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即将迎来新一轮爆发期。
作为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明星企业,小鹏汇天旗下飞行汽车工厂近日开启试产,并顺利下线首台「陆地航母」飞行器,明年将进入规模化量产交付阶段。

(图片来源:小鹏汇天)
位于广州黄埔区,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工厂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标准进行飞行汽车批量生产,拥有「复材」「动力」「连接」「涂装」「总装」五大核心车间。工厂建筑面积约 12 万平方米,规划年产能 10000 辆,初期年产能 5000 辆。在满产状态下,生产线每 30 分钟可下线一台飞行器。
小鹏汇天正在构建低空出行的两套飞行体系,分别是面向个人低空飞行的「陆地航母」,面向低空高效出行的全倾转混电飞行汽车「A868」。
其中,「A868」采用全倾转构型,在小鹏汽车鲲鹏超级增程架构基础上,采用自研航空级混电内核,可实现 500 公里长航程,最高航速可达 360 公里 / 小时,6 人座舱设计更好匹配商务出行需求。目前,「A868」原型机已完成首次试飞,正式进入飞行验证的关键阶段。

在「低空经济」还未成为大热词的 2023 年,这一业态国内市场规模约 5000 亿元,主要由民用无人机(消费级 / 工业级)和传统通用航空(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构成。
2024 年以来,伴随顶层设计的持续加码支持以及地方层面的积极响应行动,这一业态开始全面发力 eVTOL 类别,涵盖载人、载物两大应用场景。
2030 年,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到 2 万亿,相当于 2023 年的四倍市场规模。而为了完成这一目标,eVTOL 行业的「第一轮」市场爆发期,即 2026 到 2028 年,将是其中的「关键三年」。
eVTOL 行业爆发前夜,小鹏汇天之外,亿航智能、峰飞航空等「更早鸟」玩家同样在积极准备。
亿航智能 EH216-S,先后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和标准适航证(AC)。EH216-S 相关运营航司,亦获得由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全国第一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至此,亿航智能 EH216-S 成为全球首个「四证齐全」的载人 eVTOL,具备完整的商业运营资质。

(图片来源:亿航智能)
近期,亿航智能也推出了新一代长航程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VT35」,主要面向跨城市、跨海域、跨山区等中长途交通出行场景。

在先后获颁 TC、PC、AC 证书后,峰飞航空 V2000CG 凯瑞鸥成为全球首个「三证齐全」的吨级以上载物 eVTOL,具备合法飞行和运营的基础资格。

(图片来源:峰飞航空)
eVTOL 行业的更多玩家,则是像小鹏汇天这样,还在取证阶段,例如沃飞长空、高域科技、时的科技、沃兰特航空等。
而如果把目前国内 eVTOL 行业所有相关企业进行分类的话,雷科技认为有以下几大门派:
1. 汽车主机厂。
这其中既有造车新势力走出的小鹏汇天,也有传统巨头车企收购或孵化的沃飞长空(吉利)、高域科技(广汽)。近期,长安汽车也和亿航智能成立了合资公司。

(图片来源:沃飞长空)
对于这些车企派而言,在造车(尤其新能源造车)领域积累的技术和供应链优势,配合诸如「飞行汽车」这样的宣传定位,以及强大的品牌效应、线下销售服务渠道资源,顺理成章地就成了 eVTOL 行业的一大玩家,甚至可能是第一轮爆发期中的最大赢家。

(图片来源:高域科技)
2. 电池企业。
eVTOL 的一大关键核心技术,甚至可以说是「命门」技术,那就是电池。故而,电池(尤其动力电池)企业派的入局,也就成为必然。
峰飞航空就获得了宁德时代的数亿美元投资,双方正共同研发 eVTOL 航空电池。亿航智能则联手国轩高科,为 EH216 系列航空器量身定制动力电池系统解决方案。
3. 无人机厂商。
这一派别的带头大哥,正是亿航智能。在亿航智能全面发力 eVTOL 前,其主营业务是消费级无人机,曾推出过主打手机操控的中低端无人机产品。直到现在,亿航智能也没有完全放弃无人机市场,只不过更多走的 B 端客户市场,例如承接无人机编队表演的亿航白鹭。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位连续创业者,田瑜在创立峰飞航空前,还创办过一家无人机企业——昊翔(YUNEEC),其在 2015 年获得了英特尔 6000 万美元投资。
4. 专业航空公司。
按理说,航空出身或航空企业派,更自然地会是 eVTOL 行业的一大派别。但目前在国内市场,这一派的声量反而相对偏小,难道是因为更多固守航空和航天领域的缘故吗?

