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11-04
公牛业绩“绊脚”,400亿“插座大亨”拟套现16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文 | 雷达财经,作者 | 丁禹,编辑 | 孟帅

昔日被外界誉为 " 插座茅 " 的公牛集团,日前交出了一份略显黯淡的三季报。

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牛集团营收同比下降 3.22% 降至 121.98 亿元;归母净利润的降幅更为明显,同比减少 8.72% 至 29.79 亿元。营收与净利双双下滑,这在公牛集团上市以来的财报中颇为少见。

就在公司业绩承压之际,身为创始人及实际控制人之一的阮学平,不久前却抛出减持计划:其以 " 自身资金需求 " 为由,拟减持公司超 3600 万股,预计可套现超 16 亿元。若加上两年前的减持,阮学平仅通过这两笔减持,累计套现金额或可超过 32 亿元。

天眼查显示,公牛集团于 2020 年登陆 A 股资本市场。公司上市后,公牛一度被外界称作 " 插座茅 "。

不过,截至 10 月 31 日收盘,公牛集团报 43.67 元 / 股,股价与历史高点相比已跌去四成以上,最新市值缩水至 789.81 亿元。

股价的起伏波动,也直接反映在创始人的身家变化上。在近日公布的《2025 胡润百富榜》中,阮立平、阮学平兄弟均以 400 亿元的身家位列榜单第 146 名。然而,与 2021 年 460 亿元的峰值相比,兄弟俩人的财富均有所缩水。

营收净利双降,核心业务承压

10 月 30 日,公牛集团发布三季报。从前三季度整体业绩表现来看,公牛集团营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同比下降 3.22% 至 121.98 亿元。同期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 29.79 亿元,同比减少 8.72%。

具体到各个季度,公牛集团在第一、二、三季度的营收分别为 39.22 亿元、42.46 亿元和 40.3 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依次为 3.14%、-7.37% 和 -4.44%。

在利润端,同期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75 亿元、10.85 亿元和 9.19 亿元,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 4.91%、-17.16% 和 -10.29%。

雷达财经注意到,在三季报中,公牛并未对业绩下滑进行过多阐述。而在半年报中,公牛集团就上半年营收下滑的情况解释称," 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影响,同期对比销售额略有下降 "。

按业务类型划分,公牛集团目前主要聚焦于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和新能源业务这三大板块。

上半年,这三大业务分别实现营收 36.62 亿元、40.94 亿元和 3.86 亿元,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 -5.37%、-2.78% 和 33.52%。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公牛集团营收占比较高的两大核心业务,在上半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业绩萎缩。

而在新能源业务板块,尽管公牛集团上半年凭借 " 天际 "" 微星 " 等多个系列的充电桩新品,成功巩固了其在个人充电桩市场线上线下渠道的领先地位,推动该板块营收实现超三成的增长,但鉴于其整体体量相对较小,尚不足以完全抵消前两大业务下滑所带来的影响。

三季报发布后,信达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受宏观环境影响,家庭、商业及工业活动减弱,作为公司基本盘的转换器业务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而智能电工照明业务也面临地产后周期影响。

信达证券还指出,第三季度,公司业务的毛利率下滑了 1.79 个百分点至 41.68%,主要系高毛利传统核心业务下滑相对较多。

不过,在营收、利润双双承压的背景下,公牛集团的现金流表现亮眼。前三季度,公牛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6.21 亿元,同比增长 20.12%。

同时,公牛集团加强存货管理,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的存货为 11.68 亿元,较年初的 15.74 亿元显著下降,运营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在费用支出方面,前三季度,公牛集团的研发费用为 4.43 亿元,同比下降 14.16%,大致回落至 2023 年的同期水平;销售费用同比也减少 19.37%,降至 8.54 亿元。

然而,自 2021 年起,公牛集团历年三季报的管理费用却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并于今年前三季度达到 5.77 亿元,同比上涨 18.38%,创下了公司上市以来的同期新高。

有分析认为,研发费用的收缩,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公司在产品创新和竞争力方面的优势;销售费用的下滑,则可能影响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影响力;而日益高涨的管理费用,则可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的拖累。

分红 50 亿仍 " 缺钱 "?阮学平两次减持或套现超 32 亿

在公牛集团业绩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公司创始人、实际控制人之一阮学平不久前却抛出减持计划,随即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10 月 10 日,公牛集团发布公告称,自本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 15 个交易日之后 3 个月内(窗口期等不得减持股份期间不减持),阮学平以 " 自身资金需求 " 为由,拟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 3617 万股,即不超过公司目前总股本的 2%。

公告显示,截至公告披露日,阮学平持有公司股份 2.56 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4.13%。

而他与一致行动人宁波良机实业有限公司、阮立平、宁波凝晖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铄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 84.76% 的股份。

按公牛集团 10 月 10 日 45.15 元 / 股的收盘价计算,本次阮学平减持最高可套现超 16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阮学平首次以 " 自身资金需求 " 为由进行大规模减持。

时间回拨至 2023 年 7 月,阮学平曾减持公司 2% 的股份(约 1779 万股),当时减持价格为 91.4 元 / 股,同样套现超 16 亿元。据此计算,其两次减持累计套现规模有望突破 32 亿元。

尽管阮学平两次减持均以 " 自身资金需求 " 为由,但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其近年其实已通过分红获得颇为丰厚的收益。

