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导演常常会在你觉得无言以对的时候,出其不意地给你一个惊喜。
比如说这个《重影》。
看前两集的感觉,有一种如果你不了解警察工作不如不拍,如果你无法把控悬疑节奏不如不拍的感觉。
但是,看了第三集,深深地明白了,其实都市里的家长里短才是导演的拿手好戏。
来,我给你细说。
第一集 老年人办案节奏既视感
通常好的悬疑剧一定是所有的台词、情节、人物都跟案件核心相关。
毕竟离都是悬疑了,主打一个猜猜猜,对吧?
但是,经过了这么几年的洗礼,国产编剧和导演依然还是用一种看待家长里短剧的心态来拍悬疑剧。
外地警察来办案,天气热聊一波,身上出皮疹聊一波,车上没空调聊一波,一直到见犯人之前,我对得到的犯人信息没多少,但是我对这个警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怕热的特点我倒是了如指掌无法抹去。
审犯人的时候,不紧不慢,可以说比观众还要悠闲。
以至于诈骗犯抛尸的监控镜头都来回走两次了,咱们还没有搞清楚,他跟女主角的真正关系。

第二集 为了情节推进给警察无限降智
其实也许是我看多了韩国悬疑剧,对悬疑剧里警察的智商要求太高了,也许编剧心目中对警察的最高认识就是这样了。
不管是秦虹还是林女士,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警察还在办案过程中,都没有结案,他一会跑到嫌疑人妈妈哪儿说,你女儿死了,一会儿跑到嫌疑人干弟弟那儿说,你姐死了。
哎呀妈耶,我都无语了。
有你这样推进案情的吗?
这已经很败好感的前提下,两个警察去人家干弟弟家里堵门,守着,不让人家打电话,就为了等女嫌疑人回来。
这个情况下,你焊都要把自己焊死在门口对吧?
你倒好,悠闲地坐着,人家说一句我出门去叫她,你就让他出门了?
你真的是来办案堵人的警察,还是来借厕所蹭饭的朋友?
结果人家果然就跑了,警察果然就追不到了,最搞笑的就是全镇的警察都出动了,逮不住一个刚来的带着孩子的外地女人。
我真的不能直视这个剧情。
其实我知道编剧这么整是为了强行把这个剧情续上去,这就是问题所在。
其实到第二集一半的时候,在有人疯狂敲门的时候,警察又死死盯着的时候,是悬疑最大的时候,应该把这个放在第一集的结尾,制造悬念,然后水剧情的删减一部分,节奏会紧凑得多。

第三集 承认吧,导演内心深处还是想拍家长里短
第三集比前两集好看。
因为完全没有悬疑,剧情概括起来就是:
小商品市场退伍保安打败青梅竹马爱上小店老板娘后,遇到强拆恶霸。
是不是就是这么个波澜不惊的剧情?
但是起码看着没有前两集强行拍悬疑剧的尴尬。
因为,这一集是另一种尴尬。
我不知道有些营销号怎么说得出口那句话:
老默跟大嫂在平行时空搞 CP。

大哥,你但凡是个喜欢《狂飙》的人,你说这句话,对得高启强吗?
这个 CP 怎么想怎么尴尬啊。
每次我看他们在一起,就在担心强哥你可别回来。
而如果抛开《狂飙》滤镜,这两个人站在一起,你真的觉得不尴尬吗?你摸着良心说,真的有 CP 感吗?
完全没有。
还不如《南京照相馆》里高叶跟王传君的搭档。
为什么呢?
因为高叶长得很大气,在这部剧里又是强势女强人,气场太强大了,她这个大气的气场,跟老默的糙汉气场是相冲的。
张颂文演的高启强有柔的地方,你想想他哄着大嫂说自己得了绝症的样子,是不是骨子里的示弱?
但是老默跟大嫂在一起,就是硬碰硬,一点化学反应都没有。
你看那场老默唱歌献花的戏。

你看看高叶的表情。
她的表情就是观众的表情,就是我在电脑前的表情。
大写的尴尬!
她拿着花落荒而逃的样子,就是我当时的心情。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他跟高叶站在一起的样子,比那个地痞看起来不会登对多少。
很简单,大嫂本身气场两米八,他镇不住。
他跟大嫂站在一起,就像垂涎大嫂的老流氓。
这是两个人咖位和实力,以及走的影视路线之差。
这个角色找老默演,真的很失败。
你至少也找找个于和伟这样的星光熠熠的才行,大嫂今时不同往日了。
总之,这是我看了三集以后的感觉,追还是会继续追,你把它从悬疑剧里转换到家长里短赛道就觉得还行。
另外,通过无处不在的灯光去强行营造悬疑感,如果剧情跟不上,只会很尴尬。
比如,药店买药的那个灯光,不知道的,以为是地下黑市,没想到是个正规店。
国产剧导演可能要收一下了,全靠灯光来营造悬疑感,真的不行。
以上。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