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车企、Tier 1 均有合作,产品已出货欧洲市场。
作者 | 张睿
编辑 | 志豪
纳芯微再度递表港交所。
车东西 10 月 28 日消息,就在昨晚,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芯微)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建银国际。

▲纳芯微上市申请书
纳芯微成立于 2013 年,是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公司,聚焦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三大方向,为汽车、工业、信息通讯及消费电子等领域提供半导体产品及解决方案,同时采用 fabless 模式(无晶圆厂模式)运营,专注于芯片研发和设计,将晶圆制造及封装测试外包给第三方晶圆厂。

▲纳芯微芯片产品(图源网络)
目前,纳芯微的车规级芯片已在某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的中国新能源车企以及长城、东风、广汽、吉利、零跑、蔚来、五菱、小鹏汽车及一汽(按中文拼音首字母排序)等终端厂商实现批量装车。在一级供应商(Tier 1)客户方面,纳芯微已与博世、法雷奥、宁德时代、松下及威迈斯(按中文拼音首字母排序)等全球一级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并已获得了产品供应订单。
根据纳芯微在文件的说法,2024 年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 371 亿元,纳芯微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排名第 10 位,在所有 fabless 公司中排名第 2 位,中国公司中排名第 1 位。

▲按汽车模拟芯片产品收入计算的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厂商的排名
纳芯微在文件中还提到,此次融资所得款项预计将用于加强研发能力,提升底层技术能力及工艺平台,进一步丰富产品组合,同时扩展海外销售网络及于海外市场推广产品等。
01.
中国模拟芯片企业收入排名第五
汽车模拟芯片中国厂商第一
根据上市申请文件显示,在财务方面,纳芯微于 2022 年至 2024 年实现收入分别约为 16.70 亿元、13.11 亿元、19.60 亿元人民币。

▲纳芯微近年财务数据概要
2025 年上半年,纳芯微的收入为 15.24 亿元人民币,较 2024 年上半年的 8.4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 79.5%,对此纳芯微在招股书中给出因的原因是传感器产品、电源管理芯片及信号链产品的销售收入增加,该增加主要由于汽车电子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工业及自动化领域的需求复苏,以及麦歌恩的业务及财务表现整合。
具体到不同业务占比来看,2025 年上半年汽车电子部分占纳芯微收入的 34%,较 2024 年上半年提升了 0.5 个百分点。

▲纳芯微不同业务收入占比
净利润方面,纳芯微 2022 年的利润约为 2.50 亿元,2023 年至 2024 年约为亏损 3.05 亿元、4.04 亿元人民币。
纳芯微表示亏损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调整产品价格以维持价格竞争力,同时纳芯微在研发及市场拓展方面的庞大投资,及纳芯微于 A 股上市后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相关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交易。
2025 年上半年,纳芯微亏损 7558.6 万元人民币,较 2024 年上半年的亏损 2.66 亿元收窄约 71.6%,净亏损率(以期内亏损除以总收入计算)已由 2024 年上半年的 31.2% 大幅下降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5.0%。
纳芯微表示主要是由于下游市场需求增加和纳芯微对产品组合进行了策略性优化,从而降低了毛利率较低产品的销售贡献;及纳芯微实施了成本降低措施,降低了整体生产成本,包括材料成本、封装及测试成本。
毛利率方面,纳芯微 2022 年至 2024 年的毛利率分别为 48.5%、33.9%、28.0%,纳芯微的三大类产品(即传感器产品、信号链芯片及电源管理芯片)的毛利率于 2022 年至 2023 年持续下降及 2024 年进一步下降。纳芯微表示毛利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全球领先的模拟芯片公司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纳芯微调整产品价格,以保持价格竞争力。

▲纳芯微近年毛利及毛利率
2025 年上半年,纳芯微的毛利率为 32.9%,由 2024 年上半年的 29.7% 增加 3.2 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下游市场需求增加,同时纳芯微对产品组合进行了策略性优化,从而降低了毛利率较低产品的销售贡献,及纳芯微实施成本降低措施,降低了整体生产成本,包括材料成本、封装及测试成本。
研发方面,纳芯微于 2022 年至 2024 年的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 4.038 亿元、5.216 亿元、5.4 亿元,正逐年增加。
2025 年上半年,纳芯微的研发开支为人民币 3.613 亿元,较 2024 年上半年的 3.192 亿元同比增涨约 13.2%。

