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昨天
长鑫存储:一个人的“芯途”,一座城的“心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文 | 司库财经,作者 / 文森特,编辑 / 嘉嘉

近日,长鑫存储已经完成 IPO 辅导,将以超 1400 亿的估值在 A 股上市,募资额达到 300 亿元,有望成为 A 股 " 存储芯片第一股 ",融资后也将通过产能提高来带动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从 2016 年成立至今,长鑫存储用九年的时间,不仅完成了一家初创公司的上市,更重要的是,它用九年时间就实现了中国 DRAM 存储芯片从 0 到 1 的突破,打破了国外三巨头的市场技术垄断,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化大潮中亮眼的明星公司之一。

长鑫存储的成功可以说是一场企业家个人理想与时代需求、产业号召的双向奔赴。

【1】携手再战

" 谁领导了存储器技术,谁就能称雄整个集成电路产业 ",做存储芯片一直是兆易创新创始人朱一明的梦想。

2016 年,兆易创新 IPO 一个月后,朱一明希望通过收购北京矽成进入到技术难度更高、市场应用更广泛的 DRAM 领域,与三星抗衡。

北京矽技术并不先进、市场占有率也很低,但这家公司却是朱一明进入 DRAM 最快捷的入场券,为此兆易创新准备了 65 亿元,打算拿下北京矽成 100% 股权。

但随着京矽成下属核心供应商 ISSI 的阻挠,这场势在必得的收购在 2017 年画上了终止符。收购梦破碎的同时,合肥市政府伸出了橄榄枝,邀请兆易创新和朱一明来合肥打造集成电路基地。

彼时合肥市已经确立了城市产业发展方向——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

2014 年合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合肥市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的通知》,直言要将合肥打造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

(来源:合肥市政府)

为此他们正在市场上寻觅那些懂技术、了解产业的逐梦者,希望寻找到下一个 " 京东方 ",将半导体上下游整个配套产业引入合肥市。

为此合肥市政府拿出了最大的诚意," 长鑫存储一期建设投入 180 亿元,由合肥市政府出 3/4 的资金,兆易创新出剩下的 1/4 资金 ",合肥产投总经理袁飞直接表示,愿意为长鑫存储托起。

士为知己者死,在感受到合肥市的诚意后,朱一明也给出了合肥市的期许:合肥长鑫集成电路制造基地全部建成后,可形成产值超 2000 亿元,集聚上下游龙头企业超 200 家,吸引各类人才超 20 万人。

一个是追寻 DRAM 存储芯片梦的企业家,一个是想要通过发展半导体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市政府,一人一城,两个理想主义者迅速牵手合作。

2017 年兆易创新发布公告称:与合肥产投签署了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共同投资长鑫存储,开展 "19nm 存储器的 12 英寸晶圆存储器研发项目 ",其中包含 DRAM 研发。

此后长鑫存储势如破竹:

2018 年一季度,长鑫首座 12 英寸晶圆厂完成设备安装,同年研发出国内首个 8Gbit DDR4 芯片;2019 年,长鑫宣布量产 8Gb 颗粒的国产 DDR4 内存;2020 年,首个纯国产 DDR4 内存长鑫光威弈系列 Pro 在京东上架零售;2023 年推出 LPDDR5 系列产品,顺利通过主流手机厂商验证。

至此,一个在未来撕开外资 DRAM 市场垄断的新锐在合肥市破壳而出。

【2】翻越大山

在追寻理想道路上,朱一明迎头撞上的不是鲜花与掌声,而是技术和市场旧有格局的大山。

2016 年之前,国内没有一家能够独立生产 DRAM 芯片的厂商,在三星能够批量生产 19nm 到 10nm 芯片时,国内存储芯片工艺上却停留在 80nm 制程。

为了解决技术难题,长鑫存储两腿走路,一是通过与德国奇梦达、美国 Rambus 的合作,先后掌握了 DRAM 芯片 46nm 工艺等全部技术;二是投入了 25 亿美元研发资金,将其制造工艺从 46nm 提升到 19nm,17nm 制程已在研制中。

从 80nm 落后进程直接跃升到 19nm 先进进程,意味着长鑫存储跨越了至少三代技术,与 80nm 进程相比,长鑫存储 19nm 芯片单位面积下晶体管数量增长了 17.8 倍,单位面积存储密度提升近 20 倍。

