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财经 11-06
告别参数内卷:美的以“风感重塑”开启空调体验新纪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25 年双十一空调市场的竞争早已跳出单纯的价格战,进入多维度博弈的深水区。

格力坚守核心部件优势,在能效比与耐用性上持续加码;小米依托智能生态,将语音控制、场景联动作为年轻群体的破局点;海尔则聚焦健康赛道,在除菌、除味功能上不断迭代。然而,当多数品牌仍在存量市场中围绕 " 参数优化 "" 功能叠加 " 展开内卷时,整个行业却陷入了集体性的创新迷局——消费者对空调的需求早已从 " 能否制冷制热 " 升级为 " 风感是否舒适 "" 能否适配多元场景 ",但多数品牌仍停留在对传统核心功能的修修补补,忽略了 " 风 " 作为空调体验核心的本质价值。

就在这样的行业困境中,美的选择了一条更具差异化的赛道——回归 " 风 " 本身,重塑人与风的关系。今年 3 月,美的推出一款全新形态的产品——全面风柜机,以突破性的全面屏格栅设计,一举打破传统空调的小风口局限,不仅在产品形态上实现跃升,更在中高端市场迅速走热,成为一匹引人瞩目的黑马。今年 11 月 1 日开启预售的全面风新品挂机 " 空气超跑 ",同样掀起热潮。

这场以 " 重塑人与风的关系 " 为核心的变革,不仅是美的自身的产品升级,更标志着空调行业从 " 参数竞争时代 " 正式迈入 " 体验价值时代 "。

全面风柜机

重构送风逻辑,开启 " 控风 " 新纪元

全面风柜机的横空出世,绝非偶然的产品创新,而是美的对行业趋势与用户需求的深度预判后的系统性突破。

长期以来,传统空调的风道设计陷入 " 单点优化 " 的思维惯性,无论是加大风轮还是调整扫风角度,都未能解决 " 气流分布不均 "" 直吹不适 "" 场景适配性差 " 等行业通病。而现代家庭的居住场景早已发生巨变。客餐一体大横厅、封阳台改造户型成为主流,一个空间里既要满足孩子玩耍的凉爽需求,又要兼顾老人休憩的柔和风感,还要适配成年人办公的恒定温度,传统空调 " 一刀切 " 的送风模式早已难以应对。

美的正是洞察到这一需求变化,在全面风柜机上摒弃了行业通行的 " 小风口 + 机械扫风 " 设计,对空调的核心送风逻辑进行了底层重构。

其中最具突破性的技术亮点之一,便是 " 树干 + 树枝 + 树叶 " 仿生设计:通过 5 片高尔夫球面导翼、15 片仿生鹰翼柔性百叶,配合 270mm 行业最大风口,将超大循环风量转化为无死角的森林风,且能将全屋温度波动控制在 1 ℃以内。

在追求空调大风量的赛道上,行业真正的瓶颈并非风力大小,而在于如何让强劲的风变得柔和宜人,并能均匀覆盖整个空间。当一些品牌仍停留在风量参数的竞争时,美的已凭借深入的流体力学仿真和上万次严谨测试,破解了将猛烈气流转化为舒适风感的核心技术难题。

这种看似 " 返璞归真 " 的设计背后,是多项关键工艺的硬核支撑:为打造一米四长的弧形格栅曲面,美的采用五轴曲面精密加工工艺,将格栅精度控制在 0.01 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十分之一),确保气流通过时的顺滑度;而 1000 吨级电动注塑机的引入,则彻底解决了大尺寸曲面部件易变形的行业难题,保障了送风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这些技术革新对消费者而言,意味着真正告别了 " 全家迁就一台空调 " 的尴尬——孩子在沙发玩耍时不会被直吹着凉,老人在阳台休憩时能感受到柔和恒温的风,成年人在餐桌办公时也能拥有稳定舒适的环境,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被同时满足。同时,无需手动反复调整风向和风速,智能算法的主动适配让操作更省心,尤其是对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人而言,极大降低了使用门槛,让舒适体验触手可及。

技术革新的背后,其实是美的创新思维的体现——它不再是将空调视为单纯的温度调节工具,而是能够读懂不同用户、不同场景需求的智能设备。

对整个行业而言,全面风柜机的意义远超一款爆款产品的成功。它将 " 风感体验 " 提升至与制冷制热同等重要的核心竞争维度,倒逼行业从 " 参数堆砌 " 转向 " 用户体验深耕 "。

