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进入 " 精准发力、稳字当头 " 的关键阶段。面对经济回升向好但基础仍需巩固的态势,央行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着力把握政策支持的力度与节奏,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与总量工具的灵活调节,为实体经济注入稳定动能。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10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 1.8 万亿元,同比多增 3000 亿元;M2 同比增长 9.2%,增速较上月持平,显示货币政策在 " 稳增长 " 与 " 防风险 " 之间实现动态平衡。这种 " 总量稳、结构优 " 的操作思路,既避免了 " 大水漫灌 " 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又通过靶向支持缓解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压力,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鲜明特征。
众赢财富通认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 " 精准度 " 持续提升,成为政策发力的核心抓手。11 月 5 日,央行宣布新增 2000 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期限 1 年,利率下调 10 个基点至 2.45%,重点支持粮食生产、乡村振兴及小微企业设备更新。与此同时,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工具持续发力,前三季度累计投放超 8000 亿元,带动相关领域信贷投放增速达 25%,显著高于全部贷款平均水平。从执行效果看,结构性工具的 " 杠杆效应 " 逐步显现,某国有大行数据显示,每 1 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可撬动 5 元社会资本投入,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不良率控制在 1.2% 的低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三季度例会明确提出 " 增强结构性工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未来预计将有更多差异化工具出台,聚焦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 " 政策引导 - 资金跟进 - 产业升级 " 的良性循环。
政策节奏的把控体现了 " 相机抉择 " 的宏观调控智慧。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在 9 月降准 0.25 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后,10 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回笼 5000 亿元,既对冲了当月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又避免了流动性淤积。这种 " 先松后稳 " 的操作节奏,既为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的市场流动性提供了保障,又防止了资金 " 脱实向虚 " 推高资产价格。从利率调控看,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保持稳定,1 年期 LPR 维持 3.45%,5 年期以上 LPR 为 4.2%,但银行通过 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下调小微企业实际贷款利率,10 月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 3.85%,创历史新低。这种 " 价稳量调 " 的操作模式,既稳定了市场预期,又通过银行让利缓解了企业融资成本压力,实现了 " 降成本 " 与 " 稳银行 " 的双赢。
政策协调成为提升执行效能的关键,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形成 " 组合拳 "。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11 月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预计四季度发行规模达 5000 亿元,央行通过 PSL(抵押补充贷款)为专项债项目提供配套资金支持,截至 10 月末 PSL 余额同比增长 15%。在房地产领域," 认房不认贷 " 政策持续落地的同时,央行指导商业银行优化个人住房贷款审批流程,10 月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降至 3.6%,二套房降至 4.1%,带动商品房销售面积环比增长 8%。这种 " 政策协同 " 不仅增强了宏观调控的整体效能,还通过 " 财政发力、货币配合 " 的模式,降低了单一政策工具的边际成本。某宏观研究院测算显示,政策协同下的调控效果较单一政策提升 30%,政策时滞缩短至 1-2 个季度,显著提升了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众赢财富通认为把握好政策的力度与节奏,本质是在复杂经济环境下实现 " 动态平衡 " 的艺术。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国内经济面临 " 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 " 三重压力,货币政策既不能 " 缺位 " 导致经济失速,也不能 " 越位 " 引发长期风险。未来,随着经济数据的进一步改善,货币政策可能逐步回归中性,但结构性支持力度不会减弱,预计将通过 " 精准滴灌 " 与 " 相机调控 " 的有机结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这种 " 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 的政策思路,不仅是应对当前挑战的务实选择,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宏观调控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