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金融 23小时前
替大股东“埋单”遭警示!华林证券与立业集团背后的利益纠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者 | 谢美浴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仅隔一月,华林证券(002945.SZ)再收警示函,这已是 2025 年以来,该公司收到的第五张 " 监管黄牌 "。

而这一次,违规直指华林证券与其大股东立业集团的 " 关联 " 风险。警示函明确指出华林证券存在三项违规,一是人员招聘、薪酬管理授权体系执行不到位;二是代立业集团支付个别员工离职补偿金等情况;三是立业集团个别工作人员参与公司经营活动。

图源:西藏证监局

进一步来看,立业集团近年来多次质押所持华林证券股权,截至 9 月 30 日,立业集团已质押华林证券 4.58 亿股,占自身所持股份比例高达 26.33%,占华林证券总股本的 16.97%。加上此次违规,大股东将对公司治理的稳定性有何影响? 

1

替大股东 " 扛下 " 离职补偿、

员工混同触碰监管红线

根据警示函内容,华林证券被明确指出代控股股东立业集团支付个别员工离职补偿金,以及立业集团人员直接参与公司经营。

对此,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 券商作为金融机构,必须在人员、财务、业务等方面与股东保持隔离。此次行为模糊了财务与人事边界,实质构成‘影子管理’,削弱了公司自主决策能力。"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也表示," 代付补偿金模糊了财务边界,若未通过公允定价或审批程序,可能构成关联方资金往来不规范,甚至为利益输送提供通道‌;股东人员参与经营削弱了上市公司独立性,损害中小股东权益‌。"

针对此次罚单,华林证券回复表示,公司收到监管警示函后,高度重视,已第一时间开展全面核查,正严格按照监管要求积极落实整改工作,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体系。 

来源:罐头图库

穿透股权可见,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立业集团持有华林证券 64.46% 的股权,与此同时,其实控人林立身兼华林证券董事长。

林立是一位神秘低调的资本大佬,1963 年,林立出生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拥有会计师资格、AMAC 基金从业人员资格,早期是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紫金县支行信贷员。

此后,林立转战深圳,曾担任深圳市中华贸易公司财务部经理、中国银行深圳滨河支行行长,中国银行深圳上步支行总稽核、会计科长等职,积累了丰富的金融行业经验,也是典型财务专家。

值得一提的是,林立曾一度问鼎 " 深圳首富 ",其 2007 年以 168.3 亿元的身家财富位居 2007 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 23 位,而彼时马化腾以 101.9 亿元财富位列第 40 位。《2025 胡润百富榜》上,林立以 940 亿元财富位列第 48 位。 

图源:胡润百富榜

立业集团创建于 1995 年,总部位于深圳,是一家持续稳健发展的综合产业控股集团。2025 年《财富》中国 500 强排行榜中,立业集团以 124.54 亿美元财富值位列第 215 位,较上年排名下降 8 个名次。

目前,立业集团控、参股子公司已超百家,除了华林证券,还包括立业电力变压器、立业电子、精进能源等;同时,立业集团是微众银行第二大发起股东、深创投第五大股东及中国平安的重要股东。

而今年以来,作为控股股东,立业集团已经 8 次质押所持华林证券股权,质押用途均为 " 自身经营发展 "。最近一次在 9 月 30 日,华林证券发布公告称,立业集团所持 1.55 亿股华林证券股权解除质押后,又质押了华林证券 2200 万股。

截至公告披露日,立业集团共持有华林证券 17.4 亿股,持股比例为 64.46%,合计质押股份 4.58 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 26.33%,占华林证券总股本的 16.97%。 

图源:华林证券公告

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指出," 通过股权质押,立业集团能够获得融资资金,以应对各种经营挑战或抓住市场机遇。然而,频繁质押也可能反映出控股股东的资金压力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市场的担忧情绪。"  

" 对华林证券而言,控股股东质押股权的行为若得到妥善管理,并且公司基本面保持稳定,那么可能不会对公司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质押行为若过度,可能会引发市场对公司财务健康状况的质疑,进而影响公司的股价表现和投资者信心。" 袁帅表示。

除了控股股东立业集团,华林证券的第二大股东深圳市怡景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怡景食品 ")也将手中近半数的华林证券股权质押,共质押 2.4 亿股,质押用途同样是 " 自身生产经营 "。

2

年内五收监管函,

6 年轮换 6 位 CEO

华林证券的合规问题不止于此。据监管公告及公司披露梳理,包括此次罚单在内,今年以来该公司已收到 5 张监管罚单。

具体来看,4 月 1 日,华林证券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监管措施决定。因投行业务存在个别项目尽职调查不充分,质控、内核核查把关不严等多项违规,公司及时任分管投行业务高管朱文瑾、时任投资银行部总经理葛其明被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

4 月 15 日,上海证监局披露罚单,华林证券某营业部从业人员仇某珍在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1 月任职期间,通过在广发证券个人账户违规买卖股票,累计交易 388.64 万元,获利 5.1 万元。调查显示,仇某珍使用手机操作账户,交易记录达 862 笔,资金来源及去向均指向其个人。上海证监局认定,依法没收仇某珍违法所得五万余元,并处以 5 万元罚款。

