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鲸新闻 10 月 28 日讯(记者 朱欣悦)白酒行业步入深度调整周期,腰部酒企首当其冲,业绩层面的困境持续凸显。口子窖(603589.SH)发布的三季度数据显示,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双双走低,折射出行业调整期内腰部企业的经营压力。
10 月 28 日,口子窖披露了三季报,其前三季度营收约 31.74 亿元,同比减少 27.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7.42 亿元,同比下滑 43.39%。
其中,三季度单季业绩更是大幅跳水,营业收入 6.42 亿元,较上年同期近乎腰斩;净利润不足 2700 万元,同比降幅超 92%,单季度盈利能力大幅削弱。
不仅如此,从披露的数据来看,口子窖高、中档白酒大滑坡,省内外市场均在下降。
高档白酒作为口子窖的支柱业务,其收入占比全年营收约 95%,今年 1 — 9 月,口子窖高档白酒的销售收入不足 30 亿元,同比大幅下降 28%,核心业务的疲软,直接拉低了整体业绩。中档白酒的销售收入仅为约 4130 万元,同比也下降 15%,未能形成有效支撑。此外,虽然低档白酒实现了 25% 的同比增长,销售收入达到 1.1 亿元,但由于其销售额基数相对较小,且中低档产品对净利润带动有限,对整体业绩的提振作用并不明显。
口子窖在公告中也指出,营收下降系白酒市场消费疲软,高档产品营业收入减少所致;同时营业收入降幅较大、平均销售单价略有下滑致毛利率降低,净利润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口子窖是以省内市场为主,但在今年前三季度,其省外拓展并不顺利。根据财报数据,省内市场实现了约 26 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 27%;省外市场仅实现了 5.3 亿元的销售收入,且同比下降 23%,省外拓展步伐放缓。
此外,从销售渠道类型来看,前三季度口子窖直销(含团购)和批发代理渠道分别实现了 2.2 亿元和 29 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比分别提升 64.94% 和下降 29.7%。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对蓝鲸新闻记者表示,口子窖单季表现不佳,是行业调整周期下区域酒企困境的体现代表。今年以来消费市场疲软,整体需求不足,白酒行业整体承压。口子窖自身存在渠道老化、产品利润不足的问题,中高端新产品仍在培育期,对销量的贡献度有限,安徽省内竞争加剧,古井贡酒、迎驾贡酒强势崛起,以及其他酒企如泸州老窖进一步挤压了口子窖的优势市场空间。
口子窖的起源可追溯至 " 国营濉溪人民酒厂 " 的成立。1970 年,淮北市正式设立,由于当时独特的市县两级财政体制,导致了 " 淮北市濉溪酒厂 " 与 " 濉溪县酒厂 " 两个以口子窖为品牌的酒厂并存,彼此形成竞争关系,这也引发了后来业内戏称的 " 两口子之战 "。
直至 1994 年,在省市两级政府的有力推动与协调之下," 两口子 " 酒厂终于实现了历史性的合并,并共同组建了安徽口子集团(以下简称:口子集团)。为了稳定并推动集团的发展,当时淮北市烈山区区委书记刘安省被调任至口子集团担任总经理一职,同时,区长助理徐进也被委以重任,专门负责集团的营销工作。
2002 年,口子集团以其经营性净资产联合其他 17 位发起人发起设立原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口子股份);2008 年,原口子股份变更为口子有限,2011 年,口子有限整体变更设立口子酒业(口子窖)。
2015 年,口子窖登陆资本市场,徐进与刘安省正是口子窖的实控人。目前徐进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安省已于 2020 年退休。
今年 8 月,刘安省因自身资金需求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 100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67%,减持价格为 32.92 元 / 股。据此计算,其套现金额超 3 亿元。
刘安省并非首次减持口子窖股份,自 2018 年以来,其已通过多种方式完成三轮减持。截至目前,其累计减持股份数量已超过 1725 万股,持续缩减在口子窖的持股比例。截至 2025 年 9 月底,徐进与刘安省分别持股 19.41% 和 8.94%。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