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11-06
二次元们正奔赴「2.5次元现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文 | 玩世代

" 二次元 " 的风刮进了中国演出市场。

今年 11 月 28 日,阿里鱼将把日本音乐剧《美少女战士》The Super Live   带到中国。大批 IP 粉丝关注于此,开票很抢手,标价上千元、能和演员 " 前排击掌 " 的 SS 票,成了粉丝眼里的香饽饽。

十年跨越,《美少女战士》音乐剧重返大陆舞台。

2015 年《美少女战士》音乐剧首次来华,让中国观众第一次真正接触了 "2.5 次元 " 舞台形式。这也成为大陆市场的破冰之作。

十年后,越来越多改编自知名动漫 IP 的 "2.5 次元舞台剧 " 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包括《千与千寻》、《排球少年》等首演。这些剧目凭借对原作的高度还原和创新的舞台表现,俘获了不少年轻爱好者。

所谓 2.5 次元舞台剧,是以真人舞台剧形式,对动漫游戏等二次元 IP 作品进行改编和再现的演出类型。在日本,2.5 次元舞台剧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专业的戏剧门类。

IP 粉丝很乐于为其买单。因为粉丝对 IP 有深厚感情,他们不仅自己会反复观看,还会自发在社媒上分享 repo,形成了强大的口碑效应。这种社区归属感极大地促进了消费。

日本 2.5 次元舞台剧市场,规模连续三年创新高,2024 年达到 330 亿日元(约 15.4 亿人民币),快速走出疫情阴霾。粉丝热爱成为这一市场的韧性底色,甚至为了 " 追剧 ",外籍观众不惜 " 打飞滴 " 赴日。

剧院构筑了独特且限时的「在场感」,也呼应了国内旺盛的二次元群体需求——足够强的 IP 情感共鸣、沉浸式实感官体验和仪式感,再加上特有的 " 追星式 " 观演文化。这些都让「2.5 次元」愈发不可忽视。

越来越多人开启 2.5 次元 " 第一次 "

是谁愿意去看穿着 cos 服的真人演员表演动漫 IP;就算外语一句听不懂,仍要对着大屏幕的字幕 " 死磕 " 看完?

这里面大概率是 IP 粉丝,但并不一定只是低龄群体。

《美少女战士》The Super Live   9 月开票受到了大量粉丝关注。我们访谈的一位 35 岁 " 熟龄 " 用户是通过《美少女战士》音乐剧第一次接触 2.5 次元。在抢票之前,她在线上看了相关演出录像,被演员演绎和舞台魅力所动容,不禁感叹 " 爷青回 "!

很多粉丝在为童年补偿买单。为了 " 圆梦 ",有人换装 cos 服奔赴美国追巡演,也有人热衷收藏演出配套周边赠品。和演员 " 前排互动 " 也是吸引力之一。大家把观剧视为一次极具仪式感的奔赴。

《美少女战士 Sailor Moon》诞生于 1992 年,其影响力跨越了三十年。对 80 后、90 后观众来说,它不仅是童年记忆,也是女性成长、主张友情与勇气的文化符号。" 我要代替月亮惩罚你!" 这句经典台词依然烙印在粉丝心间。

这次备受关注的《美少女战士》The Super Live  ,首演于 2018 年日本东京,2023 年起展开全球巡演。今年在伦敦长演、在北美 21 个城市巡演,累计吸引约 5.5 万名观众。

" 我们有很多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剧院。这也提醒我们,动漫内容具有与几代人建立联系的惊人能力 "。企划制作方,日本奈尔可集团总裁 Shoko Nogami 在接受采访时提到。

在日本,"2.5 次元舞台剧 " 是一项特定定义,并形成了工业化体系。奈尔可集团是核心舞台制作企业,其主导的作品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舞台语言:灯光、投影、音乐、服装、舞蹈构成沉浸式视觉叙事。也就是说,2.5 次元舞台剧并非简单复刻动画,而是重构了舞台节奏与观众互动逻辑,让观众能身临其境,感受精彩瞬间。

