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绿色发展政策的推动,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在中国企业绿色转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国在 " 十五五 " 应如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0 月 24 日— 26 日,在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 ESG 中国 · 创新年会(2025)暨首届 ESG 国际博览会上,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国资委原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提问,回答了相关问题。
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的 ESG 披露将逐步迈向强制
彭华岗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首先是做好政策研究。无论是央企、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将政策研究放在了重要位置。在此基础上,企业进一步把 ESG 管理体系上升至战略层面,从技术体系方面进一步完善制度与管理机制,让 ESG 建设具备持续推进的动力。
" 另外,ESG 也是全体职工的共同责任。" 彭华岗认为,社会责任并不是一项新工作,而是要以新的方式开展社会责任,覆盖到每位员工。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进一步表示,结合 " 十五五 " 规划,未来五年应通过强制规范、标准制订、市场约束和数字赋能,系统推进企业提升 ESG 披露质量。
" 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的 ESG 披露将逐步迈向强制,随着可持续披露准则等标准体系逐步完备,ESG 披露将更加规范。第三方鉴证要求和评级管理都将逐步加强,ESG 披露质量将与企业的‘融资成本’关联,形成市场化激励。结合数字科技建设数字化企业 ESG 信息披露体系,不但能够降本增效,也将显著提升披露质量。" 马军说。
我国可持续披露准则更注重财务重要性和影响重要性
如今,ESG 作为一种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新型发展理念,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企业都在期待一个更加成熟、更有影响力的 ESG 框架。
近几年,我国也推出多个 ESG 相关政策。面对现在全球 ESG 的大趋势,中国 ESG 该如何和国际标准接轨?
彭华岗表示,ESG 不是西方专属语言,而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是联合国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套标准。我国在履行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都较好的条件下,为何还要特别强调 ESG 呢?原因在于 ESG 更注重标准化、通用性、体系化以及评级评价,通过资本向善来推动商业向善。但不可能每一家企业都能研究明白资本,因此需要中介机构依据统一标准来评估企业的实践,通过评级评价让大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企业的 ESG 表现。
他认为,当前中国的 ESG 建设源头与国际是接轨的,但同时必须立足本土,比如结合乡村振兴、" 双碳 " 目标等本土议题。
彭华岗进一步强调,我国在推进 ESG 标准的建立过程中,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国际标准以及被广泛认可的准则,另一方面,还要对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逐步建立起中国自己的标准体系。去年底,财政部等多部委发布的《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虽然基于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的准则,但又不完全照搬,而是更注重双重重要性,即财务重要性和影响重要性。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