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值得买 10-26
猛料,零跑汽车霸气回复:不会采用华为智驾,明确自研立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壹百萬

1️⃣

零跑公开回应智驾合作方向,明确自研立场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如果说有什么企业创造的话题能瞬间让所有人参与讨论,那一定非" 华为 "" 小米 "两家莫属。

而仅从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来说,无论是赛力斯的起死回生,还是尊界 S800 的横空出世,人们对他的谈论,往往离不开 " 华为鸿蒙智行 " 那仿佛拥有点石成金的魔力。

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华为 ADS(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视频,在各种 " 断头路 "、" 魔鬼路口 "、" 极限会车 " 场景下游刃有余,让无数网友惊呼 " 遥遥领先 "。

一时间,与华为合作,似乎成了车企通向 " 罗马 " 的唯一道路。

曾经对合作犹豫不决,喊出 " 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 的上汽,如今携手华为成立了合资公司;曾经自研碰壁的广汽,也最终选择与华为 " 再续前缘 ";就连 " 共和国长子 " 一汽红旗,也放下了身段,选择拥抱华为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整个行业似乎都在传递一个信号:顺 " 华 " 者昌,逆 " 华 " 者……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今天的零跑汽车媒体沟通会,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明确表态 " 我们不会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 "。

曹力直言,公司在智驾方面经过几年的沉淀和积累,投入了更多的开发,后续将推出自己的高阶智驾系统。

他强调,自研是零跑的基因,也是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壁垒。零跑每年将研发投入的 15% 以上用于智能化领域,2025-2030 年计划累计投入500 亿元,研发团队规模将扩大至1.2 万人。

这种长期投入已开始结出果实:从零跑 C11 车型搭载的凌芯 01 芯片及国产化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到 2023 年底投产的激光雷达方案与 2024 年全场景自动驾驶技术,均基于自研架构开发。

更值得关注的是,零跑 D 系列高端车型计划 2026 年实现 L4 级自动驾驶城市道路落地,2028 年推出" 零跑智驾 4.0"系统,支持全场景无人干预驾驶。

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让人不禁思考:在智能化竞争进入深水区的今天,车企究竟该借力第三方巨头,还是坚守自研之路?

有意思的是,在沟通会上曹力还谈到,交通事故,无论是谁的责任,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保证车主的安全。

据他介绍,首先,当驾驶员因为道路状况或者醉驾超速等状况而发生交通事故时,会有碰撞信号传到后台,零跑会及时联系驾驶员并提供救援等服务。

其次,公司质量部门会分析是不是车有安全隐患,配合车主、交警等一起调查,人身安全始终在第一位。

一番话,好似在暗示前不久刚发生意外的另一家友商车企。

2️⃣

华为的 " 朋友圈 " 与 " 挑战者联盟 "

与零跑的 " 自力更生 "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风光无限。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曾明确表示:" 华为不造车,但要做智能汽车的‘超级供应商’。"这一战略定位正迅速变为现实。

华为的 " 朋友圈 " 正在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华为打造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覆盖超过 20 家主流车企,合作车型累计销量突破 300 万辆。

而华为的智驾,也确实强。

它的强大,不仅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华为不亲自造车,而是通过提供 HI(Huawei Inside)和鸿蒙智行两种模式,将自己顶尖的智能化技术(包括智驾、座舱、电控等)赋能给合作伙伴。

这种模式的威力,在赛力斯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曾经在市场边缘苦苦挣扎的赛力斯,在与华为深度捆绑,推出问界系列后,一跃成为市场顶流,销量暴涨。其中,问界的火爆甚至有力地拉动了整个重庆市的汽车产业乃至 GDP 增长。

但零跑的发声,却让我们看到了被忽视的 B 面。

事实上,选择对华为说 " 不 ",坚持独立自研的,远不止零跑一家。一个隐形的 " 挑战者联盟 " 早已存在。

小鹏汽车——作为国内最早将 " 智能驾驶 " 作为核心标签的新势力,它的 XNGP(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是其曾经引以为傲的护城河。

