;
阳光照不亮病灶,却能照亮人和人之间的联结。
就像片子里说的 " 别担心,要开心 ",简单一句话,却成了对抗压力的好办法。

最后吴优终于等到阳光洒满病房,哥哥悄悄帮他把歪掉的领带扶正,那一刻真的特别治愈。
这部入围了好几个国际电影节的片子,不光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的本事,更让我们知道:
不管生活有多难,爱和希望永远能穿过黑暗,就像吴优相信的那样,阳光总会照进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