在此之前,空调行业的创新评价标准多围绕能效比、制冷量等可量化的硬指标,而全面风柜机的热销证明,用户愿意为 " 看不见摸不着 " 的舒适体验买单,这也让更多品牌开始重新审视创新的本质——技术的价值不在于复杂,而在于能否解决真实痛点。同时,全面风柜机对大户型、多元人群场景的适配,也推动空调行业从 " 单一功能供给 " 向 " 场景解决方案 " 转型,为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空气超跑

跨级革新与极地验证,彰显国牌硬实力

继柜机从 " 森林风 " 中汲取灵感、革新传统出风模式之后,美的再次向前迈进一步。这一次,美的从超跑的空气动力学中找到了灵感,推出了一台真正意义上的 " 新物种 ":" 美的美家 · 全面风空调 "。

这款被称为 " 空气超跑 " 的全面风挂机,代表的不仅是产品升级,更是整个行业竞争逻辑的转变。它跳出了空调行业的传统框架,引入汽车工业的空气动力学与超跑制造工艺,完成了跨行业的技术融合,这在空调行业史上实属罕见。其核心的 " 空气四件套 " ——行业最大 970cm ² 双风口、行业首创跑车级格栅、642 孔空气悬架、119 主动导风翼,并非简单的部件叠加,而是一套协同运作的 " 控风系统 ",每一项技术都直指行业痛点,又相互支撑形成闭环。

行业最大双风口以跑车巨型进气口为设计灵感,突破传统风口尺寸限制,通过优化内部风道实现风阻最小化与风量最大化的平衡,可瞬间吞吐 820m ³ /h 巨量空气;千吨级电动精密模压打造的跑车级格栅,不仅具备豪车同源的金属质感,更通过精准的角度设计梳理气流,解决了传统格栅气流分流不均的问题;642 个精密条形孔构成的空气悬架,如同顶级跑车的滤震系统,将生硬的 " 机械风 " 柔化为细腻的自然风,破解了行业长期未能解决的 " 直吹不适 " 难题;而采用 GF 双层复合材料的主动导风翼,可根据制冷、制热、安睡等不同场景主动调节角度,在保障送风效率的同时降低 16% 的噪音,实现了 " 力量与温柔 " 的平衡。

对消费者来说,这些技术革新带来了实打实的体验升级:行业最大风口让巨量空气瞬间吞吐,冬天洗完澡无需瑟瑟发抖等待升温,夏天回家即刻就能感受到凉爽,冷暖速度快一倍的体验大幅提升生活幸福感;空气悬架的柔风处理,让孕妇、老人、敏感肌人群再也不用畏惧空调直吹,细腻风感如同自然风般温和;主动导风翼的智能调节与降噪设计,在制热时导风翼下压将暖流贴着墙壁送到地板,从而吹出地暖风,自下而上温暖全身。在夜间安睡时能实现闭合状态,保持静谧运行,避免了传统空调噪音干扰睡眠的问题;而宽温域运行能力,让北方冬季低温地区用户也能享受稳定制热,南方酷暑天气下制冷性能不衰减,全域适配不同气候环境的使用需求。

对行业而言,空气超跑的技术创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以跨行业融合的创新思路,打破了空调行业 " 闭门造车 " 的创新困境,证明了借鉴汽车工业等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与工艺,能够为家电行业带来突破性的体验升级,为行业创新提供了全新范本;其 " 空气四件套 " 的系统创新逻辑,倒逼同行从 " 单点参数优化 " 转向 " 整体体验重构 ",意识到真正的技术领先不是某一项指标的突出,而是整个系统的协同高效。

11 月 1 日,空气超跑正式跟随雪龙号参与南极科学考察,这一事件绝非简单的产品极端环境测试,更是国产品牌主动承接国家战略、助力中国科研事业的责任担当,标志着中国家电企业从 " 商业参与者 " 向 " 国家科研伙伴 " 的角色跨越。南极科考作为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象征,其极端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要求远超民用标准——零下几十度的极寒会冻结传统空调的核心部件,强风与盐雾会侵蚀设备结构,而科考队员在封闭舱内的生活与科研工作,更需要稳定且舒适的温度环境作为保障。

在此之前,全球极地科考领域的专用环境设备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国产品牌因技术壁垒与经验缺失,难以涉足这一高门槛领域。而美的空气超跑凭借 -35 ℃至 65 ℃宽温域运行、千吨级工艺打造的抗变形结构等硬核技术,打破了这一垄断,成为服务中国南极科考的国产空调品牌,这不仅是对自身技术实力的终极验证,更以 " 中国智造 " 的身份为国家科研事业贡献力量。