何小鹏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自研智驾是小鹏的 " 长板 " 和 " 灵魂 ",是绝对不会放弃的。

小鹏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全国都能开,全国都好用 "的类 L4 级智驾体验,与华为正面硬刚的决心显而易见。

理想汽车虽然起步稍晚,但追赶速度惊人。

其 AD Max 系统,通过 "BEV 大模型 +Transformer" 的架构,城市 NOA(导航辅助驾驶)的落地速度和覆盖范围都在快速扩张。

理想汽车 CEO 李想更是明确表示,要成为 " 人工智能 " 时代的第一梯队。

此外还有比亚迪,与零跑同属 " 全域自研 " 阵营。

其 DiPilot 系统已迭代至 4.0 版本,在电池管理与智驾系统的协同控制上形成特色,结合自身在三电领域的优势,打造差异化智驾体验。

看明白了吗?

对于这些从诞生之日起就将 " 智能化 " 视为生命线的新势力品牌而言,智能驾驶系统不是一个可以外包的 " 零部件 ",而是它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它们区别于传统车企、区别于彼此的 " 品牌图腾 "。

将这个 " 图腾 " 交给华为,无异于自废武功。它们将从一个拥有核心技术和无限进化潜力的 " 科技公司 ",退化成一个仅仅负责生产和组装的 " 代工厂 "。

这在瞬息万变的智能汽车时代,是致命的。

因此,零跑的 " 不合作 ",本质上是新势力 " 自研派 " 与华为 " 平台派 " 两条不同技术路线的正面交锋。

这种竞争,是好事。因为它能催生出更多元的技术、更创新的产品和更普惠的价格,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消费者。

3️⃣

警惕华为智驾的过度神化

聊完了产业格局,我们必须回到一个最根本、也最重要的问题上:安全

打开抖音、B 站,我们能看到无数华为车主上传的智驾视频。在这些视频里,汽车仿佛拥有了 " 老司机 " 的灵魂,丝滑地避让行人、果断地驶出匝道、精准地停入车位。评论区里," 无敌 "、" 超神 "、" 彻底解放手脚 " 的赞美不绝于耳。

这种强大的产品力展示,固然令人兴奋,但背后也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风险:那就是用户对智能驾驶的 " 过度神化 " 和 " 盲目信任 "。

在这里,我们必须用最严肃、最清晰的语言,强调一个被很多人忽视或混淆的关键概念: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无论是华为的 ADS、小鹏的 XNGP,还是特斯拉的 FSD,它们都属于 L2 或 L2+ 级别的 " 高级辅助驾驶系统 ",而绝非 L4、L5 级别的 " 自动驾驶 "。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 辅助驾驶 " 的核心是 " 辅助 ",它存在的意义是帮助驾驶员减轻驾驶疲劳、应对突发危险,而不是 " 替代 " 驾驶员。

这意味着,无论系统表现得多么智能、多么可靠,驾驶的最终控制权和法律责任,永远、永远在人类驾驶员身上。

你必须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双手不离方向盘,双脚备战刹车和油门,随时准备在系统无法应对的 " 边缘场景 " 下,立即接管车辆。

那些认为开启了 NCA(智驾领航辅助)就可以在车里睡觉、玩手机、甚至吃火锅的行为,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更是对道路上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巨大威胁。

而这绝非危言耸听。

更重要的是智驾与人驾法律边界的模糊。就像余承东低头看手机被抓拍事件,即便车辆开启辅助驾驶,他仍因分心被罚款扣分。

而杭州那位酒后爬去副驾睡觉的车主,虽被系统安全停下,最终仍因危险驾驶罪拘役。深圳交警早已明确:辅助驾驶中驾驶员需负全责。

所以,别再神化智驾了。开车时,请握好你的方向盘。那不仅是对法律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网站(www.smzdm.com)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华为 曹力 零跑 零跑汽车 交通事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