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 年 10 月 31 日联创光电(600363)发布公告称公司于 2025 年 10 月 30 日接受机构调研,广发证券、银华基金、天弘基金、泰康资产、华夏基金、光大永明人寿、新华资产、建信养老、平安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国富人寿保险、中邮证券、上银基金、国泰基金、长江资管、前海开源、华商基金、中航信托、宏桥基金、鑫焱投资、长信基金、鑫元基金、华福证券、运舟基金、创金合信基金、源乘基金、鹤禧基金、建信基金、古曲基金、古德基金、鸿运基金、金信基金、华富基金、华金证券、金鹰基金、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诺德基金、汇升投资、景元天成投资、天奥投资、名禹资管、朴道基金、知恩资本、证国基金、中银证券、浙商证券、方正证券、中信证券、华鑫证券、华创证券、兴业证券、长江证券、中金公司、国联民生证券、天风证券、中泰证券、东财证券、太平洋证券、光大证券、信达证券、中信建投证券、西部证券、华西证券、国海证券、申万宏源证券、易方达基金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取得良好成绩 , 请主要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 业绩的高增长是否具备可持续性 ?
答: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稳定增长主要是来源于公司持续按照既定战略 ,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 夯实智能控制器业务 , 重点发展激光与超导等高科技新兴产业 , 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 致力于使公司成为科技创新型企业。
从细分板块来看 , 激光产业是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提升最大的板块 , 收入和利润都取得了大幅增长。激光产业的增长得益于泵浦源、激光器及光刃系列激光反无人机系统的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
未来公司将持续坚守 " 激光 + 超导 " 的双产业核心战略 , 激光产业层面 , 聚焦大功率激光器及反无人机整机系统 , 持续推进技术迭代 , 同步拓展海内外市场 ; 超导产业层面 , 深耕感应加热、晶硅生长、可控核聚变及电磁发射等领域的市场化落地 , 同时依托高温超导特性挖掘全新应用场景 , 以长期高增长为目标 , 助力公司盈利能力与经营效率稳步提升 , 实现可持续发展。
问:公司的回购进展到哪一步了 ?
答:在 2025 年 10 月 10 日 , 公司发布了《关于股份购进展公告》, 公告中已披露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 , 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购公司股份 1,863,400 股 , 占公司当前总股本比例为 0.4109%, 购买的最高价为 62.00 元 / 股 , 最低价为 53.44 元 / 股 , 已支付的总金额为人民币 104,635,782.73 元 ( 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 。购计划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推进 , 购股份将全部用于注销。
问:主要哪些因素使公司控股子公司中久光电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 ?
答:中久光电实现较好业绩的主要原因如下
( 1 ) 技术创新及研发在硬件设备端 , 公司实现了大功率激光器件及光刃系列整机的双重突破 , 完成了光刃多型号性能迭代与方案攻坚 ; 在软件算法端 , 公司在识别精度和组网技术两方面取得关键突破 , 筑牢了技术壁垒。
( 2 ) 产品拓展及业务巩固公司构建了从 " 上游零部件泵浦源到中游集成激光器到下游整机系统 " 的完整产品矩阵 , 全产业链布局降低生产成本 , 提升生产效率 , 增加产品竞争力 , 巩固行业内领先地位。
( 3 ) 用户对接及保障交付公司积极对接市场客户 , 满足用户差异化使用需求 , 确保激光系列产品订单的签订、交付质量和进度 , 实现公司在 " 低慢小 " 目标激光硬杀伤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
问:国家在 " 十五五 " 规划中明确表示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 其中就包括核聚变能产业 ," 星火一号 " 项目的优势有哪些 ?
