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03
顶级对冲基金高管:人工智能竞争使科技公司陷入“囚徒困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IT 之家 11 月 3 日消息,据 BusinessInsider 报道,一位顶级对冲基金高管表示,人工智能主导权之争已演变为一场代价高昂的竞争,使大型科技公司陷入 " 某种程度上的囚徒困境 "

" 你必须投资人工智能,因为你的竞争对手正在投资。如果你落后了,就无法在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管理约 370 亿美元资产的对冲基金 Davidson Kempner Capital Management 的首席投资官托尼・约瑟洛夫(Tony Yoseloff)表示,他于当地时间上周五在高盛 "Exchanges" 播客节目中发表了上述言论。

约瑟洛夫指出,这种支出动态不仅影响硅谷。由于少数几家超大型科技股主导了美国股市,它们的行为如今几乎影响到每一位投资者。

约瑟洛夫并未将人工智能视为纯粹的炒作,而是将其置于技术变革的长期历史模式中加以审视。

他指出,20 世纪 80 年代个人电脑在美国普及后,大约用了 10 年时间才在职场中看到明显的生产率提升;而互联网大规模商业化后,也花了大约五到六年时间才产生类似的经济效益。

如果历史重演,当前人工智能热潮带来的经济红利可能仍需数年才能显现。但他表示,市场现在的反应却仿佛回报已经近在眼前。

" 因此,我喜欢这样思考这个问题:在某个时刻,会不会出现一次‘人工智能震荡’(AI wobble)?投资者会不会开始担忧这些资本支出究竟投向了何处?" 他说道。

约瑟洛夫指出,目前巨额的人工智能支出主要由全球财务状况最健康的公司推动,这些公司有能力将其现金流再投资,但公开市场可能不会这么有耐心。

" 当市场开始质疑这些投资回报的假设时,会发生什么?市场对这些回报的耐心又能持续多久?" 他发问。

约瑟洛夫将当前局势与早年的 " 互联网泡沫 "(dot-com)和 " 漂亮五十 "(Nifty Fifty)时期相提并论 —— 那两个时代均以市场高度集中、对突破性技术和成长股极度热捧为特征。

尽管那些趋势背后确实存在真正的创新,但投资者却花了大约 15 年时间才收回投资。

IT 之家注意到,约瑟洛夫的评论正值市场广泛讨论巨额人工智能投资是否正将股市推入泡沫之中。包括 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在内的部分行业领袖已对人工智能领域的过度热情发出警告,尽管他们同时承认这项技术具有颠覆性的潜力。

" 我们是否正处在一个投资者整体对人工智能过度兴奋的阶段?我的看法是肯定的," 奥尔特曼今年 8 月对记者表示,并补充称人工智能也是 " 长期以来最重要的一件事 "。

今年 10 月下旬,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也将当前的市场环境比作上世纪 90 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并警示称:" 大量此类投资最终将走入死胡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 对冲基金 洛夫 互联网 it之家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