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温骤降 当心感冒
■贺 鑫

姜晨 绘
秋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随着气温持续降低,不少人出现打喷嚏、鼻塞、怕冷等感冒症状。为什么天气变冷,感冒容易趁虚而入?这是因为秋冬季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加大,呼吸道黏膜难以适应气温的急剧变化,防御功能会暂时下降,给病毒和细菌提供了可乘之机。而且,季节交替期间,人体的生理节律和新陈代谢会发生变化,加上气温变化,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和饮食结构,从而使机体免疫力降低,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
有的人认为感冒后扛一周就会好。虽然对绝大多数免疫力正常的成年人来说,感冒是自限性的疾病,在没有特殊治疗的情况下可以自行恢复。但若感冒症状较重,且没有及时进行干预,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因此,建议感冒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病情加重。治疗时,还要分清病因,以防治疗不当或延误就医。
流感与普通感冒
流感与普通感冒都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大家可从以下 3 方面识别流感和普通感冒。病原体。流感主要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普通感冒通常由多种病毒引起,如鼻病毒、腺病毒等,传染性相对较弱。症状表现。普通感冒的症状相对较轻,主要体现在鼻部,如鼻塞、流涕等,一般无发热或轻微发热,还可能伴有打喷嚏、喉咙痛或轻微咳嗽等症状。流感症状较重,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达 39 ℃以上)、全身酸痛、极度乏力,并伴随头痛、喉咙痛和干咳等症状,鼻部症状相对轻微;症状持续时间较长,通常持续 1~2 周。而且,流感的严重性和并发症风险远高于普通感冒。尤其是婴幼儿、老年人、孕妇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重症的风险更高。流行特征。普通感冒的传播性弱,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流感传播性强,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冬、春季节流行。
如果患上感冒,可根据自身症状对症治疗,如出现头痛、高烧畏寒、四肢酸痛乏力等症状,可以应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止痛的药物。如果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可以应用止咳化痰的药物。如果近期出现突发高烧、全身酸痛乏力、头痛等症状,要高度警惕流感,可通过甲乙流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并及时治疗。建议老年人、肿瘤及慢性病患者出现流感症状后的 48 小时内,尽早使用针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越早用药效果越好。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进行抗病毒治疗时,不建议联合应用相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和增加药物剂量。有的人认为流感康复后不会再感染。实际上,流感康复后,人体在一段时间内会对感染过的流感病毒亚型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并非永久性的,而且对其他亚型的流感病毒不能提供有效保护。因此,流感康复后仍可能感染其他亚型的流感病毒。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从中医角度来看,感冒也有不同的分型,常见的包括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这两种感冒的病因、症状表现、用药选择都不相同。风寒感冒一般是外感风寒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怕冷、发热、头痛、打喷嚏、流清涕等。风热感冒一般是外感风热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咽痛、咳嗽、流黄涕、口干等。如果治疗时不能正确辨别,盲目用药,就可能适得其反。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可通过以下特征进行区分:一是鼻涕颜色,风寒感冒多为清水鼻涕,风热感冒多为黄稠涕;二是咽喉症状,风寒感冒多有咽痒症状,风热感冒一般有咽痛、喉咙红肿症状;三是咳嗽表现,风寒感冒咳嗽不重,多咳出白色稀薄痰,风热感冒咳嗽较重,多咳出黄黏痰;四是口干与否,不口干或想少量喝点热水多为风寒,口干想多喝水多为风热;五是观察发热,风寒感冒一般怕冷明显、轻微发热,风热感冒一般发热明显、轻微怕风。
在区分清楚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后,选择感冒药就会更加清晰。风寒感冒的治疗以辛温解表为主,常用的药物包括风寒感冒颗粒、伤风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如果症状不严重,还可以用生姜和葱白煮水喝,也能起到祛风散寒的作用。风热感冒的治疗应以疏风清热为主,常用的药物包括桑菊感冒片、双黄连口服液、感冒退热颗粒、银翘解毒片等。有的感冒患者一开始是风寒感冒的症状,过了两天又变成风热感冒的症状,这可能是风寒化热所致,此时应辨证施治。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感冒的分类不止上文提到的风寒和风热感冒,比如在气候干燥的时节容易出现口干咽干、干咳少痰或无痰的感冒症状,可能是燥邪引起的感冒;在闷热潮湿的夏季,可能因长时间吹空调、过量食用冷饮等引发暑湿感冒。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应遵医嘱对症用药。
秋冬季如何防治感冒
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重症的有效手段。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可以起到较好的自身免疫效果,还能更好建立免疫屏障,预防流感在人群中的传播。一般建议流感疫苗接种时间为 9~11 月,以保障在流行高峰前形成有效免疫。若未及时接种,整个流行期内仍可接种。需要注意的是,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流行的毒株都可能不同。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以确保接种者获得针对当年流行毒株的最新保护。
做好日常防护。流感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建议大家平时勤洗手,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在流感高发期尽量避免前往人群聚集的场所;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防止流感传播;室内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增强身体免疫力。尽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及时就医,正确治疗。如果已经患上感冒,要遵医嘱对症治疗。如果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由于流感传染性强,流感患者还要做好健康监测及隔离措施,避免与其他人员密切接触。此外,患者还要保证充足的休息,这样可以让免疫系统更高效地工作,帮助感冒好得更快。生病时还要多喝热水、果汁、汤等,可以弥补流鼻涕或发热出汗造成的体液丢失。

本文刊于 11 月 2 日解放军报07版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