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沈素明

(上图是传统的能力模型数据库)
一位与我相识多年的大型制造企业 HR 总监被一件事情困扰:" 公司花了五年时间建立了一套堪称完美的能力素质模型,从‘信息收集’到‘流程管控’,从‘数据分析’到‘解决问题’,全部都有细致的描述和评估标准。我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都围绕着它转。问题在于,我们越是严格按照模型招人,新进来的员工越是‘不好用’。模型里要求的数据分析能力强、信息收集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的优秀人才,他们一进公司,发现这些工作 AI 做得更快、更全、更准。"
曾经他们招了一个初级数据分析师,但不到一个月,这个年轻人就开始感到沮丧,因为他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了 " 判断 AI 分析的对错 "和" 将 AI 的多个输出整合成一个有说服力的报告 " 上。而这些,在他们传统的模型里,几乎没有被提及。
这个情况,不是模型错了,也不是人错了。是AI 的渗透,已经从底层改写了商业活动中 " 什么是价值 " 的定义。那些我们过去认为是核心竞争力的能力要素,正在迅速贬值,甚至被解放。
能力素质体系,这个企业管理的地基,面临的不是修修补补,而是根本重构。
一 . 传统模型为什么失效?
三个根本变化
传统的能力素质模型,其底层逻辑建立在一个默认的假设之上:人要做所有的事情。从收集信息到分析数据,从制定流程到最终决策,每一步都需要人去完成,去承担。
AI 时代的到来,摧毁了这个假设。人与机器的分工成为常态,这引发了能力素质框架的三个根本性变化。
在过去,我们的能力模型是围绕 " 效率 "和" 专业 " 构建的,排序是这样的:
·第一重要:专业技能(比如: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流程管控、基础文案撰写。)
·第二重要:管理技能。(比如:沟通、组织、激励、团队协作。)
·第三重要:个人品质。(比如:判断力、价值观、自我认知、责任感。)
现在,这个排序被完全颠覆了。
AI 擅长的,恰恰是原模型中的 " 第一重要 " ——专业技能。AI 能比人更快地收集全球信息,能比人更精准地进行统计分析,能比人更标准地执行流程。当这些 " 专业技能 " 被机器以极低成本接管后,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就急剧下降了。
那什么变重要了?
是那些 AI 永远做不到或短期内无法超越的能力:复杂决策中的价值判断、道德底线与责任担当、跨越现有知识边界的原创性创造。这些,正是传统模型里被放在第三位的 " 个人品质 "。
你想想看。一个决策,AI 可以提供 1000 份数据分析报告来辅佐,但它永远无法告诉你:为了公司的长期声誉,是否应该放弃眼前的短期利润?这个 " 伦理与价值的判断 ",才是人的核心价值所在,它现在变成了我们最重要、最稀缺的能力。
即便某些能力要素名称不变,但它的内涵也已经面目全非。
以我们最看重的沟通能力为例。传统定义中,它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交流和说服。但在 AI 时代,沟通能力被拓宽为:人-人沟通 + 人-AI沟通 + 协调人机协作关系。
·以前:你要花时间说服你的同事接受你的方案。
·现在:你要花时间学会问AI问题,让它帮你找到更有力的论据,同时你还要协调同事用AI的方式,确保信息流的一致性。
再看学习能力。
以前,学习能力是指快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现在,它变成了知道如何用AI学习、如何用AI验证知识、如何判断AI教得对不对。这本质上是从 " 知识获取能力 "转向了" 知识筛选和批判能力 "。
还有数据分析能力。
以前是你掌握 Excel 和统计模型;现在,是你会向AI提什么样的问题,以及你能否判断AI分析逻辑的对错。人的价值,从 " 分析 "转向了" 判断 "。
一些在传统模型里完全没有,但现在成为核心竞争力的能力也出现了。
- 提问力。
这是与AI协作的首要能力。问得好,AI就是顶尖咨询师;问得不好,AI就是一堆废话。这不是简单的Prompt,而是对业务本质的深刻理解,才能问出具有洞察力的、能驱动下一步行动的问题。
- 任务分解力。
一个项目来临,你需要知道:哪一部分标准化、重复性高,可以直接交给AI?哪一部分需要跨部门协调、需要价值判断,必须自己或团队完成?这是全新的人机分工设计能力。
- 整合力。
AI能给你100个创意、10份报告。你能不能在海量输出中,提炼出那个唯一有价值的结论?这要求跨领域、高维度的价值提炼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砌。
这些新能力,在任何一个十年前的能力素质模型里,都找不到它们的位置。
二 . AI 时代的能力素质新框架:
三层能力体系
面对这种根本性的重构,企业需要一个清晰的、可操作的三层能力体系来指引招聘、培训和评估。
这是决定一个企业、一个员工价值上限的能力。它不是通过培训快速习得的,而是通过长期积累、反思和价值观塑造形成的。企业必须将 80% 的资源投入到这一层。
1. 复杂判断力:
这不是根据数据做判断,而是根据价值观做判断。它包括伦理困境的权衡、多目标冲突下的取舍,以及对未来的趋势洞察(AI 看历史数据,人看趋势)。这是任何算法都无法取代的,因为判断的底层是价值偏好。
