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方第一大省,山东最大的城市是谁?
答案可能集中在 " 青岛 " 或是 " 济南 "。但如果从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的角度来看,拿下 " 双第一 " 的临沂也不遑多让。
不过,比起这个标签,临沂更希望为人所知的可能是 " 南义乌,北临沂 " 的称号。同样是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城市,作为中国小商品之都的义乌,现阶段已经完成向 " 买全球、卖全球 " 的跨越,进化到 " 世界超市 " 的 6.0 版本。
而临沂作为中国市场名城,却在外贸主体数量、国际贸易体量等方面与义乌差距明显。不久前,临沂市长于胜涛带领党政考察团赴义乌考察学习,指出 " 要深化‘解放思想、对标学标’,推动临沂由现代化城市向国际化城市迈进。"
这并非完全是临沂对自身的 " 加压 "。从全省层面来看,根据山东最新发布的《关于支持临沂商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到 2030 年,商城市场交易额突破 1 万亿元,物流总额突破 1.5 万亿元,外贸进出口额突破 2000 亿元。
就在两天前,支持临沂商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题会召开,山东省副省长宋军继强调,要力争 " 十五五 " 时期建成 " 具有超强辐射力的商贸物流体系 ",到 2035 年打造成为国际商品集散中心、国际物流枢纽中心。
对于临沂,乃至山东,复制一个 " 义乌 " 意味着什么?

不靠海不沿边,临沂却能孕育出全国最大市场集群,2019 年就被国家定位为 " 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
不久前,共建 " 一带一路 " 第三届临沂商城国际采购商大会召开,来自 99 个国家和地区的 2000 多家国际商协会、采购商齐聚临沂,意向成交额 66.7 亿元。这也再一次让外界看到,临沂畅通内外的潜力。

图片来源:兰山商城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寇志鹏撰文指出,义乌和临沂通过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培育打造专业市场、拓展国内外市场空间,成为国内国际重要的商贸物流节点,形成 " 南义乌、北临沂 " 的格局,前者是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地,后者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集群。
数据显示,目前临沂分布着 136 处专业批发市场,覆盖 27 大类、600 多万种商品,去年临沂商城实现市场交易额 6604.78 亿元、物流总额 10074.36 亿元,成为 " 万亿商城 "。
而《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到 2030 年,商城市场交易额突破 1 万亿元,物流总额突破 1.5 万亿元,外贸进出口额突破 2000 亿元,目标和路径十分清晰。
这背后,山东的意图也十分明显,即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打造 " 山东省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战略支点 "。
宋军继强调,临沂商城未来发展的关键,是要坚持以国际化为突破口,强化国际化、数字化 " 双轮驱动 ",深度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持续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力争 " 十五五 " 时期建成 " 具有超强辐射力的商贸物流体系 ",到 2035 年打造成为国际商品集散中心、国际物流枢纽中心。
不论是 " 超强辐射力 ",还是 " 国际商品集散中心 "" 国际物流枢纽中心 ",都承载着山东省级层面对临沂新的期待。
" 尽管临沂这些年也有一些进步,地方政府也推出一些创新举措,但总体上跟竞争发展的需求还是有差距的。"
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教授、山东齐鲁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董彦岭对城市进化论分析,这一次山东省级层面出台专项政策支持临沂商城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支持临沂商城转型发展的力度将进一步提升,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这些区域市场的崛起也将成为重要的支点。

