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 11-06
讯飞晓医健康档案全新升级,你的AI健康助手更懂你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在日常生活中,健康管理常常让人感到困扰:检查数据、用药记录零零散散,医生的叮嘱出了诊室就忘……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不仅让我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一知半解,更在就医时带来沟通的障碍——我们常常说不清过往的症状,也理不清关键的健康变化。而医生面对不完整的健康历史,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全面判断,最终影响了诊疗效率。

基于此痛点,「讯飞晓医」完成了全新升级。我们希望,它能成为您和家人身边一位 " 更专业、更懂你 " 的 AI 健康助手。

那么,升级后的晓医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晓医的背后,是全科大模型、专科大模型与您个人健康档案的三重融合。这不仅让它 " 懂医学 ",更让它 " 懂你 "。

首先,它的 " 全科 " 功底非常扎实。

作为医疗人工智能创新实践的引领者,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依托全国产算力平台,不断突破技术边界,在医疗诊疗推理、健康交互等关键任务场景各项能力上实现全面跃升。并且,基于大模型底座能力的智医助理已经走进了全国 31 个省市、801 个区县,覆盖超过 7.7 万所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了 25 万余名基层医生,累计提供了超过 11 亿次 AI 辅助诊断建议。这相当于在专业的医疗战场经过了千锤百炼。讯飞晓医正是吸收了海量脱敏诊疗经验和数据,基于一线实战洞察,才能够更精准地理解并响应用户需求。

不仅如此,它的专科AI能力在业界首次达到等级医院主任级医师水平。

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在门诊场景诊疗能力、住院场景诊疗能力上实现关键突破,专科 AI 能力在业界首次达到等级医院主任级医师水平。

截至目前,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已在全国 30 余家龙头医院落地应用。讯飞医疗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北京安贞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等国内顶尖医疗机构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专科专病大模型,包括与国家四大慢病专项组联合发布 1 型糖尿病大模型;联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研发 " 冀脑方舟 " 脑出血专病大模型;参与共建安徽省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聚焦名中医经验数字化传承,通过 AI 技术构建 " 名中医数字分身 ";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推出 " 智医随行大模型 " 等。

光懂医学还不够,它必须 " 懂你 "。所以,这次升级我们重点做了一件事:为你打造一份真正 " 活 " 起来的健康档案。

怎么做到的呢?

第一,数据源更丰富,健康画像更 " 丰满 "。除了手动输入、对话提取以及硬件传输外,晓医支持解析 99% 的医学报告,快速识别并提取到报告中的各项指标。你的病历诊断、检验指标、用药记录,都能被自动提取、智能归档。这样,你散落在各处的健康信息,就能被系统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越来越完整的健康画像。

第二,连续性分析,让档案 " 活 " 起来。晓医能够将不同时间点的健康数据串联分析,生成个人健康轨迹,支持跨时间对比与疾病重点关联指标的趋势分析,清晰地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疾病风险趋势一目了然。

当晓医真正 " 懂你 " 之后,它能带来的陪伴就完全不同了。

它不只是一个问答的工具,而是一个了解你健康历史、明白你每次提问背景的 "AI家庭医生 "。结合健康档案,它能给你提供更专业、更个性化的健康洞察和管理建议。

截至目前,讯飞晓医已经累计完成了超过 1.6 亿次 AI 健康咨询,下载量突破了 2600 万。它的知识体系覆盖了 2000 多种常见疾病、3000 多种常见症状、60000 多种常见药品、6000 余种检查检验项目。

除此之外,在健康管理上,讯飞晓医也推出了更 " 懂你 " 的健康管理计划。

讯飞晓医优先选取了高血压、高血糖与体重管理三大高频需求,开启精细化健康管理服务。在这背后,是讯飞晓医 " 全科 + 专科 " 能力与健康档案的升级,以及一个包含 140 余种专业疾病管理路径的知识体系作为坚实支撑——所有路径均通过三甲医院及学协会专家评审,并在全国 200 多家等级医院中得到规模化验证,确保您获得的 " 健康管理计划 " 更专业、更个性化。

无论是日常的小问题,还是长期的健康管理,都可以随时 " 问晓医 "。未来,讯飞晓医愿成为您家中那位更懂你、更专业的 "AI 家庭医生 " ——更懂您的健康需求,更前瞻地管理风险,陪伴您管理好全家健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档案 医疗 讯飞 医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