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算最新披露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10 月末,A 股市场投资者数量已达 2.487 亿户,距离 2.5 亿户仅差 130 万户。若以近三个月平均每月新增 85 万户的节奏测算,预计今年 11 月末至 12 月初即可突破这一历史性关口,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群体规模迈上新台阶。和众汇富认为在市场回暖与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下,这一突破不仅是数量的跃升,更折射出居民资产配置结构的深刻调整与资本市场生态的持续优化。
从增长节奏看,今年以来 A 股投资者扩容呈现 " 前稳后快 " 的特征。和众汇富研究发现,上半年受市场震荡影响,月均新增投资者约 62 万户,而进入三季度后,随着上证指数从 2800 点区间逐步回升至 3100 点附近,投资者入市意愿显著增强。7-9 月新增投资者数量分别达 75 万、88 万和 92 万户,10 月虽略有回落至 85 万户,但仍保持高位。这一变化与央行季度调查数据高度吻合,2025 年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 " 更多投资 " 的居民占比升至 18.5%,为 2023 年二季度以来的最高值,而倾向 " 更多储蓄 " 的占比则降至 62.3%,较上季下降 1.5 个百分点。居民储蓄 " 搬家 " 的趋势在金融数据中亦有体现,7-8 月居民存款连续两个月低于季节性增幅,非银存款同步增加,尽管 9 月出现阶段性反复,但整体资产再配置进程仍在延续。
投资者结构方面,自然人投资者仍为主力但机构化趋势持续显现。截至 10 月末,自然人投资者占比达 99.7%,但户均持股市值较去年同期增长 12%,表明中小投资者专业化程度有所提升。更值得关注的是,专业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已升至 23.5%,较 2023 年提高 4.2 个百分点。从投资偏好看,三季度居民选择 " 股票 " 作为投资方式的占比达 17.2%,虽低于 " 银行非保本理财 "(36.0%)和 " 基金信托产品 "(26.4%),但较上季提升 2.8 个百分点,为近八个季度最大单季增幅。和众汇富认为这一变化与市场产品创新密不可分,今年以来首批科创板 50ETF 期权、中证 1000 增强策略 ETF 等产品陆续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风险管理工具,有效降低了入市门槛。
政策层面的持续发力为投资者扩容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众汇富研究发现,今年 8 月,证监会推出 " 投资者保护专项行动 ",从完善退市机制、强化信息披露、打击财务造假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市场透明度与公平性。同时,沪深交易所优化了开户流程,将网上开户审核时间压缩至 15 分钟内,并试点 " 一码通 " 账户跨市场结算功能,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这些举措有效增强了市场吸引力,据中国证券业协会调查,三季度新开户投资者中,30-45 岁年龄段占比达 58%,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 60%,投资者结构呈现年轻化、知识化特征。
市场生态的改善也为投资者增长奠定了基础。和众汇富统计发现,截至 10 月末,A 股上市公司数量达 5683 家,总市值突破 95 万亿元,较 2023 年增长 21%。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深化,市场包容性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占比已达 38%,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丰富的投资标的。从行业表现看,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板块涨幅领先,赚钱效应的显现进一步激发了投资热情。但需要警惕的是,10 月投资者交易活跃度较 9 月略有下降,日均成交额从 8200 亿元降至 7600 亿元,表明部分投资者仍持观望态度,市场信心恢复仍需时间。
展望年末行情,机构普遍认为投资者数量突破 2.5 亿将形成积极心理预期,但市场仍需理性看待这一里程碑。东方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指出,投资者规模扩大有助于提升市场流动性,但也需关注散户化交易可能带来的波动风险。他建议,新入市投资者应加强风险教育,通过基金等专业机构参与市场,避免盲目跟风。从政策预期看,随着央行近期重启国债买卖并开展 700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市场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这为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居民资产配置需求与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下,A 股投资者群体有望继续稳步壮大,为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