在全国外贸版图上,金华正在成为一匹迅速崛起的黑马。今年初,金华海关官宣,2024 年金华进出口总值 8794.9 亿元,增速 14.3% 居全省首位。其外贸规模也首次跃居浙江第二并进入全国第十。
这背后主要是 " 世界小商品之都 " 义乌的支撑。2024 年,义乌进出口总值达 6689.3 亿元,同比增长 18.2%。这直接贡献金华 76.06% 的外贸份额,贡献浙江 5.9% 的份额,这一比例还在持续上升。
不过相比义乌,临沂的外贸就要逊色不少。今年 1-8 月,义乌进出口总值达 5542.6 亿元,同比增长 24.9%。而同期,临沂进出口总额为 1148 亿元,相当于义乌的五分之一,其中临沂商城占比近七成。
目前临沂商城的贸易模式仍以 " 买全国、卖全国 " 为主,2024 年临沂的外贸依存度约为 25.8%,低于全国 6.7 个百分点,低于义乌 241.4 个百分点。相较于义乌,临沂在外贸体量、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营销网络等方面差距明显。
显然,临沂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今年 8 月,中共临沂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体会议以来,义乌就已被作为主要对标对象。
寇志鹏分析,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背景下,临沂商城面临着从以内贸为主的大型集散中心,向内外贸一体化、线上线下融合、具有强大供应链支撑和创新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商贸枢纽转型的挑战。
比如,本地产业集群支撑缺乏优势。" 尽管临沂商城在劳保用品、建材、木材等领域有一定产业基础,但主要以‘集散’角色为主,相对缺乏品牌‘链主’企业,未形成‘制造 + 集散’的双核联动。"
这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临沂商城对全市外贸,以及本地产业集群的带动力。当前,临沂明确要 " 全力以赴抓好重点任务 ",将标志性产业链排在第一位," 聚焦高端不锈钢和先进特钢、新能源商用车等 13 条细分赛道,县(区)同步确定 29 个主导产业 "。
10 月 24 日,临沂专门召开义乌考察学习交流座谈会,张宝亮提出,要系统梳理、务实推进,坚持 " 一个扁担挑两头 " ——
国内要推动广大商户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敢于出海;国外要建设海外商城、海外仓,做好外贸综合服务;中间要畅通国际物流通道,加快推动 " 临品出海 "。要融合创新、生态共建,强化理念创新、生态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构建商城出海、企业出海的完整生态链供应链。
这也为临沂商城的转型发展提供指引。" 从商品形态、生产基础、市场纵深来讲,临沂也有自己的一些竞争优势,所以在此基础上能够瞄准先进,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有望重新成为一个比较亮眼的商贸市场。"
董彦岭认为,义乌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跨境电商 " 无中生有 " 的探索与转型,临沂商城接下来在国际化数字化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不一定要在各个层面和义乌竞争,也可以在产品结构、市场重心上错位发展。"

作为北方第一大省,山东去年实现 GDP9.86 万亿元,今年有望完成最后的临门一脚,成为继广东、江苏之后的全国第三个经济 10 万亿大省。
2024 年,青岛、济南、烟台、潍坊、临沂 GDP 分别为 16719.46 亿元、13527.60 亿元、10782.83 亿元、8203.20 亿元、6555.8 亿元,合计贡献全省的四成份额,有力支撑山东经济大省挑大梁。
不久前,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在临沂调研时强调,要锚定 " 走在前、挑大梁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这也对临沂提出新的期待。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济南、青岛被明确为全省双核,临沂、烟台为省区域副中心。临沂作为山东南大门,承担着引领鲁南、融入长三角的重任。
根据规划,到 2035 年,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在全国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能力大幅跃升,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强劲活跃增长极。2024 年,临沂、济宁、菏泽、枣庄 GDP 分别为 6555.8 亿元、5867 亿元、4802.58 亿元、2386.41 亿元,临沂显然是最为重要的支点。
不过客观而言,临沂要想辐射鲁南经济圈,经济规模以及产业集群的引领性都还有待加强。今年 8 月,中共临沂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体会议指出,要将 " 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区域副中心 ",作为临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引领,也展示出其推动城市能级跃升的决心。

图片来源:临沂日报
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实现 " 实力强劲 " 的愿景,即经济总量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全省前五;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贷款余额等总量都在全省第 4 或第 5 位;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眼下来看,临沂商城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山东支持临沂商城力争 " 十五五 " 时期建成 " 具有超强辐射力的商贸物流体系 " 的背后,一个全新的 " 流量入口 " 正在涌现,以工贸联动等方式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施意见》中,山东明确将推动商城国际化发展、加快商城数字化建设、加快商城链式发展等作为重点任务,并分别由商务、发改、交通、大数据等厅局级单位牵头落实。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向临沂倾斜,为临沂 " 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区域副中心 " 注入新的活力。
" 从城市综合实力上讲,临沂不一定会有近期争先进位的可能性。像排在前面的青岛、济南、烟台、潍坊经济发展都是全面开花,临沂相对而言还是区强县弱。" 在董彦岭看来,不一定非要和这些城市争一个高下,更重要的是因地制宜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形成自己的城市品牌。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