▲纳芯微近年研发投入
产品方面,根据纳芯微在招股书中的介绍,纳芯微围绕汽车电子、泛能源及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提供丰富、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具体到汽车方面的业务来看,以 2024 年汽车模拟芯片收入计,在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中,纳芯微分别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及全部 fabless 厂商第二名。

▲纳芯微主要业务
在汽车电动化方面,纳芯微的车规级产品广泛应用于三电系统(电池系统、电机系统和电控系统)以及热管理等电动化场景。在汽车智能化方面,纳芯微的产品正逐步拓展至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身控制、智慧照明等汽车智能化场景。

▲纳芯微汽车业务主要产品
截至 2025 年上半年,纳芯微已提供超过 800 款汽车电子产品型号。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就汽车电子产品型号数量而言,纳芯微是中国领先模拟芯片公司之一。同时,纳芯微在汽车电子领域的销量达到约 3.126 亿颗。
目前,纳芯微的车规级芯片已在某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的中国新能源车企以及长城、东风、广汽、吉利、零跑、蔚来、五菱、小鹏汽车及一汽(按中文拼音首字母排序)等终端厂商实现批量装车。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纳芯微的产品按 2024 年销量计已用于中国所有十大国产新能源汽车车型。
纳芯微亦在开发一级供应商客户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纳芯微已与博世、法雷奥、宁德时代、松下及威迈斯(按中文拼音首字母排序)等全球一级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并已获得了产品供应订单。2024 年,纳芯微与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达成合作,在欧洲市场实现量产出货。
02.
两位创始人均任执行董事
分别为清华和复旦硕士
公司架构方面,王升杨、盛云及王一峰均为纳芯微执行董事,其中王升杨与盛云为纳芯微公司的创始人。

▲纳芯微公司架构
王升杨今年 41 岁,2009 年 7 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其于 2013 年 5 月担任纳芯微董事兼总经理,2013 年 9 月任董事长兼总经理,2025 年 4 月 11 日调任执行董事。
王升杨主要负责纳芯微关键业务及运营的整体管理、战略规划与决策,同时自 2016 年 6 月起兼任纳芯微子公司上海纳矽微电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负责整体管理与战略规划。

▲王升杨(图源网络)
盛云今年 43 岁,2008 年 6 月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学位,其于 2013 年 9 月起任纳芯微董事,2025 年 4 月 11 日调任执行董事。
盛云于 2013 年 5 月起任纳芯微研发负责人,2020 年 8 月起任副总经理,主要负责纳芯微关键业务决策及整体研发工作。
王一峰与王升杨是硕士同窗,同样于 2009 年 7 月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2013 年 9 月加入纳芯微,担任监事及销售总监,任期至 2016 年 3 月,于 2016 年 3 月至 2020 年 8 月担任董事会秘书,2016 年 3 月获委任为董事兼副总经理,并于 2025 年 4 月 11 日调任为执行董事,主要负责纳芯微关键业务及运营事宜的战略规划及决策。
03.
结语:国产汽车模拟芯片龙头再冲港股上市
纳芯微曾于 2025 年 4 月 25 日递表港交所,至 10 月 25 日已满 6 个月,根据港交所规定,企业向港交所递交的上市申请书有效期为 6 个月,若未在 6 个月内通过聆讯,该上市申请书将自动失效,纳芯微方面也没有透露此前未能在 6 个月内完成上市流程的原因。
而纳芯微方面在招股书中提到,汽车电子因高技术壁垒和严格的质量要求,成为模拟芯片领域极具挑战性且增长潜力巨大的应用场景,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汽车芯片的需求正不断增长。
纳芯微作为汽车模拟芯片的头部供应商,若能赴港上市,有望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撑,在后续研发和汽车芯片市场的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主动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