从更深层的意义来看,美的此次与雪龙号的合作,早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国产品牌践行社会责任、助力国家科技发展的典范。一方面,空气超跑为科考队员打造了 " 移动的温暖堡垒 ",确保科研人员在高强度工作后能拥有舒适的休憩环境,间接为科考任务的高效推进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美的通过此次合作积累的极端环境技术数据,将为后续国产科研设备的研发提供宝贵经验,推动更多国产品牌突破技术瓶颈,参与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形成 " 科研实践反哺产业创新 " 的良性循环。这种 " 以技术支撑科研,以科研引领产业 " 的模式,不仅彰显了美的作为头部国产品牌的格局与担当,更向外界传递了中国家电行业的自信——国产品牌早已不是 " 性价比 " 的代名词,而是能够在全球高端技术领域、国家战略场景中扛起责任、贡献力量的核心力量。

研发和制造端的底气

长期主义铸就核心壁垒

美的之所以能在 " 控风 " 赛道上持续突破,甚至敢于承接极地科考这样的高难度任务,根源在于其数十年如一日在研发与制造端的深耕细作,这份底气让其在行业内卷中能够跳出短期利益,聚焦长期价值创造。

与行业内部分品牌缩减研发投入、追求短期利润的做法不同,美的空调始终将研发视为核心竞争力,过去五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 180 亿元,共获得 2.5 万件授权专利及 80 项 " 国际领先 " 科技成果。2025 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研发费用达 129.44 亿元,同比增长 13.53%,持续的高投入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在研发布局上,美的空调构建了全球协同的创新网络,38 个全球研发中心、16 个国家级科创平台遍布世界各地,整合了德国、泰国等多地的顶尖技术资源,形成了 " 全球智慧为我所用 " 的创新生态。2025 年 4 月投入使用的美的科技创新园,总投资 13 亿元,规划建设超过 100 个实验室,其中 20 个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堪称 " 空调行业的魔鬼训练营 "。这里有与清华大学联合共建的全球最大空调气流可视化实验室,通过氦气气泡、高速摄像将 " 看不见的风 " 转化为可分析的动态影像,让风的优化有了科学依据;有行业唯一的人因舒适度实验室,投入 200 多万元打造内置 80 个传感器的 " 空调假人 ",能够模拟人体对 0.1 ℃温度变化、0.01m/s 风速变化的生理反应,让 " 舒适 " 从主观感受变为可量化的科学指标。

严苛的制造与品控体系

是技术落地的坚实保障

美的在全球布局的智能化生产基地,采用千吨级电动精密模压平台、自动化组装线等先进设备,确保产品工艺的精准性与稳定性。比如,空气超跑的格栅表面采用豪车同源的库尔兹 5 层金属烫印工艺,格栅在光线下能形成丰富而深邃的光影变化,呈现出高级的金属质感与触感,质感非凡。同时,格栅本身结构平整,材质耐磨、耐清洗且不易变形,确保了长期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而在品控方面,美的建立了远超国际标准的测试体系。比如,在它的极端环境可靠性实验室群,产品需经历 -75 ℃至 70 ℃的冷热冲击测试,连续 1000 多次循环,是国际标准的 200 倍;整机需在高浓度盐雾中浸泡 2000 小时,模拟海边 10 年的使用环境;核心部件需经过 500 万次按键测试,确保长期使用的可靠性。这种 " 极限测试 " 的品控理念,让美的空调具备了在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的能力,也让其敢于承接服务国家科考的重任。

美的的 " 控风革命 ",为深陷存量竞争的空调行业提供了清晰的转型范本。在增量见顶、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环境中,行业的竞争焦点早已从 " 谁能提供更便宜、更节能的产品 " 转向 " 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场景化需求 "。

美的的成功,本质上是 " 用户价值导向 " 对 " 技术本位导向 " 的胜利,它证明了真正的创新不是对参数的盲目追求,而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与系统性回应。未来,能够在行业中站稳脚跟的,必然是那些像美的一样,跳出 " 内卷式创新 ",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用系统思维重构产品价值的品牌。而这场由美的引领的 " 控风革命 ",也将成为中国家电行业从 " 中国制造 " 走向 " 中国创造 " 的重要里程碑。

欢迎在留言区评论。我们会在每周留言点赞前三名(统计周期为 7 天)的评论中选出 1 位网友,送出德鲁克管理书籍套装一套。

▽ " 点赞 " 是喜欢,

" 在看分享 " 是真爱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海尔 全面屏 格力 美的 语音控制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