答:据公司从江西新能源处获悉 " 星火一号 " 是聚变—裂变混合堆 , 其堆芯与纯聚变堆一样 , 聚变能量主要由高能中子带出 , 但包层部分采用混合包层 , 混合堆包层是利用裂变材料进行中子倍增 , 代替纯聚变包层中的铍等中子倍增剂 , 可以在较小尺寸下解决和验证稳态等离子体自持燃烧、氚自持等聚变堆关键技术问题 , 其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 1 ) 技术成熟度高。除了我们刚突破的高温超导强磁场磁体之外 , 其他所需技术基本成熟 , 更多的是系统整合。
( 2 ) 见效更快。实现聚变—裂变混合堆工程时间更短 , 比纯聚变堆至少提前 5-10 年实现发电。
( 3 ) 相对裂变堆安全性更高。混合包层运行在深度次临界 , 原理上不会发生与裂变堆类似的临界安全事故 , 大大降低选址、安全控制与安全专设系统要求。
( 4 ) 能量输出更高效。混合堆能量输出可达相同规模纯聚变堆的 10 倍以上。
( 5 ) 高效核燃料增殖。反应堆中生成的核燃料比消耗的核燃料还多 , 将成为裂变堆和聚变堆的燃料工厂。
( 6 ) " 副产品 " 应用更广。可用于高放核废物嬗变处理、医用和工业同位素生产、多科学项目试验平台。
" 星火一号 " 项目的战略定位是利用现有成熟技术 , 通过采用聚变 - 裂变混合技术 , 在全球率先实现能长时稳定运行、氚自持且能发电演示的聚变实验装置 , 突破聚变关键工程技术 , 推进聚变能源利用的商业化。
问:介绍一下联创超导在高温超导磁体系统的技术成果。
答:据公司从联创超导处获悉联创超导先后完成了 REBCO 集束缆线及高温超导磁体的设计 , 于 2023 年 8 月完成了国际首根百米级大电流高温超导缆线的研制 , 于 2024 年 4 月成功应用于 D 型超导线圈的研制 , 具备了为紧凑型聚变堆提供大口径高场磁体的能力 , 并于 2025 年 1 月完成国内首个基于高温超导缆线的 D 型线圈 20K 温区低温实验。该线圈采用新型高温超导材料 REBCO, 并创新性地采取高温超导集束缆线的制备方式 , 具有冷却效果好 , 带材用料少以及工作稳定性能好的特点。线圈高度超过 1m, 在液氮温区下实现了稳态运行电流超过 1.5k。这是国内首个基于超导集束缆线的 D 型超导线圈 , 进一步验证了高温超导磁体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可靠性 , 证明了高温超导核聚变装置采用更高运行温度的可行性。
问:国家 " 十五五 " 规划中到加快建设航天强国 , 请介绍一下贵司与资阳拟成立的合资公司资阳商业航天产业运营公司的商业模式跟未来发展空间。
答:合资公司设立后 , 将成为一家专注于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领域的高科技企业 , 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低成本、高频次、绿色环保的商业航天电磁发射与相关服务 , 提供电磁发射场建设所需的高温超导磁体、地面模组、变流控制等磁电高端装备产品。高温超导磁体技术是合资公司商业航天电磁发射技术实现高效、可靠的超高速发射的技术核心环节 , 是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应用领域的一次重要拓展。目前 , 该技术尚无商业化运作先例 , 后续能否实现商业化以及商业化前景如何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商业航天市场前景广阔 , 预计在未来几年会迎来较快增长。从全球发射服务市场来看 , 在 2024 年收入达到 186 亿美金 , 预计在 2034 年会超过 640 亿美金。而卫星市场的高速增长也将持续支撑火箭发射需求的攀升 , 预计低轨卫星 ( LEO ) 和大规模星座的需求将在未来几年显著扩大。2024 年全球 LEO 卫星市场规模约为 126.4 亿美元 , 预计到 2033 年将增长至约 413.1 亿美元。这些增长将直接推动卫星发射任务数与发射频次的提升 , 为火箭发射行业带来稳定且高增量的需求来源。
联创光电(600363)主营业务:激光系列及传统 LED 芯片产品、智能控制系列产品、背光源及应用产品、光电通信与智能装备线缆及金属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联创光电 2025 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 25.03 亿元,同比上升 2.85%;归母净利润 4.0 亿元,同比上升 19.37%;扣非净利润 3.64 亿元,同比上升 16.79%;其中 2025 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 8.56 亿元,同比下降 3.5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1.37 亿元,同比上升 28.3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 1.27 亿元,同比上升 22.38%;负债率 41.7%,投资收益 3.84 亿元,财务费用 5197.76 万元,毛利率 19.73%。
该股最近 90 天内共有 5 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 3 家,增持评级 2 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 3 个月融资净流入 2.77 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 521.66 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 AI 算法生成(网信算备 310104345710301240019 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