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昨天举行,来自 155 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及政商学界代表约 1500 人出席。
上午 8 时许,不少跨国企业全球高管已步入会场,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聊着天,现场气氛瞬间热络起来。这些新老朋友来自六大展区各个领域,有些是进博会的 " 熟客 ",有些则是 " 新手 " 上任,赶紧来进博会 " 报到 "。开幕前,本报记者和他们聊了聊,交谈间," 中国创新 "" 中国速度 " 都是高频词。坚持 " 与天下同利 " 的进博理念,让他们坚信:中国是值得托付未来的大市场。

带着新技术,来进博找寻新机遇
现身进博会开幕式的全球高管,大都怀揣着期待而来。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全球首席执行官安德烈亚斯 · 雷努尔夫一出现在会场,就被记者们 " 包围 " 了,这位初来乍到的 " 新面孔 " 带着新技术来 " 报到 "。他透露,今年海克斯康将在进博会上展示最新研发的人形机器人 AEON。它由海克斯康联合英伟达、微软和 Maxon 共同开发,集成了先进的传感器系统、AI 驱动的任务控制能力和空间智能技术,致力于应对当前劳动力短缺的挑战,满足实际工业环境中的多维度应用需求。
尽管是首次参加进博会,但雷努尔夫很多年前就与上海结缘,并多次往返于上海和瑞典两地。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进博会,他认为是 " 机遇 "。" 机器人产业在中国发展迅速,尤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竞争激烈,海克斯康的机器人产品优势在于拥有核心传感器技术和高精度测量能力,可让机器人大脑更‘聪明’。" 他说。
尽管中国市场技术迭代快、竞争激烈,但雷努尔夫对自己公司的产品充满信心,参加进博会就是这一自信的体现。他认为,当前机器人技术尚处于早期阶段,未来市场格局仍不确定,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交流有助于探索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可能性。
在中国这片巨大的市场上,霍尼韦尔也发现了不少新机遇。霍尼韦尔大中华区总裁余锋说,今年他们带来的近 100 个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大多与此有关。比如,他们帮上海一栋 20 多年房龄的老建筑做了内饰改建,节能至少有 10%。又比如,他们会展示一种把地沟油变成绿色航空燃料的技术,目前该技术已在江苏一家民营企业全面投产。
进博会成了霍尼韦尔首发首展创新产品、集中呈现前沿科技、拓展合作伙伴关系的一站式平台。过去 7 年间,霍尼韦尔的展台面积扩大了 10 倍,累计展出约 170 项创新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中多数已在中国市场成功落地。" 进博会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其国际化的展示平台,也在于强大 的参展阵容和广泛的‘朋友圈’。" 余锋说。
这是纽仕兰全球执行总裁罗伊 · 范登赫克第七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展进博会,也是他第二次来到开幕式现场。这次,他带着新标准而来——手里捧着的《草饲乳品发展白皮书》是几个小时后将在展台上发布的重要成果。范登赫克介绍,他是 11 月 4 日抵达上海的,进博会结束第二天就将回国。" 我是专程为进博会而来的。" 他说,这一周的行程是 " 一年中最忙的 ",不仅将与中国伙伴见面,还将参加多场签约仪式、数场直播活动," 今年的氛围非常热烈,可以明显感受到更多企业希望开展实质性的贸易合作。"

