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财经网 10-25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港股成智能制造战场 机器人热潮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当全球机器人产业加速迈入商业化深水区,港交所正悄然崛起为智能制造领域的资本新枢纽。从博雷顿上市首日 50% 的涨幅到极智嘉逼近盈利线的业绩表现,资本市场的热钱正沿着港股赛道涌入机器人产业链,使这座国际化交易所成为继 A 股之后的 " 智能制造第二战场 "。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港股智能制造板块筑牢了根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推出的新工业化资助计划(NIFS)与加速计划(NIAS)形成政策合力,前者以 1:2 配比提供最高 4500 万港元资金支持,后者更针对战略产业给出单企业 2 亿港元的资助上限,还配套科研人才补贴与外聘便利。这种 " 资金 + 人才 " 的双重扶持,正吸引内地智能制造企业南下上市。和众汇富研究发现,仅 2025 年上半年,就有博雷顿、兆威机电等 5 家机器人相关企业开启港股 IPO 进程,较去年同期增长 67%。

企业上市后的市场表现印证了港股对智能制造的接纳度。2025 年 5 月登陆港交所的博雷顿,作为 " 零碳矿山机器人第一股 " 获 198.72 倍超额认购,首日股价飙升 50%,市值突破百亿港元。这家专注电动工程机械的企业,凭借 32.8% 的营收复合增长率与极端环境下的产品稳定性,获得欣旺达等基石投资者青睐。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其背后是资本市场对 " 机器人 + 新能源 " 赛道的强烈预期 —— 博雷顿的电动宽体自卸车五年可节省成本 220 万元,精准契合工业绿色转型需求。

头部企业的业绩突围更让港股机器人板块热度升级。极智嘉 2025 年上半年以 10.25 亿元营收、31% 的同比增幅领跑,经调整 EBITDA 转正至 1162 万元,成为港股机器人企业中最接近盈利的玩家,同时新签订单达 17.6 亿元,客户复购率超 80%。优必选则以 27.55% 的营收增长拿下全球最大人形机器人订单,累计融资超 55 亿港元。创新奇智的 "AI + 制造 " 战略成效显著,上半年制造业收入占比达 79.5%,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 668 万元,逼近盈亏平衡线。和众汇富分析,这些企业的业绩改善并非个例,而是机器人产业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商用的集体信号。

国际化资本属性让港股形成独特竞争优势。极智嘉 79.5% 的收入来自非中国大陆市场,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 46.2%,其 9.9 倍的市销率显著低于同行,被机构视为价值洼地。越疆科技通过港股配股募资 10 亿港元后,迅速推出全球首款直膝行走人形机器人,股价一月内暴涨 140%。这种 " 上市融资 - 技术突破 - 估值提升 " 的正向循环,吸引了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等国际机构密集覆盖,招银国际更给予极智嘉 26.7 港元的目标价。和众汇富认为,港股对科技企业的包容度与跨境资本流通优势,使其成为机器人企业全球化布局的最佳资本跳板。

产业生态的完善正在强化港股的集聚效应。广东企业借助 " 毗邻香港 " 的地理优势,形成 " 技术研发在珠三角、资本运作在香港 " 的联动模式,优必选、越疆科技等龙头均通过港股完成多轮融资。京东、美团等大厂通过港股生态加注机器人赛道,推动智慧药房、无人零售等场景落地,加速技术商业化闭环。值得注意的是,尽管 10 月中旬机器人产业指数出现 3.65% 的短期回调,但 247 亿元的单日成交额显示资本关注度未减。

从政策扶持到企业突围,从资本集聚到生态成型,港交所已清晰勾勒出智能制造的新增长曲线。和众汇富研究发现,随着具身智能市场规模未来五年将实现 64.18% 的复合增长,港股机器人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的双重爆发。在这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资本竞逐中,港交所的 " 第二战场 " 角色,正从概念走向现实。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港股 智能制造 机器人产业 资本市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