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8 日,话题 " 官方称已对淘宝霸屏广告展开调查 " 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大量关注。

目前,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方面证实已收到关于淘宝 " 双 11" 期间霸屏广告乱象的相关举报,目前已交由网监分局展开调查。
据悉,此次调查源于大量用户投诉。有用户反映,在打开多款手机 App 时,手指轻微触碰或机身稍一晃动,就会被强制跳转至淘宝会场页面,严重影响正常使用体验。
针对此事,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该局确实已经收到相关举报,并交由网监分局办理,目前已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调查。
据了解,淘宝曾于 2021 年 6 月、7 月,分别因广告违法行为、未制止平台商家广告违法,两度被余杭区市监局处以 5 万元顶额罚金。
山东柳泉律师事务所王振康律师指出,App 霸屏广告往往采取强制授权、超范围索权、后台运行等隐蔽违规手段,读取、存储、分析用户网购记录、浏览习惯与喜好等敏感个人信息,损害用户的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
广告无孔不入
已 " 防不胜防 "
事实上,淘宝开屏广告引发的强制跳转问题并非个案,而是当前手机软件广告乱象的缩影。打开一些手机软件时,轻微晃动屏幕立刻就跳转到了第三方购物软件;软件使用过程中离开片刻,返回时广告会再次弹出;试图点击关闭按钮,却仍能继续跳转到广告页面。这种未经用户同意就推送的 " 牛皮癣 " 广告,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很多网友对 " 淘宝霸屏广告 " 一事表示 " 喜大普奔 ",几乎所有人都对这种广告形式深恶痛绝,还有网友称希望 " 从重处理 "。
除了开屏广告,连手机信号栏都成了广告位。据鞭牛士,近日,不少网友反映手机信号栏出现异常状况,原本显示运营商名称的位置,突然出现了各类广告标语。
例如,有用户发现自己的信号栏变成了 " 青岛啤酒节 "," 逐梦北马 " 等推广语,还有学生用户遇到 " 新同学用动感地带 " 的字样。这一现象最早在今年 8 月就已出现,当时就有少量用户反馈过,近期随着活动增多,出现的频率明显变高了。
在广州举办的第十五届全运会期间,不少用户靠近场馆附近,信号栏就会自动变成 " 智慧全运 "," 激情全运 " 标识。不少网友一度以为是手机出了问题,排查后才发现竟然是运营商操作。
对此,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客服回应称,信号栏显示的特殊文字是地区性合作活动的 " 个性化信息展示 "。
客服解释,当运营商与地方开展主题活动时,会通过修改基站下发的标识信息,在信号栏临时添加相关文字,活动结束后会自动恢复原运营商名称。关于关闭方式,客服均表示用户可主动联系人工客服申请关闭该服务。但不少尝试过的用户反映,实际操作并不顺畅。
广告虽是平台重要收入来源
也应顾及用户体验
针对开屏广告乱象,工信部自 2021 年起就已开始重拳整治,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软件运营企业强化落实限制点击区域、显著展示 " 跳过 / 关闭 " 按钮、显著展示 " 点击跳转第三方 " 标识等要求。
在此背景下,一些平台又开发出新的交互方式,其中 " 互动点击 " 取代了原来的 " 全屏点击 ",而 " 摇一摇 " 就是具体实现方式之一,此外还有扭一扭、滑一滑等多种互动方式。
北京数字经济与数字治理法治研究会副秘书长黄尹旭表示,强制跳转剥夺了用户的自主选择权,性质上属于误导性或诱导性跳转,不仅浪费用户时间,也破坏了用户的上网体验。黄尹旭进一步指出," 摇一摇 " 广告离不开手机陀螺仪和运动传感器数据的调用,这些数据也应该属于个人信息范畴。
工信部还曾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重点要求不得频繁弹窗干扰用户正常使用,或利用 " 全屏热力图 "、高灵敏度 " 摇一摇 " 等易造成误触发的方式诱导用户操作。对落实上述要求不到位或出现违规行为的,依法采取责令限期整改、向社会公告、组织下架等措施,严肃问责查处。
北京也迪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振华表示,平台不按标准执行,个人走诉讼程序成本又高,其实还有其他路径规范和治理这种 " 摇一摇 " 广告。首先,工信部之前发过相关文件要求整改,相关管理部门有一些整改措施,但落实不彻底,广告商没有完全按照标准去做整改,如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处罚也没有问题。另一种情况是,像这种典型的侵犯消费者用户权益的行为,消费者保护协会这类公益性社团组织也可以提起公益诉讼。
黄尹旭建议,平台一方应充分了解用户意愿后再进行权限获取的操作,用户一方也应提高自我维权意识。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开屏广告已经成为许多应用的重要收入来源,平台方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应当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合法权益的保护,在广告形式和交互设计上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 App 广告形式不断翻新,但无论如何创新,都应当建立在尊重用户选择权和隐私权的基础之上。此次杭州市场监管部门对淘宝霸屏广告的调查,不仅是对单个平台的监管行动,更是对整个行业乱象的一次警示。如何在商业利益与用户体验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建立更加有效的长效监管机制,仍然是监管部门、平台方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