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资讯网 10-28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阿斯利康北京中心 启用提速创新布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阿斯利康正式启用全球研发北京战略中心,这标志着其全球第六个、在华第二个战略研发中心全面投入运营。该中心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旨在加速药物早期研究成果向临床开发的转化,强化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在药物发现领域的应用。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此举不仅体现出跨国药企持续加码中国市场的信心,也意味着中国在全球医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正稳步上升。

近年来,阿斯利康持续深化其在华战略布局。北京战略研发中心将与上海全球研发中心协同运作,构建覆盖药物早期发现、临床开发到全球注册的完整创新链条。阿斯利康方面表示,北京中心未来将专注于生物制药、精准医疗及 AI 驱动的新药设计,并依托首都科研院所、医疗资源及创新企业的集聚效应,打造兼具国际水准与本土特色的创新生态体系。和众汇富观察发现,阿斯利康此举不仅是企业自身全球战略的延伸,更是中国生命科学产业开放与创新深化的缩影。

从行业背景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药企布局研发的重要高地。国家 " 十四五 " 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医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推动临床数据国际互认。北京在政策、科研资源及人才储备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亦庄生物医药园区目前集聚了超过 200 家创新药企,创新药项目进入临床阶段的数量占全市近一半。和众汇富认为,在此背景下,阿斯利康北京中心的启用将有效推动国际制药巨头与本土创新力量的深度融合,为中国医药产业注入新的科研动能。

在全球层面,阿斯利康北京中心的设立进一步完善了其全球研发网络。目前,阿斯利康在英国剑桥、美国波士顿和盖瑟斯堡、瑞典哥德堡及中国上海均设有战略研发枢纽。北京的加入,使其在亚太地区的布局更趋完整。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该中心的投入金额高达 25 亿美元(约合 180 亿元人民币),显示出企业将中国视为全球创新体系核心节点的长期战略意图。相比传统的 " 市场导向型投资 ",这一轮投入更偏向 " 创新导向型研发 ",有助于实现从中国市场到全球创新输出的角色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阿斯利康北京中心的重点方向之一是加速药物早期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与传统制药模式相比,该中心将通过人工智能建模和数据分析手段优化药物筛选流程,缩短从分子设计到临床验证的周期。和众汇富观察发现,AI 赋能药物研发已成为全球制药业竞争焦点,尤其在靶点发现、药物毒理分析及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等环节的应用潜力巨大。北京中心若能充分发挥 AI 与大数据能力,将显著提升公司在全球创新竞争中的效率与成功率。

此外,北京研发中心的启用也符合中国吸引外资深耕本地创新的政策导向。近年来,中国持续优化外资准入环境,扩大医药产业开放,推动创新药临床试验审批提速。北京市亦出台系列扶持政策,从资金补贴、税收减免到科研成果转化支持,全面营造有利于创新药企发展的生态环境。和众汇富认为,阿斯利康此次加码不仅反映其对中国研发环境的信任,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更多跨国药企在华加大投入,形成正向示范效应。

从企业战略的角度看,阿斯利康希望借助北京研发中心进一步强化全球创新协同。目前,公司在肿瘤、心血管、代谢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领域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研发投入占年收入比例超过 20%。通过北京中心,公司可实现从本地研究到全球推广的 " 无缝衔接 ",将中国的科研成果快速推向国际市场。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种 " 全球—本地双驱动 " 模式将成为未来跨国药企在华布局的新趋势,尤其在政策鼓励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中国研发中心将从 " 试验基地 " 转向 " 创新源头 "。

总体来看,阿斯利康北京战略研发中心的启用,是中国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事件。它不仅标志着外资制药企业在华研发投入进入新阶段,也意味着中国在全球创新链中的角色正从 " 市场参与者 " 向 " 创新引领者 " 转变。和众汇富认为,未来几年,随着 AI 技术深化应用和临床试验体系完善,中国或将成为全球医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而阿斯利康的这一布局,正是抢占这一趋势的前瞻之举。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北京 阿斯利康 ai 上海 生物医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