《美少女战士》音乐剧版本众多。《美少女战士》The Super Live   区别于其他系列,整场演出强调舞蹈和视觉演出,搭配简洁有力的表演节奏,由带有剧情的表演和剧后演唱两个部分构成,拥有独特舞台表现力。2025 年的新舞美版 The Super Live 由三浦香担任剧本、作词及导演,当间里美担任编舞,坂部刚与 KYOHEI 担任音乐创作。

《美少女战士》The Super Live   唤醒了不少 " 沉睡 " 的老粉。这里面离不开主办方阿里鱼与大麦娱乐的发力:社交媒体出现不少话题和讨论,加之经典 IP 在跨年龄层上的坚实观影根基,为市场注入了新能量。

一直以来,国内 "2.5 次元舞台剧 " 的年龄层相对较低,很多都是孩子想看、家长只是陪同,算不上出圈。但随着剧目丰富度和质量提升,这种局面或迎来转变。

「2.5 次元」涌进剧场

今年能感受到,强势IP 的 2.5 次元作品影响力和商业效应走强。

今年 7 月,舞台剧《千与千寻》登陆上海文化广场,并圆满收官。主办方统计,此次演出共有超 7.8 万人次观演,其中一半观众是专程从外阜赶来,海外购票观众近 2000 人,为演出场馆带来 7.5 成新注册用户,演出也由此实现 " 破圈 "。

这部舞台剧获得了吉卜力工作室授权,由《悲惨世界》的创作人员加入创作,通过吸收百老汇经验运用在动漫作品改编来打造精品,赢得了高口碑。

另一部较为被粉丝群体关注的是舞台剧《排球少年》。这是该版本今年首次中国大陆巡演,也是出品方集英社旗下《周刊少年 JUMP》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海外公演。

我们了解到,阅文旗下 IP《一人之下》改编的音乐剧不久前刚刚落地," 上座率能够达到 8 成以上 ",市场反响不错。最近《凡人修仙传》视听音乐会也正式官宣。

去年底启动巡演的国漫《狐妖小红娘》舞台剧,官方团队将 " 国内首部 2.5 次元舞台剧 " 作为宣传口号。产业 " 态度 " 在转变:国内市场开始主动接受并定义 "2.5 次元 " 这一舶来概念。

一直以来,中国虽然引进了很多日本原版 2.5 次元舞台剧,但本土作品通常并不直接以 2.5 次元为定义,而是采用 "IP 改编 "、" 国漫舞台剧 " 等。

在 2015 年市场早期,当时市场不仅受到了海外作品来华公演的启蒙;同时,国内产业启动 "IP 全链路商业模式 " 探索,舞台化成为一类 IP 改编的方向。像 2018 年的国产手游《阴阳师》音乐剧,就是中日联合制作,在制作和演员培养上借鉴了日本经验。后来外界市场将其视为 " 国创 2.5 次元 " 的开创性项目。

手游 IP、国漫 IP、动画电影 IP 纷纷走上剧院和舞台,这种趋势在近三年依然明显。包括《王者荣耀》衍生音乐剧《摘星辰》、《剑网 3》IP 改编的粤剧《决战天策府》等等,各类手游 IP 衍生剧目不算少。市场也出现了像《时光代理人》音乐剧这样的小剧场 " 常青剧 ",2024 年上海首演,拿下年度小剧场票房桂冠。2024 年初,国产动画电影《雄狮少年》的衍生音乐剧也走向市场。

2.5 次元及延伸范畴的多元形式持续铺开,包括舞台剧、音乐剧、演唱会、音乐节等。阿里鱼是其中发力者之一。11 月 29 日和 30 日,阿里鱼还将在上海回响之地 Music Park 举办虚拟歌姬花谱的线下演唱会。多种信号显示出,「新现场」正源源不断的吸引用户。

