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 10-24
他们大二辍学,创业一年半,年收8位数,用户500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智东西

作者 | 王涵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 10 月 24 日报道,由两位大二辍学生创办的 AI 学习工具初创公司 Turbo AI,成立仅一年半,用户量已经突破 500 万,每日新增 2 万用户,年度经常性收入达八位数,且一直保持盈利。

Turbo AI 的前身叫 Turbolearn AI,这个应用能够将录音、视频、文件转化成笔记,用户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还能生成测试题。

Turbo 应用页面(来源:Turbo AI)

Turbo AI 联合创始人 Rudy Arora 和联合创始人兼 CEO Sarthak Dhawan 是一起长大的朋友,从高中起他们就曾一同创业。

大一,他们从上课记笔记的痛点出发,开发出了 Turbo 应用,仅 4 个月就获得了 15.5 万用户。去年,也就是他们大二的时候,Rudy Arora 和 Sarthak Dhawan 选择辍学,专注于 Turbo AI 业务。

Turbo AI 是做什么的?这个应用为何能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吸引 500 万用户使用?答案就藏在这对好兄弟从高中就养成的商业头脑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中。

一、从高中开始创业,大一在宿舍手搓应用,四个月用户数超 15.5 万

Turbo AI 联合创始人 Rudy Arora 和联合创始人兼 CEO Sarthak Dhawan 从初中起就是朋友,他们二人从中学时期就开始了创业探索。

Rudy Arora 在高中一年级曾创办过一个学生用来查看成绩的应用 Gradify,该应用曾达到 3.5 万日活跃用户,后被关闭。

他独立开发过一个 AI 自我提升平台 UMax,该应用的用户数达到 1500 万,年收入达 6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4275.87 万元),UMax 还曾登上 App Store 榜首。

左:Rudy Arora,右:Sarthak Dhawan(图源:Turbo AI)

Rudy Arora 和 Sarthak Dhawan 还曾合作推出过一款帮助业主寻找承包商的应用 WorkBee,并荣获美国青年企业家全国奖项。

2023 年,两人高中毕业,Sarthak Dhawan 在杜克大学攻读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Rudy Arora 则就读于西北大学的文理学院(Weinberg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Turbo AI 的创意源于大学生普遍面临的课堂困境:如何在专心听讲的同时完成笔记记录。

" 我总是为记笔记而苦恼,因为无法一边听讲一边书写,"Sarthak Dhawan 坦言," 每次尝试记录就会分心,专心听讲又无法做笔记。当时就想:何不利用 AI 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身为大一新生的两人将 Turbo AI 作为副业开发,Sarthak Dhawan 透露说,他们是在宿舍里开发的第一个版本的 Turbo。

最初他们仅与身边的朋友分享了他们的软件,随后逐步推广至杜克大学和西北大学。此后数月,这款应用的用户就已覆盖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等更多高校。

短短 4 个月内,Turbo AI 积累了超过 15.5 万用户,并在 2024 年西北大学 VentureCat 创业大赛中斩获 1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71.26 万元)头奖。

2024 年,他们一同选择退学,专注于 Turbolearn AI 的公司业务。

二、一边录音一边转写成笔记,还能上传文件和视频,连分析师都在用

现在的 Turbo AI 介于谷歌文件这样的完全手动工具和 Otter 或 Fireflies 这样的完全自动化的笔记工具之间。两位创始人称,用户可以让 AI 记笔记,也可以自己边写边记。

该产品在常规的记录 - 转写 - 摘要功能基础上,增加了学习笔记、测试题和闪卡等互动元素,并内置能解释专业术语的聊天助手。

由于大教室录音常受环境噪音干扰,Turbo AI 团队还开发了支持上传 PDF、课程视频、YouTube 内容及阅读材料的功能,目前这已成为比现场录音更常用的学习模式。

Turbo AI 主页(来源:Turbo AI)

虽然是从校园起家,但使用 Turbo AI 的不仅仅是学生,其从 Turbolearn(一个学习应用)更名为 Turbo AI(一个 AI 笔记工具和学习助手)也反映了这一点。创始人称,一些顾问、律师、医生,甚至高盛和麦肯锡的分析师也会用这个软件。

与许多快速发展的 AI 公司不同,他们对过早筹集过多资金持谨慎态度,Turbo AI 去年仅筹集了 75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534.48 万元)。

" 我们在获得大量用户关注度之前就进行了那轮融资,自那以后,我们收到了很多主动的投资意向,但我们并不着急,因为我们的现金流为正,并且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盈利。"Rudy Arora 补充道,他们 15 人团队在洛杉矶办公,一直保持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高校的学生和创作者社区紧密联系。

学生用户每月为 Turbo 支付约 20 美元(约合人民币 142.53 元)的月费,但创始人在 TechCrunch 的采访中透露,他们正在探索其他定价方案并进行大量的 A/B 测试以观察效果。

" 现在很酷的是,当学生们想到 AI 笔记工具或 AI 学习工具时,我们是第一个出现在他们脑海中的。"Sarthak Dhawan 说。

结语:Turbo AI 从细小的需求挖掘巨大的市场潜力

两位具有持续创业经验的创始人从校园场景切入,通过解决具体的课堂笔记痛点,在一年半内实现了从宿舍项目到 500 万用户平台的增长。

很多时候,优秀的产品未必需要颠覆性的技术突破,而是要对准真实场景中的具体需求。Turbo AI 的发展路径就展现了一个从微观需求出发,通过持续迭代逐步拓展应用边界的过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创始人 高中 ai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