如果用比喻来形容,80nm 制程相当于马拉车,而长鑫存储攻克 19nm 进城后,直接让中国存储芯片进入到高铁时代。

而专业分析机构 Techinsights 在拆解测试后发现,长鑫存储 19nm DRAM 产品的性能与三星等三巨头 15nm 以下 DRAM 产品性能相当。

可以说,长鑫存储以一己之力将中国存储行业抬上一个技术新台阶,节省了至少十年的研发时间。

但对于长鑫存储来说,最大的难关不是技术,而是海外三巨头的市场垄断。

数据显示:2016 年,全球 DRAM 被海外三巨头瓜分,韩国三星、海力士分别占据 45%、29% 的市场份额,美国美光则占据 21%,剩下 5% 的市场份额被台湾企业占据。

可以说,彼时的 DRAM 市场是一个 " 无缝的鸡蛋 ",这些海外巨头制程先进、供应链稳定、产能有保证,不论是电脑手机 3C 企业,还是正在跃跃欲试的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企业,他们为什么要放弃三星这些巨头,而要冒着风险来买长鑫这家新公司的产品?

企业采购角度没有理由,但外部环境变动却给了国内企业采购的理由,2018 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企业在采购时已经从性价比转向为供应链安全。

这种变动为长鑫存储在 DRAM 垄断的铁幕中撕开了一道口子——为了保证自身供应链不被卡脖子,国内 3C 电子厂商们不得不平衡供应链,从国内采购 DRAM 存储芯片。

据北晚在线报道,目前长鑫存储的客户不仅有小米、OPPO、传音、vivo 等这些消费电子头部企业,而且在服务器、物联网等新领域高速增长。

目前长鑫存储是中国大陆唯一能量产 DRAM 芯片的企业,也正是在这个容易被 " 卡脖子 " 的环境中,长鑫存储的稀缺性正在被放大,让这家成立才九年的公司,就能以 1400 亿的估值在 A 股 IPO。

【3】双向奔赴

长鑫存储的发展不仅限于从 0 到 1 的突破,更在于它正在抢夺甚至是改变 DRAM 的市场格局,并为中国半导体乃至消费电子产业保驾护航。

据市场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长鑫存储在全球 DRAM 市场中的产能占比达到 13%,出货量和销售额分别占全球市场的 6% 和 3.7%。并且预测,2025 年底,长鑫产能将达 30 万片 / 月,有望在 2025 年底将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 15%。

长鑫存储的猛攻,让 DRAM 的市场格局将从以前的三巨头变成 " 三星、海力士、美光、长鑫 " 四巨头,中国企业也第一次坐在了 DRAM 存储芯片的牌桌上。

(来源:长鑫存储)

可以说是半导体国产化的时代机遇和合肥政府真金白银的托举,将长鑫从周边打野的初创公司送上了存储芯片 " 庄家 " 的地位,圆了朱一明的 DRAM 存储芯片梦。

而随着长鑫存储的发展,朱一明也兑现了对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预测。

截至 2023 年年底,合肥市已集聚集成电路企业 458 家,从业人员达 3.2 万人,2023 年全年实现产业链营收 448 亿元,半导体集成电路也已经成为合肥市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

而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AI 人工智能对存储芯片需求量的进一步提升,不论是对长鑫存储还是合肥市政府来说,都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长鑫存储的发展离不开合肥市政府的全力帮助,在政策、资金的帮助下,打破了海外三巨头在 DRAM 存储芯片领域对国内的垄断,为中国消费电子产业供应链提供了新选择,不至于被别人 " 卡脖子 "。

而长鑫存储的发展也为合肥政府带来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长鑫存储等半导体上下游企业的带动下,合肥已经逐渐成为 " 中国 IC 之都 "。

长鑫存储与合肥市政府的合作,是一场郎有情妾有意的双向奔赴,更是企业与城市共同谱写的一段产业报国佳话。它以实践证明:当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地方政府的远见卓识相遇,当个人理想与时代使命同频共振,便能冲破技术壁垒,改写产业格局,走出一条自主可控的半导体强国之路。

未来已来,长鑫仍在路上。在国产芯片崛起的大潮中,这场奔赴,未完待续。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长鑫存储 合肥 集成电路 半导体 存储芯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