(图片来源:时的科技)
时的科技、沃兰特航空,这两家创始人皆为航空出身派。时的科技创始人黄雍威,马来西亚籍华人航空工程专家,创业之前曾任空中客车中国总工程师、吉利太力飞车副总经理等职务。沃兰特航空创始人董明,航空技术专家,曾参与 ARJ21、C919 等国产大飞机研制。

(图片来源:沃兰特航空)
eVTOL 产品背后,除了取证(适航认证)速度,还有技术路线之争。
气动构型上,目前 eVTOL 有三大主流技术路线,即多旋翼、复合翼和倾转旋翼型。
多旋翼型(第一代技术),面市最早、成本最低,机械结构简单、安全性也较高,不过存在航程较短、速度较慢等问题,主要为 2 座,代表机型正是全球首个「四证齐全」载人 eVTOL ——亿航智能 EH216-S。
复合翼型(第二代技术),同时集成旋翼和固定翼,解决了航程短、速度慢的问题,但相应地,电机更多、成本更高、机械结构也更复杂,载人机型主要为 5 到 6 座,代表机型是全球首个「三证齐全」吨级以上载物 eVTOL ——峰飞航空 V2000CG 凯瑞鸥。
倾转旋翼型(第三代技术),兼具直升机垂直起降、悬停能力与固定翼飞机高速巡航性能,研发难度最大、机械结构复杂,但在航程、巡航速度和载重比方面优势明显,故而应用前景最被看好,也在获得更多厂商及其产品支持,但机型研发成本需要降下来,同时取得适航认证。
倾转旋翼,又分为半倾转旋翼和全倾转旋翼,后者被认为是 eVTOL 构型「终极解决方案」,主要为 5 到 6 座,代表机型是小鹏汇天全倾转混电飞行汽车「A868」。

动力系统上,eVTOL 主要分为纯电动力推进系统和油电混合动力推进系统,纯电动力是目前主流。如果是较长距离飞行或搭载更多乘客 / 货物的话,混电动力依然有一席之地。
电池技术上,相比电动汽车,eVTOL 在诸多方面对动力电池有更高要求,例如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更轻重量更小体积,以及最重要的「航空级安全性」上。
对于入局 eVTOL 行业的动力电池和汽车企业,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倒逼其电池等核心技术研发「天花板」的突破,同时反哺于汽车品类的技术演进。
eVTOL 即将迎来爆发,行业企业和产品的商业化推进愈加急迫。
目前,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全球订单累计突破 7000 台,其中国内订单超 6000 台,海外约 1000 台订单中的 600 台来自中东市场。

针对海外市场,亿航智能这两年更是在持续发力布局,目前已涉足欧洲、美洲、非洲,以及中东、东南亚、中亚、日本等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载人 eVTOL 行业「最早鸟」和最早开启商业化进程企业,亿航智能正在国内外市场逐步建构起「空中交通」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包括集监测、调度、管理、预警、集群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指挥调度系统」,以及基础设施与运营、安全保障体系等。

应用场景上,相较载人场景,eVTOL 的载物场景应用或将更快全面推广起来。中国海油、中信海直及峰飞航空已经合作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
载人场景,受限目前 eVTOL 整体成本造价偏高,导致最终产品定价相对高昂,例如小鹏汇天「陆地航母」的预计售价不超过 200 万元,亿航智能 EH216-S 官方指导价更是达到 239 万元,故而近期也只能主打 B 端市场,例如旅游观光、城市远距 / 城际近距 / 海岛飞行等,产品定位上更像是「空中版观光车」或「空中版出租车」。
小鹏汇天近期就和敦煌合作推出了西北首条低空自驾旅游线路。城际近距飞行领域,去年峰飞航空完成深圳跨海飞往珠海 eVTOL 航线首次公开演示飞行,全程用时 20 分钟(深圳蛇口 - 珠海九洲港)。

另据雷锋网爆料,小鹏汇天正在组建销售团队,将在广州开设一家飞行汽车 6S 店,明年将在国内部分一线城市建设新门店。
一面是「饮头啖汤」企业的积极布局和商业进程,一面则是政策层面对低空经济发展的扶持,包括对低空空域管理的「进一步」松绑。
近期,《广东省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印发,有效期 3 年。
《措施》提出,推动省级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建设省综合飞行服务平台和广州、深圳、珠海等飞行服务站;支持广州、深圳、珠海先行先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步开通市内和城际低空客运航线,探索制定低空空域交通规则和大湾区跨境无人机物流配送;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对新开通并常态化运营的低空物流航线给予支持。
数据显示,广东低空经济目前已达到千亿级市场规模,低空飞行器制造企业超 2000 家,相关企业超 1.5 万家,占全国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的 30% 以上,位居全国第一。
作为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重镇,广东此番印发实施的 3 年期若干措施,无疑是为即将进入第一轮爆发期的 eVTOL 行业「保驾护航」。
广东之外,全国更多省份也在相继出台更多的支持措施,以更好迎接 eVTOL 行业和低空经济的第一轮和新一轮爆发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