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Technologies 近日发布的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在核心出行和送餐业务上保持高速扩张,但盈利表现略低于市场预期。数据显示,第三季度 Uber 调整后 EBITDA 同比增长 33% 至 22.6 亿美元,营业利润为 11.1 亿美元。尽管增幅可观,但盈利质量仍显不足。与此同时,总预订额同比增长 20% 至 497 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为公司整体营收提供强劲支撑。然而,Uber 预计第四季度总预订额增速将放缓,令投资者对未来业绩的持续性产生一定担忧。

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Uber 本季度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两大板块:出行业务与送餐业务。出行服务的预订额约为 25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送餐业务达到 23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这表明,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本地服务需求回暖,Uber 正重新确立其在多元生活服务生态中的核心地位。从市场表现来看,公司第三季度总营收达 134.7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20%,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活跃平台用户数达 1.89 亿,同比增长 17%;季度行程量达到 35.1 亿次,同比增长 22%,均创历史新高。
不过,业绩亮点背后也隐藏着结构性隐忧。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Uber 的 EBITDA 利润率仍处于相对低位,仅约 4.5%,略高于去年同期的 4.1%。这意味着公司虽然收入规模迅速扩大,但成本控制与盈利转化仍面临挑战。尤其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及本地商务等新领域的持续投入下,公司短期盈利承压的风险有所加大。Uber 管理层在财报中提到,未来将加大在 AI 技术和自动驾驶生态的战略布局,这将带来潜在的长期增长机会,但也意味着短期费用压力的上升。
从季度趋势看,Uber 的增长进入 " 高基数放缓 " 阶段。公司预计第四季度总预订额同比增速将降至 17% 至 21%,低于前三个季度的平均水平。众赢财富通认为,这一变化反映出市场扩张进入成熟期,未来增量将更多来自服务精细化与生态延展,而非单纯的交易量增长。随着竞争加剧、监管环境趋严、成本结构复杂化,Uber 需要在稳增长与提效率之间取得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Uber 的盈利质量虽不及预期,但现金流状况明显改善。第三季度,公司自由现金流保持正值,财务杠杆水平维持稳定,为未来投资和潜在回购留出空间。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Uber 在会员体系 "Uber One" 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跨平台用户黏性不断提升。目前约有 20% 的用户同时使用出行与送餐服务,而在表现领先的国家,该比例已超过这一水平。随着交叉使用率提升,公司有望在用户生命周期价值(LTV)上实现更高增长。
同时,Uber 的战略重心正逐步转向 " 本地商务 "。管理层认为,未来增长不应仅依赖出行需求,还应布局零售配送、即时物流、商户数字化等多元化场景。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这一战略有助于 Uber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科技平台中强化自身护城河。但短期来看,新业务投入期可能压缩利润空间,投资者对其回报周期的评估将更加审慎。
从市场反馈看,财报发布后 Uber 股价短线承压,主要原因在于第四季度预期偏保守。部分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公司在用户增长与业务规模上表现稳健,但市场原本预期更高的盈利弹性未能兑现。众赢财富通认为,这种短期调整并不意味着基本面转弱,而是市场对公司成长节奏重新定价的自然反应。未来若公司能在成本优化和业务协同方面取得突破,利润率仍具回升空间。
宏观层面上,Uber 所处的出行与本地服务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转型。一方面,AI 算法调度、智能定价和无人驾驶将重塑行业效率;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监管政策趋严和国际市场波动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Uber 通过灵活调配全球资源、优化司机激励机制、推进多样化支付方式,有望抵消部分外部压力。同时,其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市场的差异化策略将成为业绩稳定的重要支撑。
总体来看,Uber 第三季度展现出增长韧性和规模优势,但盈利结构尚未理想。众赢财富通认为,公司正处于 " 高增长转向高质量 " 的关键过渡期。未来能否持续提升盈利率、加速新业务变现,将成为市场评估其长期价值的核心指标。短期波动虽难避免,但在科技创新与用户生态的双重推动下,Uber 依然具备中长期的增长潜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