同花顺 iFinD 数据显示,从 2019 年开始,公牛集团累计分红近 128 亿元。若按照超八成以上的持股比例粗略估算,阮学平、阮立平兄弟二人或可分得超 100 亿元的收益,其中阮学平或可分得超 50 亿元。

雷达财经注意到,自上市以来,尽管公牛的年度业绩整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但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却 " 反复横跳 "。截至 10 月 31 日收盘,公牛集团报 43.67 元 / 股,股价较历史高点跌去四成以上。

或是为了提振投资者的信心,公牛集团近年多次启动股票回购。同花顺 iFinD 数据显示,2022 年至 2025 年期间,公司累计回购股票约 1046 万股,共花费近 8 亿元。

其中,就在阮学平此次抛出减持计划前不久的 9 月中旬,公牛集团刚发布《关于股份回购实施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公告显示,9 月 18 日,公司完成一轮回购,实际回购公司股份约 504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28%,回购最高价格 50.62 元 / 股,回购最低价格 47.05 元 / 股,回购均价 49.68 元 / 股,使用资金总额 2.5 亿元。

从小作坊到 " 插座一哥 ",雷军化身 " 鲶鱼 " 推动升级

回看公牛这个插座行业 " 一哥 " 的发展历程,阮立平、阮学平兄弟二人无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开资料显示,阮立平、阮学平均出生于中国著名的 " 排插之乡 " ——浙江慈溪,哥哥阮立平生于 1964 年,弟弟阮学平则出生于 1972 年。

上世纪 80 年代,成绩优异的阮立平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水电部杭州机械研究所工作。而成绩一般的阮学平,早早便踏入社会,做起了插座买卖,这也为后来兄弟携手创业埋下伏笔。

90 年代初,慈溪已是全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插座集散地。据阮立平回忆,那时慈溪光生产插座的家庭作坊就有几百家。

后来,在研究所工作的阮立平也萌生了转行的念头,毅然辞职与弟弟携手投身插座行业。1995 年,阮立平借款 2 万元,与弟弟共同创立了公牛品牌。

而公牛这一名称的灵感,源自阮立平对篮球的热爱。当时,正值美国芝加哥公牛队如日中天,阮立平便将这份热爱融入自己的事业,将公司和产品均命名为 " 公牛 "。

那时的他或许未曾料到,二十余载后,自己创立的公牛的 logo 会与芝加哥公牛队共同闪耀在球场之上。

据媒体报道,2018 年,公牛电器成为 NBA 芝加哥公牛队的官方合作伙伴。而公牛能达成这一跨界合作,并在世界舞台上彰显品牌影响力,过硬的产品质量正是其核心支撑。

在接受新华网《时代摘要》采访时,阮立平表示," 那个时候,小作坊生产插座的质量普遍很差。我是搞技术出身的,当时哪怕只有 5 个人,我的要求也很高。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选用,到零配件选用,整个生产过程都把握得非常严格,产品受到市场的欢迎。当时也没有钱做广告,只有靠口碑来营销。"

凭借对质量的坚守,从 1995 年到 2007 年,阮立平兄弟用十二年时间沉心于插座行业,带领公牛从一个家庭作坊跃升为国内行业翘楚。

2007 年,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公牛顺势进军家装领域,开始涉足墙壁开关业务。2014 年,公牛进军家装领域的照明业务和其他数码品类。至 2015 年,公牛的开关业务亦跃居全国榜首。

不过,在称霸插座行业的岁月里,阮立平也曾遭遇强劲对手的挑战。2015 年 3 月,小米打造的一款带 USB 接口的插座横空出世。

据悉,这款插座创新性地将传统强电接口与 USB 弱电接口设计在一起,加之高颜值与低价格的优势,一经上市便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这一产品给了公牛和阮立平巨大触动," 我们当时在想,原来插座还可以这样做?以前我们印象中的插座是傻、大、笨、粗,往往被扔在地上,需要的是踩不破、踏不烂的结实耐用。而小米这款插座是放在桌子上的,拥有电子属性,且外观、工艺、材料都比我们高了一大截。"

危机之下,公牛迅速召开管理层全员大会,复盘反思并制定应对策略。很快,公司推出同款 USB 插座,且以低于对方一元的价格出售,这才重新赢得市场的青睐。

事实上,同行的创新之举在一定程度上为公牛打开了思路,促使其在智能化、高端化、时尚化等方面进行升级。而小米在年轻消费群体洞察与线上渠道运营上的优势,也启发公牛发力线上市场,深入研究年轻用户需求。

提及当年在插座赛道突然杀出的小米和雷军,阮立平满是感激," 强大的对手激发了我们的动力,公牛集团正式从工业化插座时代进入信息化插座时代 "。

此后,公牛持续拓展业务版图。2020 年公司上市后,阮立平开始布局智能化家装及和生态相关联的一些业务,如浴霸、晾衣机、智能门锁等。

近年来,公牛又将业务触角延伸至新能源领域,在充电枪、充电桩及储能产品上持续发力。

不过,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 33.52%,仅占总营收的 4.7%,虽展现出增长潜力,但尚未真正成长为支撑公司发展的支柱业务。

已稳坐 " 插座一哥 " 宝座的公牛,面对传统业务渐触天花板的挑战,未来能否凭借新能源等业务成功开辟第二增长曲线?雷达财经将持续追踪关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公牛 元和 核心业务 雷达 创始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