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交易所对芯片巨头发出罕见警告后,新加坡央行也正式对 AI 驱动的科技股狂热发出预警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周三在其发布的年度《金融稳定评估》报告中明确指出,部分股票市场,特别是科技和人工智能板块,正呈现出 " 相对紧张的估值 "。该局警告称,如果市场对 AI 创造未来回报能力的乐观情绪出现逆转,可能会引发 " 更广泛股票市场的急剧回调,以及私人信贷市场的进一步违约 "。
这一警告恰逢其时。就在本周二,由于 Palantir 和 AMD 发布的盈利前景令投资者失望,全球半导体股票遭遇抛售,市值在短时间内蒸发了约 5000 亿美元。这使得 MAS 的风险提示显得尤为具体和紧迫。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孤立事件。就在不久前,韩国交易所也对芯片制造商 SK 海力士采取了罕见的警示措施。在作为英伟达高带宽内存顶级供应商的利好推动下,SK 海力士股价年内飙升近 240%。对此,韩国交易所发布了 " 投资谨慎提示 ",此举在周二导致该公司股价应声下跌 5.4%,创下三周最大跌幅。
估值与盈利脱节,泡沫风险凸显
新加坡监管机构担忧的核心在于,当前科技股的涨势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真实盈利增长支撑的。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报告中指出,此轮股市飙升很大程度上由 AI 相关投资推动,这可能导致许多投资者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风险敞口过于集中。
数据显示,支撑这种担忧的是估值与盈利增长之间的明显脱节。据彭博一项追踪 45 家主要云、半导体和硬件公司的指标显示,这些公司的远期市盈率目前约为 23 倍,远高于 4 月份的 14 倍。然而,在同一时期内,其盈利预期仅增长了 13%。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认为,这种不匹配表明,大部分股价上涨源于估值扩张,而非利润增长。
除了估值泡沫,一些 AI 公司的运营模式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特别提到,一些大型科技公司采用 " 新颖且可能存在循环的私人融资安排 " 来为扩张提供资金。
这种融资模式给部分 AI 公司带来了 " 越来越大的创收压力 ",因为它们需要产生足够的收入来偿还投资者和债权人。一旦收入增长不及预期,这些公司的财务状况将面临严峻考验,进而可能传导至更广泛的市场。
从首尔到新加坡,亚洲监管机构的罕见警示
从首尔到新加坡,监管机构的行动表明,官方对市场过热的警惕性正在提高。
华尔街见闻写道,韩国交易所对 SK 海力士这样的大型蓝筹股发出 " 投资谨慎提示 " 被市场视为 " 极为罕见 " 的举动。该机制旨在提醒投资者在股价出现无法解释的大幅波动时谨慎行事。
虽然这类提示不会立即停止交易,但它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韩国,这是更高级别警示(如限制保证金交易甚至暂停交易)的预警信号,意味着监管机构正在密切监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
更广泛的宏观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报告视野并未局限于科技股。报告同时强调了其他市场的潜在风险。例如,在主权债券市场,由于公共债务水平高企,市场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日益加剧。
其还指出,私人信贷基金近期出现的信贷损失,预示着企业信贷风险正在上升。
此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将对新加坡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保持警惕,并确保一个 " 稳定和可持续的私人住宅市场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