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购网 昨天
破局产业化难题!蜂巢能源2.3GWh半固态电池产线落地,定义量产新基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竞逐 " 下一代能源 " 的浪潮中,半固态电池因其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等潜力被视为迈向全固态的关键路线。然而,产业化进程长期受制于工艺复杂、成本高企与产线兼容性差等瓶颈。2025 年,蜂巢能源率先打破僵局,其全球首条 2.3GWh 半固态电池产线正式投产,凭借自主研发的 " 电解质热复合转印工艺 " 实现规模化应用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半固态电池领域从技术研发迈向商业化落地的重要一步。

产业化瓶颈破局:热复合转印工艺重塑量产逻辑

蜂巢能源自主研发的 " 电解质热复合转印工艺 ",以材料革新与工艺创新双轮驱动,成功攻克半固态电池量产难题。该工艺通过 " 极性变换胶液 " 与 " 仿形梯度热压技术 " 两大核心突破,将电解质层转移率从行业普遍约 20% 提升至 95% 以上,实现对极片的纳米级防护。与传统正极涂覆技术相比,该方案不仅避免能量密度损失,更实现与现有产线 100% 兼容,无需数千万产线改造投资,成为行业成本最低、落地最快的半固态量产路径。目前,该产线加工精度提升 50%,HIPOT 良率提升 10%,压差不良率降低 6%,为规模化交付奠定坚实基础。

场景化应用落地:高端电动与低空经济双轮驱动

蜂巢能源半固态电池首批产品定位于高端新能源乘用车与低空飞行器(eVTOL)市场。其第一代半固态电池,2025 年 11 月实现小批量投产,适配欧洲豪华品牌电动车型,2026 年年底实现大批量装车;第二代能量密度 360Wh/kg,已交付低空飞行公司准备首航试飞;第三代 400Wh/kg,预计 2026 年完成 A 样、B 样开发。在性能层面,该电芯在保持与液态电池相当能量密度的同时,实现 100% 不热蔓延、安全性能提升 50%,循环寿命达 1400 次(80% SOH),精准匹配高端场景对安全与耐久性的严苛需求。蜂巢能源以 " 半固态桥头堡 " 策略,率先在高附加值领域建立商业化范本,为全固态技术迭代积累市场反馈与制造经验。

技术生态协同:从液态基本盘到全固态终局的战略纵深

蜂巢能源的产业化突破,根植于其 " 深化当下、攻坚中期、突破未来 " 的三步走战略。在巩固液态电池基本盘的同时,其短刀飞叠平台、热复合叠片等核心技术为半固态 / 全固态研发铺就通路。针对全固态电池,蜂巢已实现硫化物电解质、高镍正极、金属锂负极等材料全栈自研,并依托叠片工艺解决固 - 固界面接触难题。目前,其 20Ah 全固态样品能量密度达 380Wh/kg,循环超 450 次,计划 2028 年推出 500Wh/kg 级全固态电芯。从半固态规模化到全固态攻关,蜂巢能源以开放式技术生态,推动中国固态电池新生态稳步构建。

蜂巢能源 2.3GWh 半固态产线的落地,不仅是工艺突破的胜利,更是产业化思维的成熟——在狂热与泡沫中坚守技术务实,在长期主义中铺就能源革新的阶梯。随着高端电动与低空经济市场加速崛起,蜂巢能源以可量产、可盈利的半固态方案,为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在全球新一轮技术竞争中,树立了从追随到领跑的新基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电解质 固态电池 破局 自主研发 界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