2. 价值观与责任担当:
AI 没有道德底线,不关心意义。人的核心价值在于对行为后果的责任担当,在于对企业使命和对美好愿景的意义追求。一个员工哪怕技术能力再强,如果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在 AI 的放大效应下,他的破坏力是巨大的。
3. 原创创造力与质疑精神:
AI 的创意本质是 " 基于现有数据的重组 "。真正的原创创造力,是提出一个 AI 从未见过的新问题,是打破现有知识边界的跨界连接能力。同时,能对 AI 的输出保持质疑和批判,也是防止决策陷入 " 算法黑箱 " 的关键。
4. 共情与人际连接:
理解人的情感、建立信任、进行复杂的人际协调。在人机协作越普遍的时代,人与人之间 " 温暖的连接 " 就越稀缺,它的价值就越高。
这是决定你能不能用好AI、放大效率的能力。它不是关于 AI 本身的技术,而是关于人与AI的接口设计。企业应投入 15% 的资源来培养。
1. 精准提问力:
这要求员工对业务逻辑有极深的理解。只有清楚自己 " 不知道什么 ",才能问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能力需要通过高强度的实战演练和业务逻辑梳理来培养。
2. 任务分解与设计力:
一个项目来了,能否快速、精准地将任务分解为 "AI 执行部分 " 和 " 人工判断 / 协作部分 "。这要求管理者具备流程重构的思维,能设计出高效的人机分工流程。
3. 整合与提炼能力:
将 AI 提供的海量数据、多种方案,进行价值提炼,形成 " 最终的、可行动的结论 "。这是从信息到洞察的转化能力,需要训练员工的全局观和决策导向思维。
这层能力(如信息收集、基础数据分析、标准化文案输出)的重要性相对最低。它们应该被视为AI的专长。企业应将人的精力解放出来,让 AI 去完成。
企业要做的不是培训员工这些能力,而是直接将这些任务交给 AI。人的时间,必须用来培养第一层和第二层。
三 . 对标与重构:
传统模型如何升级
传统的能力素质模型不是彻底废弃,而是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映射与升级。我们来看看传统模型中的核心要素,在三层框架中是如何重构的。
你细品。升级的本质,就是将所有 " 工具性 "和" 重复性 "的要素,降维到第三层或第二层;将所有" 人性化 "和" 价值判断 " 的要素,提升到第一层。
四 . 企业如何应用?
招聘、培训与评估的重塑
我提出这个新框架的价值,在于它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应用场景。
以前怎么招: 看简历上的专业技能证书、工作经验年限;面试问 " 你如何解决数据偏差问题 "。
现在怎么招(三层框架):
·评估第一层(核心价值):面试要设置伦理困境案例,比如:" 如果 AI 给出的最优解是违背公司价值观的,你会怎么做?" 考察其判断力、价值观和责任担当。同时,问 " 你认为这份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考察意义追求。
·评估第二层(协作能力):在面试中给出任务,让候选人现场说出 " 人机分工方案 ",甚至让他现场对 AI 提出问题,考察其提问力和任务分解力。
·第三层(工具能力):降低权重。专业技能看简历即可,因为大部分都将被 AI 接管。我们不再招聘 " 会做分析的人 ",而是招聘 " 能判断分析对错的人 "。
以前怎么培训:大量投入在专业技能、操作工具和基础管理技能。
现在怎么培训(三层框架):
·80%资源投入第一层:重点设计 " 判断力 " 和 " 价值观 "培训。例如,高管层参与复杂决策模拟、跨界创新工作坊;引入哲学、伦理学讨论,塑造企业文化与道德底线。这不是传统的技能课,而是反思与心智重塑课。
·15%资源投入第二层:专注于 " 人机协作 "的实操训练。例如,专门的"如何向AI提问"工作坊、人机流程设计训练。这需要企业给予员工充分的试错空间,边用边学。
·第三层(工具能力):可以不投入,让员工通过 AI 工具自身的功能去学习,或者提供极少的指引。
以前怎么评估: 看任务完成量、看流程遵守度、看专业技能的熟练度。
现在怎么评估(三层框架):
·评估第一层:重点考察决策的质量,而非过程。他提交的报告,背后的价值判断是否与公司战略一致?他提出的创意,原创性有多高?他在团队中的行为,是否体现了核心价值观?
·评估第二层:评估其效率放大倍数。他使用 AI 后,效率是否比其他人更高?他能否将 AI 的多个输出整合成一个有价值的、可执行的方案?
五 . 能力素质的根本变革才刚开始
AI 驱动的这场变革,并非仅仅是工具的升级,它是对 " 人的价值 "和" 组织效率来源 " 的根本性重新定义。
你想想看,当机器负责了效率,人就必须负责意义、责任和判断。
能力素质的重构,不会是一次性的。随着 AI 的持续进化,我们的第二层 " 人机协作能力 " 还会不断演变,不断诞生新的协作方式。但有一点是确凿的:
人的核心价值,永远在第一层。
企业要做的,是立即停止对 " 第三层工具性能力 "的过度投入,并将资源转移到" 第一层核心价值能力 "和" 第二层协作能力 " 的培养上。这不是一个理论模型,这是决定你的企业能否在 AI 时代获得核心竞争优势的行动指南。
能力素质的变革,早已开始。现在,轮到你来重塑自己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