图源:罐头图库

9 月 12 日,上海证监局又披露两份行政监管措施决定,分别对华林证券上海分公司及金某静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根据决定书披露,华林证券上海分公司存在未严格规范员工执业行为的问题,其个别员工委托证券经纪人以外的第三方进行客户招揽活动。同时,金某静在华林证券上海分公司(原华林证券上海南京西路证券营业部)任职期间,存在委托证券经纪人以外的第三方进行客户招揽活动的情形。为此,上海证监局对华林证券上海分公司及金某静采取出具警示函的处罚措施。

此外,从财报数据上看,华林证券的诉讼风险已转化为实际成本。2025 年上半年,华林证券诉讼及律师费从 2024 年同期的 109.9 万元攀升至 312.7 万元,同比激增近 184.53%。

图源:华林证券半年报

而与合规问题相伴的,还有华林证券管理层的高频变动。一方面,2019 年上市以来,该公司已轮换了 6 位 CEO。

具体来看,2019 年 4 月 22 日,华林证券公告,首席执行官陈永健辞职,并由林立出任董事长并兼任首席执行官。半年后,2019 年 12 月,林立辞去首席执行官一职。另一份公告显示,2019 年 12 月,朱文瑾担任华林证券总裁、执委会主任委员。

2021 年 6 月,华林证券聘任韦洪波出任公司总裁、执委会主任委员,韦洪波被视为华林证券整体向互联网券商转型的重要体现;但在 2021 年 11 月,韦洪波就从华林证券离职,由赵卫星接替担任 CEO。

2023 年 10 月 11 日,一手主导了华林证券科技金融转型之路的 " 舵手 " 赵卫星因个人原因离职,这距离赵卫星加入公司刚刚 2 年,但已是华林证券上市以来任职最长的 CEO 。

图源:罐头图库

同时华林证券公告称,董事会决定聘任拥有二十余年银行、券商、期货等多方面丰富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朱松,为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执委会主任委员,同时兼任公司财务总监。比起赵卫星的 " 科技 " 标签,朱松的专业背景更偏向金融本身。

不过,2024 年 5 月,资深券业 " 女将 " 秦湘又接替朱松,成为华林证券新一任 CEO,并代行财务总监职责。秦湘曾在招商证券担任托管业务创始总经理、招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等关键职位,为招商证券实现从 "0 到行业顶流 " 的跨越,打造了连续十年托管业务在行业规模排名第一的 " 神话 "。

另一方面,今年 6 月以来,华林证券管理层人员多次调整。

6 月 25 日,华林证券聘任吴秋娜为公司执委会委员、财务总监;吴伟中为公司执委会委员、首席信息官。8 月 22 日,华林证券公告聘任姚松涛为新任董事会秘书,原董秘谢颖明因工作调整离任;9 月 27 日,华林证券再发公告,卢小方与谢颖明两因个人原因辞去执委会委员职务,且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柏文喜指出," 高管频繁更迭通常被视为公司内部治理混乱、战略方向不明的信号,可能削弱投资者、客户及监管机构对公司的信心。"

3

推进科技金融转型,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长 173%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热度持续提升,作为中小券商的华林证券盈利能力也在稳步增长。

在 2018-2020 年间,华林证券实现营收分别为 10.01 亿元、10.11 亿元、14.9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5 亿元、4.42 亿元、8.12 亿元。其中,华林证券 2020 年的营收增长了 47%;净利润增长了 83.96%。这一年券商普遍迎来 " 牛市 " 大发展,华林证券一定程度上吃到了行业普遍向上的红利。

不过,高层 " 动荡 " 时,华林证券的业绩开始变得不太理想。2021 年,华林证券业绩出现明显下降,这并非全部由华林证券的内因所致。2021 年全年,行业内百亿净利润的券商从 5 家增至 10 家。头部效应下,中小券商陪跑愈加吃力。

随后,华林证券科技金融转型的决心已经落实到了真金白银上。如 2022 年,华林证券以 2000 万元受让了字节跳动旗下的海豚证券;此外,Wind 数据显示,华林证券 2023 年研发支出的营收占比 10.95%,在 14 家可统计数据的券商中,排名第二;第一是 " 互联网券商一哥 " 东方财富,研发支出的营收占比 27.8%。

图源:罐头图库

不过,2022 年及 2023 年,华林证券净利润继续下滑,分别为 4.65 亿元、3168.61 万元,同比下滑 3.94%、93.18%。柏文喜认为," 尽管公司确立了科技金融转型战略,但高管更迭频繁可能削弱转型的执行力,导致转型效果不佳。"  

到 2024 年,华林证券已扭转业绩下行趋势,实现营业收入 14.64 亿元,同比增长 50.37%;净利润 3.88 亿元,同比增长 1571.99%。2025 年上半年,华林证券业绩保持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8.35 亿元,同比增长 35.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3.36 亿元,同比大增 172.72%。

图源:华林证券半年报

分业务来看,2025 年上半年,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5.03 亿元,同比增长 34.92%,其中,公司线上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 47%;自营业务收入 2.2 亿元,同比增长 19.57%;投行业务收入 816.67 万元,同比增长 65.71%;唯一承压的资管业务同比下滑 45.44% 至 669.95 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自营业务增长,但华林证券的投资收益却从 3.26 亿元降至 2 亿元,降幅 38.65%。对此,支培元认为," 华林证券投资收益下滑可能是由于市场波动,权益类投资受二级市场调整影响,需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在合规压力与股东大笔质押的情况下,华林证券的业绩高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仍需市场检验。你是否看好华林证券?欢迎留言评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华林证券 深圳 离职 上市公司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