竞逐 " 中国速度 ",共享 " 大海 " 市场
有意思的是,在开幕式现场,不止一位全球高管提到了一句话——我们要跟上 " 中国速度 "。
在汽车领域,伟巴斯特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约格 · 布希海姆就说了这句话。他今年 3 月刚刚上任,立刻将参展进博会排上日程。现场,他滔滔不绝地介绍着今年企业将全球首发的展品——超大双开启全景天窗系统。不同于市面上的天窗,它的开启面积可以达到 66%," 今年我们展示的是一项全新技术,将于明年率先进入中国市场,然后才在美国和欧洲推广。" 他表示,伟巴斯特不仅仅是 " 在中国,为中国 ",不少研发创新更是 " 在中国,为全球 "。
作为全球汽车制造商的创新系统合作伙伴,伟巴斯特是进博会的 " 全勤生 ",过去 10 年来,让布希海姆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在极短时间内引领了从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变,而美国和欧洲还需要来追赶这一趋势。" 如果你希望快速发展,如果你希望快速将你的产品推向市场,只有一个地方有这个能力,这就是中国。" 他说,伟巴斯特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与更多中国车企深度合作。
格兰富全球副总裁阿斯特丽德也说了这句话。这是她连续第七次率团参加进博会,在她看来,上海是一座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城市,为外资企业创造了极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进博会是了解中国市场创新动态的重要平台," 中国发展迅速、创新活跃,我们必须紧跟趋势,才能与之同行。"
格兰富是来自丹麦的水泵及水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在中国已参与多个标志性项目,如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水立方、鸟巢、上海中心大厦、东方体育中心、迪士尼乐园等。阿斯特丽德表示,此次进博会上,企业将首发一款名为 " 捷能控 " 的新一代控制器,这款产品计划明年在中国区上市销售,率先应用于 Hydro MPC 增压系统,并将在暖通空调、区域能源、市政供水及工业流体处理等领域陆续推出相关应用。
泰佩思琦集团首席增长官兼国际业务总裁桑迪普 · 塞斯是第三次来到进博会、首次参加进博会开幕论坛。如何用一个词来形容进博会?他毫不犹豫选择了 " 创新 "," 每次来到进博会,我都会看到不同的企业,看到层出不穷的创新。"
近年来,在奢侈品行业承压的全球环境下,泰佩思琦集团旗下的蔻驰却是逆势发展、渐入佳境。根据集团近日公布的 2025 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新一季度蔻驰大中华区收入增长 22%,增速高于北美洲和欧洲。在塞斯看来,品牌在中国大获成功的关键因素,来自中国年轻的消费者,特别是 Z 世代,"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他们见面,了解他们的生活和他们对于时尚奢侈品不一样的态度,也与这些年轻人之间建立了更强的链接。"
塞斯对此次中国之行充满期待。他还透露,自己会参与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 " 提振消费:世界共享中国市场机遇 " 分论坛," 在这个开放大平台,我们深刻感受到进博会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日益增强,以及各方携手共建、共促增长的决心。"
瑞典是本届进博会的主宾国之一。作为瑞典知名企业之一的阿法拉伐集团连续 5 届亮相进博会,带来啤酒酿造创新技术、全新氨燃料解决方案等。值得一提的是,阿法拉伐今年首次将其全球管理层会议放在上海。" 中国是我们最大的市场,员工超过 4000 人,对我们的生产和销售都至关重要。" 阿法拉伐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汤姆 · 埃瑞克森表示,中国正引领全球能源转型和减碳进程,而阿法拉伐与中国海事行业合作,帮助其通过燃料电池、生物燃料、氢能及能效解决方案等实现低碳转型。他相信,中国未来将在产品与技术开发上发挥主导作用,这正是阿法拉伐选择更加深入参与中国创新与发展的原因。

扎根 " 开放沃土 ",与未来同行
当中国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世界也以蓬勃的活力回应中国。
宜家中国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庞安泽的证件上,有一枚金色 8 字徽章,代表着他们是 8 届进博会的 " 全勤生 "。庞安泽本人是第四次参加进博会,深刻感受到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中国是宜家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强劲的消费潜力、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为宜家在中国的长期稳健发展注入坚实动力。"
庞安泽注意到,中国的家居消费市场规模稳中有增,呈现出品质化、理性化、个性化、数字化的趋势。基于此洞察,今年宜家以本土化品牌定位 " 家,给生活更多 " 为主题参展,该主题也与今年进博会消费品展区的主题 " 更高品质,更好生活 " 不谋而合。庞安泽坚信,"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未来同行 "。
资生堂中国及全球旅游零售 CEO 梅津利信是第三次来到进博会开幕式现场,他表示,资生堂对美妆创新的执着追求与进博会倡导的开放精神高度契合。中国对 " 制度型开放 " 的深刻阐述,意味着中国扩大市场开放的确定性更加明朗,将进一步增强像资生堂这样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信心与承诺。
通过连续 7 年参展,资生堂早已超越 " 参展商 " 这一角色,也不仅仅是投资中国与共享全球的参与者,更是以切实行动共创开放故事的同行者。梅津利信认为,企业应积极借助进博会这一平台,深化本土合作,将全球研发实力与中国消费者及合作伙伴独特、多元的洞察相融合。" 我们的新品牌‘ RQ PYOLOGY ’旗下产品‘律曜’的首次亮相,正是这一融合的生动例证。" 他还表示,资生堂将凭借无缝衔接的全球消费者体验,精准把握增长机遇,进而为整体的繁荣增长贡献力量。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是进博会的老熟人,他用数字来形容中国这片大海般的市场:" 我 1985 年加入松下的时候,集团在中国的业务比例还不到 2%,现在已增长到 24%,商业模式也从最早的制造为主转变为研发、生产、销售。"
今年松下的战略聚焦于时下火热的人工智能。本间哲朗说,他们将带来供需两端的 AI 应用。在需求端,为消费者提供具备生成式 AI 技术的家电产品、住宅设备产品;在供给端,则为中国 AI 基建提供零部件或生产设备。他透露,目前松下已决定在中国本土研发 AI 技术,探索 AI 在家电产品领域的应用。
德勤中国华东区主管合伙人卢强表示,今年德勤以 " 众行致远 " 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助推数字化转型、生态与联盟、中企出海等诸多板块,在他看来,进博会的意义早已超越展会本身,溢出效应正在不断扩大,不仅让世界看见中国市场,更让世界融入中国机遇。他认为,中国继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对全球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将推动中国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