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手机成为 " 新农具 "、直播成为 " 新农活 "、流量成为 " 新农资 "……11 月 5 日,由广东省委网信办、广东省委农办指导,惠州市委宣传部、惠州市委网信办、惠州市委农办联合主办的 " 网络赋能绘‘村’景 · 网络强村‘潮’前行 " 惠州市 " 网络强村 " 助力 " 百千万工程 " 系列活动在博罗县长宁镇启动。
系列活动以 "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 为核心,通过启动仪式、" 惠聚美好 E 起拍 " 网络短视频征集活动、网络名人进村联建、环 " 两山 " 深度采风等形式,汇聚政府、企业、媒体与网络名人力量,共同探索 " 媒体 +"" 网络 +" 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径,持续助力 " 百千万工程 " 走深走实。
短视频创作征集活动营造 " 人人宣传员、处处惠州美 " 氛围
活动正式发布了惠州市正能量网络名人传播工作方案。该方案面向两类达人:一是 " 本地网络达人 ",只要在惠州注册账号或长期生活,粉丝量达 1 万以上即可参与;二是 " 乡土网红 ",内容聚焦惠州乡村生活、农特产品、非遗文化、田园风光等乡土主题的创作者。
在时间安排上,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1 月 1 日至 30 日,达人内容主要聚焦 " 农特产品 "" 城市形象 "" 活力运动 " 三大主题;第二阶段从 12 月 1 日至 30 日,将围绕 " 百千万工程 "" 文旅非遗 "" 活动赛事 " 展开创作。
激励政策方面,设置了多元化的评选类别与奖励机制,包括 " 本月顶流 "" 人气爆款 "" 潜力传播 "" 勤劳创作 " 和 " 参与鼓励 " 等,分别从播放量、点赞、转发、评论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定。对于 " 乡土网红 ",还特别设置了 " 当月显眼包 "" 创意玩梗王 "" 人气种草官 "" 新锐分享官 " 等特色奖项,鼓励大家用创新形式讲好惠州乡土故事。

网络达人在徐田村采风。
" 我们为参与者准备了四大支持:流量扶持、资源对接、能力培训和长效联动,助力每一位创作者走得更远、做得更好。" 惠州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说。更多活动详情,可通过 " 惠州发布 "" 文明惠州 " 等官方平台了解。
" 惠聚美好 E 起拍 " 网络短视频征集活动同步启动。该活动在市委宣传部、市 " 百千万工程 " 指挥部办公室的指导下,由市委网信办联合市广播电视台特别策划,以短视频为载体," 广覆盖,易参与 "。
活动邀请广大市民、企业、青年创作者,以镜头语言挖掘惠州之美,成为家乡的 " 代言人 ",共同编织 " 人人宣传员、处处惠州美 " 的动人生态。 " 创作正当时,请到惠州来!" 主持人的邀请表达了对所有热爱惠州、愿意记录惠州的市民的期待。
培育 60 名 " 乡土网红 " 打造数字新农人
政策的沃土已然铺就,而最动人的,永远是人与人的联结。活动现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 联建签约 " 仪式,@保安波仔、@社牛家明、@橙妹走乡村等六组达人,与惠城区、博罗县的乡村进行结对联建。
没有传统的签字换本,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拼图。当达人与村干部将印有彼此形象的拼图块缓缓推入,最终合为一体时,现场掌声雷动。这一 " 拼 ",拼的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一 " 合 ",合的是数字智慧与乡土情怀的同频共振。 从此,达人的镜头里有了更深厚的文化根基,乡村的发展中注入了更强大的网络动能。
为鼓励网络达人对惠州乡村振兴的贡献,市委网信办还授 10 名网络达人为 " 网络强村 · 乡村推荐官 "。记者了解到,2023 年,为更好助力 " 百千万工程 ",惠州作为唯一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 " 网络强村 " 工作,先后在全市各地开展新媒体特训营,为参训人员提供技术和运营上的支持。
2024 年,省 " 网络强村 · 百家互联网企业助力‘百千万工程’ " 启动仪式在惠州市博罗县举行。惠州进一步深入 " 网络强村 " 工作,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 13 个乡镇,结合乡村实际所需,开展新媒体培训、制作乡村推介范本、拍摄乡村风貌视频、开展直播带货、培训村民数字素养等 " 五个一 " 活动,以网络流量赋能乡村发展。

沉浸式感受增江风光。
经过 2 年多发展,惠州已经培育了 60 多名本土网红,开展了无数场特训营,打造一个个乡村直播间 …… 数字经济的种子,已在惠州乡野生根发芽。一位位网络达人,也成了惠州乡野的代言人。
" 很多人问我,‘橙妹,你为什么总往村里跑’ " 媒体代表 @橙妹一灵在分享时,重温了这个最常被问到的问题。" 起初是为了风光与特产,但后来,我的镜头里,更多的是人——是乡亲们淳朴的笑容,是手艺人坚守的匠心。我渐渐明白,我们做的不只是内容,更是一份连接。" 她与团队开展的采风活动,让 20 万 + 网友云游古村;发起的春节短视频征集,用 600 余万次播放量,让全国网友感受到了惠州独特的年味。" 从 20 万 + 到 600 万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城乡双向奔赴的温暖见证。"
网络达人 @社牛家明(林航正)则分享了他的 " 独门秘方 " ——用 " 散装英语 " 混搭方言粤语,让博罗的胡须鸡、罗浮山豆腐花走出惠州,甚至吸引了国际关注。" 我深切体会到,手机真的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

体验龙门非遗织带仔。
而来自龙门的 @三哥三嫂(刘幸赟),则道出了这份事业背后的艰辛与坚持。" 直播间人多时成百上千,少时只有寥寥几人。我们也曾沮丧,想过放弃,但最终选择了坚持。" 在不断地坚持下,她也终有所获:" 我们最好时候,2 小时突破 2000 单,最终卖出 1 万多单,销售额超 10 万元。在小县城,这让我们倍感安慰。只要乡亲们需要,我们会继续努力。"
深入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沉浸式创作
随着 " 百千万工程 " 和环 " 南昆山-罗浮山 " 引领区建设在惠州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同步徐徐展开。环 " 南昆山-罗浮山 " 引领区丰富的生态与文旅体资源,是宝贵的传播素材库。 活动中,惠州市委网信办还启动了环 " 两山 " 深度采风宣传计划。11 月 5 日— 6 日,数十名网络达人、媒体记者、高校和企业代表,深入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实地走访 218 最美旅游公路,进行了两天一夜的沉浸式创作。
从山夏农场的趣味运动会,到徐田村的 " 莫言同款 " 沙葛柠檬茶;从千年古榕下的茶话会,到香溪湾驿站体验三百年未断的 " 织带仔 " 非遗工艺 …… 这趟旅程,不仅是采访,更是达人记者们为家乡代言的 " 打 call" 之旅,让惠州深藏的生态之美、人文之韵,通过一方屏幕,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为惠州 " 百千万工程 " 聚势引流。
" 我们希望,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流量成为‘新农资’,共同为惠州‘代言’,一起惠聚美好!" 惠州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网络强村 " 系列活动将持续深化,汇聚多方力量,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 " 惠州答卷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