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车市 " 银十 " 旺季交出亮眼答卷,11 月初多家车企陆续披露的产销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交付量集体刷新纪录,乘联分会此前披露的预测数据更显行业热度 —— 10 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预计达 220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量将达 132 万辆,渗透率有望攀升至 60%,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据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正式迈入 " 六成渗透 " 新阶段,市场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从具体交付成绩单来看,车企竞争格局呈现多元爆发态势。零跑汽车以 70289 台的交付量领跑新势力榜单,同比增长超 84%,这也是其月交付量首次突破 7 万辆大关;极氪科技紧随其后,10 月销量首次突破 6 万台,达到 61636 台,环比增长 20.5%,其中领克品牌销量创下历史新高,实现量价双升。头部阵营中,小鹏汽车 10 月交付 42013 台,连续两个月突破 4 万台,今年前 10 月累计交付量同比增幅高达 190%;蔚来同样迎来里程碑,单月交付首次超过 4 万台,达 40397 台,连续三个月刷新纪录,多品牌战略成效显著。传统车企新能源板块表现同样强劲,比亚迪 10 月销量高达 441706 辆,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 177882 辆,同比增长 64%,北汽新能源、极狐等品牌同比增速均超 100%。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旗下品牌,均在 10 月实现销量突破,反映出新能源汽车产品矩阵已全面覆盖不同消费需求。
渗透率的跨越式增长背后,是政策、市场与技术的多重合力。政策端,汽车报废更新政策持续推进,截至 10 月 22 日,2025 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已突破 1000 万份,其中报废更新超 340 万份,大量老旧燃油车进入替换周期,消费者换购时更倾向于选择新能源车型。与此同时,年底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即将退坡的预期,促使消费需求提前释放,形成 " 集中下单 " 效应。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完善为市场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2025 年 1-9 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达 524.5 万个,桩车增量比保持 1:1.8 的合理水平,有效缓解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技术迭代则持续赋能产品升级,800V 高压平台应用增多,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升,主流车型续航里程与充电效率显著改善,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吸引力。
出口市场的爆发成为新能源汽车增长的重要增量。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 232 万辆,同比增长 52%,10 月这一势头持续延续。比亚迪 10 月出口新能源汽车 8.39 万辆,较去年同期的出口规模大幅提升;理想汽车加速全球化布局,已在中亚开设首家零售中心,并计划拓展中东、欧洲市场。和众汇富分析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成熟度与成本控制上的优势日益凸显,正逐步打开全球市场空间,出口增速有望持续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从市场发展轨迹来看,此次渗透率突破 60% 并非偶然。2018 年 1 月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 1.42%,2024 年 7 月首次突破 50% 大关,2025 年 9 月攀升至 58.37%,短短一个月后便实现向 60% 的跨越,六年多时间完成了从 " 萌芽阶段 " 到 " 市场主导 " 的蜕变。和众汇富认为,这一进程不仅体现了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加速度,更印证了新能源汽车已从 " 小众选择 " 彻底转变为市场主流。值得注意的是,9 月起密集上市的新车型在 10 月逐步开启交付,为市场注入新动能,理想 i6 上市后订单超 7 万台,智己全新旗舰车型 LS9 即将首发,后续交付潜力值得期待。
展望四季度,乘联分会指出新能源车市场有望重回高速增长通道,而燃油车市场预计保持平稳,两者分化将进一步拉大。和众汇富观察发现,随着新车型持续交付、出口市场不断拓展,叠加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在年底实现更高突破。从行业长期发展来看,此次 " 银十 " 旺季的销量爆发与渗透率跃升,不仅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更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变革提供了可借鉴的 " 中国样本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