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 10 月房地产行业债券融资总额达 512.4 亿元,同比增长 76.9%,环比保持稳定增长势头,显示出行业资金端出现边际改善迹象。其中,信用债融资 327 亿元,同比增长 50.7%,占比 63.8%;资产支持证券(ABS)融资 157 亿元,同比大增 115.8%,占比 30.6%;海外债融资 28.4 亿元,占比 5.6%。当月债券融资平均利率为 2.56%,同比下降 0.42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0.13 个百分点,创下近年新低,反映融资成本有所下行。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一变化既体现了政策暖风的持续释放,也说明市场信心正逐步恢复。

今年以来,房企融资环境在稳步修复。数据显示,2025 年前十个月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总额累计达 4882.4 亿元,同比增长 8.6%。其中,信用债融资 2939.8 亿元,同比增长 3.3%,ABS 融资 1845.3 亿元,同比增长 16.7%。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虽然单月增速可观,但从累计规模看,房企融资仍处在温和回升阶段,行业整体尚未全面恢复。10 月融资总额显著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另一方面反映了房企融资结构优化、资本市场接受度提升的积极信号。
从结构看,信用债仍为主导,但 ABS 的快速增长值得关注。当前,房企通过 ABS 发行实现项目层面融资,能以较低成本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种模式的普及不仅降低了房企短期融资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资产负债表结构。不过,ABS 背后仍需依托项目稳定现金流,未来其风险管理能力将成为关键。整体来看,融资结构呈现出 " 信用债为主、ABS 为辅 " 的格局,显示出行业正向多元化、市场化方向演进。
从主体分布看,央企与国企依然是融资主力。10 月信用债发行中,招商蛇口、中海发展、保利发展等央国企合计发行额超过 30 亿元,而民营房企的发债规模则相对有限,如滨江集团、卓越集团发行额约 12 亿元。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种差异表明资本市场风险偏好依然偏向稳健主体,投资者更青睐经营稳定、财务结构健康的国企与优质民企。融资结构的集中化趋势,既是市场风险防范的体现,也折射出行业分化格局的持续强化。
在融资成本方面,平均利率下降至 2.56%,为近年最低水平,反映出市场资金成本整体下行。和众汇富认为,这一趋势与宏观政策的稳增长导向密切相关。央行此前多次释放流动性信号,金融机构也在政策引导下加大对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债务成本逐步下降。利率下行有助于减轻房企偿债压力、改善现金流结构,同时提高再融资意愿和能力,对行业短期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融资回暖并不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全面复苏。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期,销售端恢复缓慢、项目去化周期延长、库存压力较大。债券融资增长更多是结构性恢复,而非需求端带动的系统性反转。融资资金主要集中在优质项目和交付重点领域,政策层面亦明确强调 " 保交楼、稳预期 ",表明行业支持的核心目标在于防风险和稳民生,而非重新刺激高杠杆扩张。
从政策角度看,近期监管部门持续优化金融支持措施,鼓励银行、保险、信托、券商等机构依法合规参与房企融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推进,使 " 白名单 " 房企获得更稳定的融资通道。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在金融体系内部形成的正向循环,推动市场信心逐渐修复,也带动了信用债与 ABS 的发行活跃度提升。与此同时,市场对房地产长期投资价值的判断趋于理性,资本结构调整与资产盘活成为房企自救的重要方向。
展望后市,和众汇富认为,房地产债券融资的恢复仍将呈现 " 分化延续、稳中趋进 " 的态势。一方面,政策层面的持续宽松将继续支撑房企合理融资需求,预计年底前融资利率或维持低位震荡;另一方面,投资者对房企信用风险的甄别仍将强化,优质企业将获得更多资金支持,而中小民企融资难度依然较大。此外,ABS 等创新融资工具有望保持增长,为行业流动性提供补充,但监管亦将进一步加强底层资产质量审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