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10 月 27 日讯(编辑 马兰)据业内人士透露,软银董事会已经批准对 OpenAI 的第二笔 225 亿美元投资,只要 OpenAI 完成公司重组并为最终的公开募股铺平道路。
这也是今年 4 月软银承诺的 400 亿美元投资的最新进展。当时,软银在公告中指出,其将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向 OpenAI 出资 400 亿美元,其中 100 亿美元由共同投资者出资,软银的有效投资额预计达 300 亿美元。
软银将预先向 OpenAI 提供 100 亿美元,如果 OpenAI 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完成资本重组,则剩下的资金将被拨付。但如果在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重组,OpenAI 将只能得到软银的 100 亿美元投资。截至目前,软银实际投资额为 75 亿美元。
据最新消息来看,软银董事会似乎放弃了时间限制,这也凸显出软银对投资 OpenAI 的高度重视,并愿意为此付出更大的时间成本。
资金难题
上周,软银第二次重返海外债券市场,计划在美元债券市场融资约 15 亿至 20 亿美元,并通过欧元计价债券融资约 5 亿欧元。这一动作也凸显出在庞大对外投资之后,软银面临着极为沉重的资金压力。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软银已通过贷款和债券筹集了至少 240 亿美元的资金。其在日本债券市场的表现也十分活跃,今年 4 月,该公司发行了 6000 亿日元(约合 40 亿美元)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债券,这是日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债券发行之一。
这些资金大部分被用于对 OpenAI 的投资,以及支持美国的数据中心项目星际之门。然而,接连不断的庞大融资已经令一些投资者对软银心生怀疑,尤其是其主要通过公开市场募资而非传统的银行渠道,意味着该公司在财务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软银目前并没有可靠的运营现金流,其愿景基金在截至今年 3 月的财年中投资收益同比下降了 40%,整体亏损达 1150.2 亿日元。这也削弱了愿景基金对财力雄厚的投资者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被软银押注为未来关键的 OpenAI 也并没有牢牢绑在软银的船上。在星际之门外,OpenAI 还与英伟达达成了一项价值 1000 亿美元的数据中心协议,与 AMD 达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数据中心合作……
与英伟达、AMD 甚至星际之门的另一个合作伙伴甲骨文相比,软银目前在 OpenAI 的商业世界中显得较为边缘化。而如果软银无法继续加码资金,其在 OpenAI 投入的前期赌注可能收益极为有限。
但另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软银如何继续获得大量资金。分析指出,软银超过 70% 的总资产已经公开上市,代表着它操作的价值空间已经十分狭窄。
标普全球还表示,如果软银的 LTV(贷款价值比)超过 25%,将考虑下调其评级。而如果将软银在 OpenAI、芯片设计公司 Ampere Computing 以及星际之门未披露投资计算在内,这一比例有可能已经超过 25%。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