(注释:国内普遍认为,"2.5 次元 " 是 ACG 文化中连接二次元(虚拟世界)与三次元(现实世界)的中间形态概念。虚拟偶像是用数字技术让虚拟角色在现实中登台表演,因此本文中,虚拟偶像演唱活动被划归到 2.5 次元的延伸范畴)

反弹起势

可以看到,这类市场在疫情短暂受挫后,快速回调。虽然国内尚缺少数据资料,但日本产业数据可以提供参考——

2022 年以来,日本 2.5 次元舞台剧的观众量和票房收入不断刷新纪录,观众规模从 2022 年的 241 万人次、提升到了 2024 年的 315 万人次;2024 年市场规模达到 330 亿日元(约 15.4 亿人民币),远超 2019 年的 189 亿日元。

之所有这种势能,来自于独特的 " 情感驱动型消费机制 ":2.5 次元的核心观众群不只是 " 看一场演出 ",而是带着 " 推角色 "" 推演员 " 的心态进入剧场。一些演员已经 " 偶像化 ",由 " 真人演员与 IP 角色 " 的双重共振,形成了粉丝经济效应。观众的消费行为不止于一次性买票,而是持续关注、多元互动,形成长期价值。

据观察,国内也有圈层文化的早期苗头。社媒上大家开始分享 " 圈内黑话 ",也逐渐有兴趣共识、消费与收藏偏好。一些演员也开设了国内社交账号,关注量不少。粉丝也会为了演员买票、收集其周边。

整体来看,卖票、卖周边、卖盘,构成了 2.5 次元舞台剧的营收来源。

比如主办方可以依据演出内容推出相关 IP 衍生品,将演出场馆当做 IP 周边的销售渠道,或是以 " 演出 + 收藏 + 互动 " 的组合形式来提高收入。像《美少女战士》音乐剧就推出了 SS 席和 S 席,前者售价 1080 元,除门票外还包含 " 击掌会名额 + 非卖品周边套装 "。

很多观众非常乐于碟片收藏,反复观看演出录像。根据音乐与娱乐产业统计平台 oricon 的数据,一些知名 IP 舞台剧碟片的一周销量可上万。在这个 DVD 播放机已经 " 绝迹 " 的时代,堪称奇观。这也吸引了部分国内用户的目光。

「2.5 次元」是一个大方向

2.5 次元舞台剧是个小众市场。从规模上看,与现场演出大范畴相比,2.5 次元各类细分市场的体量仍然较小。但 2.5 次元的 " 能量 " 不容小觑。

2.5 次元舞台剧不仅为日本带来新游客,跨境观演人次逐年增加。而且相关公司在着力全球化,形成一种文化输出趋势。这是一张 " 世界名片 "。

" 演出现场 " 对旅游出行的拉动作用同样明显。" 按照美国百老汇的经验,1 美元的门票收入可以带来 7 美元的相关消费收入 ",以此反推,小剧场带动的不只是门票和周边销售收入,它可以带动整个吃住行游购娱的消费。

如今,奔赴演唱会已经变成了大家追求的 " 活人感 "、变成了聚会和社交场景、变成了一场情绪共振的集体狂欢……这种时代趋势也映射到具体的文化圈层。二次元们逐渐激发起观演兴趣。

我们想强调的是,对 2.5 次元的关注意义不仅是剧场和票房,而是走向线下的 "2.5 次元 " 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时代趋势。它关乎美好体验、生活方式、情绪价值、身份认同、存在意义……在当下语境中,二次元世界并非逃避现实的 " 港湾 ",而是照见生活的 " 多面镜 "。

市场期待 " 一出好戏 ",但探索和挖掘价值远不止于 " 一出好戏 "。

数据来源:日本 2.5 次元ミュージカル協会、Oricon、公开票务资料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二次元 舞台剧 日本 美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