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昨天
G334文旅大通道: 为全面振兴注入文旅新动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G334 作为国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省境内绵延 895 公里。图为俯瞰 G334 桦甸段。 李克昊 摄

在吉林省广袤的土地上,一条承载着历史、自然与人文的交通动脉—— G334,纵贯吉林腹地,将拥有 " 三色 " 宝藏的桦甸市与红色沃土的磐石市紧密串联,使这两大关键节点成为通道上的璀璨明珠。

前不久,省委书记黄强在桦甸市调研时明确指出,要把 G334 文旅大通道建设纳入我省 " 十五五 " 规划,着力打造新的特色旅游带,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一战略部署标志着 G334 将从一条功能性的交通走廊跃升为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文旅融合创新平台,加上桦甸、磐石等核心区段的深度开发与协同联动,将为吉林全面振兴注入澎湃的 " 文旅动能 "。

超越交通本位:

一种全新的区域发展观

G334 作为国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省境内绵延 895 公里。它曾是一条连接城乡的交通纽带,而未来,它将是一条整合资源的 " 价值金线 "。

"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生命力。" 这为 G334 的升级定下了基调:其建设绝非简单的路面拓宽或景点标识,而是一场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改革的核心在于打破 " 门票经济 " 与 " 景点孤岛 " 的旧有模式,通过一条线性廊道,将散落在林海雪原、乡野田间的高品质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优势互补与品牌共创。更为关键的是,要深入整治 " 内卷式 " 竞争,坚决防止各地文旅 " 同质化 " 发展。这体现了省级顶层设计对区域协同、错位发展的清醒认知与战略决心。G334 文旅大通道的构想,正是要引导沿线地区从各自为战的竞争走向携手共进的合力,在统一的品牌下,各展其长,共同把市场 " 蛋糕 " 做大。

" 红金绿 " 三色交响:

构筑稀缺性文旅核心 IP

G334 吉林段最独特的魅力,在于其 " 红色铸魂、金色铭史、绿色润心 " 的多元文化生态禀赋。这三者的奇妙组合,构成了其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红色,是这片土地的精神底色。184 处红色遗址如不朽的丰碑,尽染过英雄的热血。从桦甸牡丹岭的魏拯民将军抗联密营,到拥有 3300 多处抗联遗址的磐石红石砬子根据地,G334 沿线堪称一座 " 露天的抗联博物馆 "。未来的发展,关键在 " 活化 ":通过蒿子湖密营生活场景复原、红石砬子战斗遗址沉浸式解读,构建 " 可走、可看、可感 " 的抗联精神研学线,让历史故事在行走中变得可触摸、可感知,让红色血脉在旅途中完成代际相传,这是最深层次的文化赋能。

金色,是这片土地的工业文明印记。桦甸市的 " 中国黄金第一矿 " ——夹皮沟金矿,与在建的中国黄金博物馆,为 G334 注入了独特的工业旅游基因。它讲述的不仅是地质的奇迹,更是两百年采金史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与奋斗精神。从 " 工业锈带 " 转变为 " 文旅秀带 ",这将让游客在了解黄金开采、冶炼历史的过程中,感受吉林为共和国发展作出的贡献,极大地丰富文旅产品的层次。

绿色,是这片土地的生态基底。红石湖的潋滟波光、肇大鸡山的原始林海、官马溶洞的亿万年地质奇观、莲花山的阵阵松涛,共同绘就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生态画卷。G334 的魅力在于,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自然原貌,让自驾本身成为一场 " 人在画中游 " 的生态体验。更为巧妙的是,通过资源整合,可以设计出 " 夏避暑、冬玩雪 " 的全季旅游方案:夏季依托森林湖泊开展徒步、露营、泛舟;冬季,则可将 G334 打造为 " 冰雪通勤线 ",其支线上无缝链接的北大湖滑雪场等顶级冰雪资源,让游客沿着国道从林海雪原驶向滑雪胜地,沿途参与肇大鸡山的冰雪文化节,实现从 " 一点火爆 " 到 " 全线升温 " 的转变。

从 " 人气 " 到 " 财气 ":

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推出更多高质量旅游产品、中高档旅游商品,更好把 " 人气 " 变成 " 财气 "。这是 G334 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它需要通过产品、场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系统构建旅游消费的新生态。

产品的高质量供给。除了观光,更要发展沉浸式体验。如在古村落开发精品民宿,让游客 " 住下来 ";在红色遗址开发情景剧和拓展训练,让游客 " 参与进来 ";在森林康养基地推出瑜伽课程,同时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如抗联主题文创、特色黄金工艺品、长白山珍礼盒等,延长产业链。

场景的沉浸式打造。利用科技与文化手段,打破时空界限。在服务区设立 VR 体验中心,再现抗联密营生活;在森林公园设置观景平台和星空帐篷酒店;在黄金博物馆设计淘金体验项目。这一切都是为了创造 " 唯一性 " 体验,让游客的每一次停留都成为难忘的记忆点,从而形成口碑传播与重复消费。

产业的融合化发展。G334 不仅连接景点,更应连接产业,它可以成为 " 交通 + 文旅 + 农业 + 康养 " 的融合发展带。沿线的特色农产品可以通过自驾游游客直达销售终端;乡村的空置房产可以改造为康养院落。这条路,最终将成为一条富民惠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G334 文旅大通道的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布下的一招妙棋,是一次对全省文旅资源价值的再发现、再整合与再创造。通过 " 红、金、绿 " 三色文化的交响,这条路正将散落的 " 珍珠 " 串成一条璀璨的 " 项链 ",将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人与自然、资源与市场的 " 新桥梁 ",吸引更多人走进吉林、读懂吉林、投资吉林,在车轮的流转间,感受这片黑土地的厚重底蕴与蓬勃生机。

来源:吉林日报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吉林 博物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