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资讯网 10-30
霜降古晒场奏乐取秋油,《饮马图》礼盒进万家厨:非遗从博物馆 “落” 进三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曾几何时,提起非遗,人们总想起博物馆橱窗里的古旧器物、舞台上的传统表演,觉得它是小众圈子的 " 文化符号 ",离日常很远。可如今再看,潮州 "90 后 " 在朱泥壶刻下现代曲线,成都高中生用蜀锦织就个人 IP,平江河畔的苏州评弹被年轻人听成了 " 演唱会 " —— 这些变化都在说明:非遗从不是高高在上的 " 老古董 ",它凝聚着祖祖辈辈 " 自然、朴实、守拙 " 的生活智慧,正悄悄走进柴米油盐,变成能触摸、能使用、能共鸣的日常。

非遗的 " 大众回归 ",从来不是单一形式的突破。有的藏在潮玩里,泡泡玛特的 MOLLY 缀上敦煌纹样,让年轻人在收藏中触摸壁画美学;有的融在茶饮中,霸王茶姬把苏绣、醒狮元素印在杯身,喝奶茶成了与传统对话的小事。而最贴烟火气的,莫过于那些走进餐桌的非遗 —— 它们不张扬,却用味觉串联起过去与现在,让 " 守拙 " 的匠心,在三餐里慢慢发酵。

就像长江支流旁的这场先市酱油的非遗仪式,总在霜降时节唤起人们对 " 本味 " 的感知。百年古晒场上,鼓乐声里,非遗传承者循着 " 青史启卷 "" 礼正乾坤 "" 三重献祭 "" 醴破天光 " 的古仪,完成敬天、取油、封藏的流程。敬天,是感恩水土与阳光的馈赠;取油,是舀起那坛历经 " 一年晒醇,二年晒红,三年晒浓 " 的琥珀色原液,让三载日晒夜露的鲜香漫过全场;封藏,则是把未取尽的酱料悉心封存,等待下一季与自然的磨合。围观的人里,有人指着酱缸旁的古训 " 旧晒三伏,晴则夜露 " 轻声感叹:" 原来一瓶好酱,要等这么久。" 这份 " 慢 ",恰是非遗 " 守拙 " 的内核 —— 13 道古法工序里,从选料到发酵,每一步都要适配当地的温湿度与微生物菌群,就像祖辈种地顺时节、织布看天候,藏着对自然的敬畏,也藏着最朴素的生活智慧。

而让这份智慧真正走进大众餐柜的,是一款艺术联名礼盒。它以徐悲鸿《饮马图》为魂,画中骏马 " 饮水思源 " 的姿态,暗合着酿造 " 依水而生 " 的特质;" 昂首当先 " 的活力,又藏着非遗 " 守正创新 " 的巧思。礼盒的设计没走 " 复古 " 的老路:水墨线条勾勒的包装透着东方美;盒里的两瓶酱、两瓶醋,适配现代家庭凉拌、炒菜的需求,不会让人觉得 " 非遗用着麻烦 "。

如今,古晒场还在等下一个霜降,那款礼盒也走进了更多人的厨房。这或许就是非遗 " 回归大众 " 的意义:它不是要人们刻意去 " 保护 ",而是要像这样,藏在潮玩里、茶饮中、餐柜上,让祖辈的智慧变成现代人的日常。当我们用着那些带着非遗温度的物件,尝着那些藏着时光的味道,便会明白:非遗从不是小众的 " 玩物 ",而是能陪我们走过三餐四季、连接过去与现在的 " 老朋友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博物馆 成都 艺术 张扬 敦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