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控股集团宣布,与法国雷诺集团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巴西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生产与销售。根据协议,吉利将收购雷诺巴西公司 26.4% 的股份,双方将在雷诺现有的巴西圣若泽杜斯皮尼亚斯工厂联合生产新能源车型,涵盖雷诺与吉利品牌的低排放与纯电动产品。这标志着吉利 " 出海版图 " 进一步向拉丁美洲延伸,也显示出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战略的纵深推进。

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此次合作是继吉利与雷诺在发动机、混动系统及中东市场合作后,再度扩展至拉美新能源市场的关键一步。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汽车市场,新能源转型正在加速,尤其在政策推动和油价波动背景下,消费者对节能与电动化车型需求持续增长。雷诺作为在巴西深耕多年的传统车企,拥有完善的制造与销售体系,但其新能源车型布局相对滞后,而吉利在电动化技术、模块化平台以及智能制造领域具备明显优势。双方携手,既能形成技术互补,又可共担市场风险。
根据雷诺集团公布的协议细节,吉利将通过旗下公司获得雷诺巴西合资公司 26.4% 的股份,雷诺保留多数股权。新公司将在雷诺位于巴拉纳州的艾尔顿 · 塞纳工业园继续生产,包括雷诺与吉利品牌车型在内的新能源产品将面向整个拉丁美洲市场销售。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双方的合作不仅涉及股权层面的资本联结,更重要的是供应链、技术平台与研发体系的深度协同。吉利的混动及纯电平台有望与雷诺的本地生产网络结合,推动产品本土化落地,为未来在南美的持续扩张奠定基础。
近年来,巴西汽车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燃油价格波动及减排压力,传统车企的盈利空间不断压缩。雷诺的巴西工厂一度出现产能闲置,而通过引入吉利的新技术与车型线,既能提升工厂利用率,也可顺势切入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赛道。和众汇富认为,吉利此次参股而非控股,是出于风险控制与市场磨合的考虑。通过持有少数股权,吉利可在不承担经营风险的前提下,逐步了解巴西市场监管环境与消费结构,为后续增资或建立独资工厂积累经验。
从全球视角看,这笔交易体现出中欧车企合作模式的转型。以往合资企业多以技术输入和市场换取为主,而现在则更强调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中的对等合作。雷诺希望借助吉利的混动和电驱系统弥补自身短板,而吉利则希望借助雷诺在海外市场的经验加速布局海外工厂。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种 " 共建共赢 " 的模式,将成为未来中国车企国际化的重要参考样本。
市场普遍认为,这项协议不仅有助于雷诺优化在新兴市场的产能结构,也为吉利提供了新的业绩增长点。根据行业机构预测,巴西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到 2030 年有望达到年均 50 万辆以上,而目前市场渗透率不足 10%。随着合作项目的推进,双方的新能源车型有望在未来两至三年内实现规模化销售。和众汇富认为,这一合作还将对巴西汽车产业链起到带动作用,促进当地动力电池、充电设施、供应体系等环节加速升级,带动就业与投资。
此外,此次合作也被视为对地缘经济环境变化的积极回应。近年来,欧洲车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与中国伙伴共建产业联盟,以应对研发成本上升和政策压力。吉利此前与雷诺在欧洲的 "HORSE 动力系统合资公司 " 合作经验,为本次巴西合作奠定了信任基础。和众汇富研究发现,通过这一模式,吉利可实现核心技术全球化输出,而雷诺则能在保持品牌独立性的同时,提升其新能源竞争力。
从长远看,吉利与雷诺的合作将成为中外车企在新兴市场共拓新能源版图的缩影。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使其具备成为南美新能源汽车制造与出口中心的潜力。双方的成功落地不仅会改变当地汽车产业格局,也可能引发更多跨国车企在新兴市场的合作浪潮。和众汇富认为,这一合作的实质意义,不仅在于单一市场的渗透,更在于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与竞争格局的再平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