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6小时前
欧葆庭中国区CEO柯烨明:中国养老机构竞争愈加激烈,国资正在大量进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 " 进博会 ")举行期间,法国欧葆庭养老康复集团(下称 " 欧葆庭 ")的管理层参加了进博会的多场配套论坛。在欧葆庭中国区 CEO 柯烨明看来,进博会是中外企业交流的一个重要契机,欧葆庭可以在这里接触世界各国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中国深化改革和开放市场的承诺,对跨国企业而言是定心丸。

欧葆庭成立于 1989 年,在全球 20 多个国家经营 1000 多家机构,10 万多张床位。欧葆庭主要服务对象为高龄、失能、认知症人群,目前在南京、上海有两家高端养老机构。2019 年,欧葆庭首次参加进博会,此后从未缺席过进博会。

柯烨明称:" 过去十余年,中国养老服务市场为国际企业提供了重要机遇。展望未来,中国养老服务市场对外资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也真诚地希望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外资企业在养老领域的发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中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 3 亿,占全国人口的 21.1%,占总人口的 22.0%。在老龄化快速加深的背景下,中国养老服务市场正在吸引更多外资康养企业来华发展。今年进博会上,许多外企也展示了外骨骼助行设备、扶手、电动床等针对中国市场的适老化产品。

柯烨明观察到,中国养老机构竞争愈加激烈。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养老机构会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吸引潜在消费者,但也不排除部分机构采取价格战,以牺牲服务品质为代价来降价引流。此外,养老行业不断涌入新的服务商,其中多数是保险、地产等企业转型,养老行业也越发呈现 " 国进民退 " 的趋势。

采访人供图

| 专访 |

经济观察报:作为外资养老机构,你们所感知到的中国养老市场的营商环境有何变化?

柯烨明:过去几年,外资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出现了一定波动。欧葆庭的不同之处在于,集团建立了一个带有中法基因的、稳定的本地团队,团队有着法国的文化背景,同时常年扎根中国养老服务一线。这是我们在十多年间越来越有生命力,可以长期运转下去的重要因素。

当然,在落地过程中,申请医保、康复科、护理院、各类补助等方面对外资来讲还是充满挑战,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我们真诚地希望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外资企业在养老领域的发展,继续为专业负责的国际企业提供重要机遇。

经济观察报:中国养老服务市场和法国相比有哪些异同?

柯烨明:法国的医保、生活自理补助(类似长护险)、居家照护补贴等基本可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支付问题。

在法国,居民的养老路径规划也较为清晰,大部分老年人只要能够自理,都居住在家中,也就是 " 居家养老 ";只有当他们的身体自理能力不足以支持他们继续住在家里,才会选择入住养老机构,这部分老人年纪通常在 85 岁以上。" 居家养老 " 与 " 机构养老 " 并不是二选一的选择题,而是随着时间推移发展的不同阶段。这条路径清晰明确,形成了直通体系,老人从医院手术出院,直接就会有公益社工帮助他们挑选适合的养老机构。

因此,法国的养老机构大多是医护型的(称为 EHPAD),主要为高龄失能、半失能、认知症老人提供专业长期照护。这个体系在政府、社区、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家庭之间建立完整生态体系,形成闭环,避免资金和人力的浪费。

此外,法国的养老机构服务严格受到政府监管。因为失能等级与政府补助直接挂钩,所以评估体系由政府统一制定、实施。无论是私营还是公立,无论是高端还是兜底,养老机构都实施统一的护理服务体系,保证服务质量。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城市和地区有着巨大差异,想要形成清晰的养老路径需要时间。目前中国政府也在不断地优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对于养老机构的管理也越发成熟。我相信中国政府和人民也会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养老路径。

经济观察报:中国老龄化程度在快速加深,但多项调查也显示大量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为何会呈现出这样的现象?

柯烨明:宏观层面,中国老年护理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不高并非需求缺失,根本原因是资源与需求的错配。 

首先,养老项目投资时的定位已经决定了项目未来的发展。一些项目选址在偏远的郊区、山区等,这样的区位并不符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我们的观察是,国内外大部分老年人还是选择在自己的家附近养老。

其次,养老机构的服务要能够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的 " 护理刚需 "。为此,养老项目要根据现有的人力、财力资源来决定高端、中端或低端的服务定位。

欧葆庭在全球发展的定位都是依托法国高端的设计和高品质的服务,为高龄失能半失能和认知症老人提供长期照料。国内其他养老企业也完全可以依托企业优势打造符合自己品牌和消费群体的项目定位。可以看到,选址在城市核心区、服务质量好、价格定位符合客群支付能力的项目,都有很高的入住率。

第三,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也是限制养老服务发展的难点,需要养老服务行业的全体成员以及政府、医疗机构、学校等社会力量一起努力推动。

支付能力方面,很多城市逐渐开始推行长期照护保险,每月可以给老年人几百元到上千元的失能服务补助,提高老年人获得养老服务时的支付能力。

支付意愿方面,许多有钱的老年人更愿意将钱花在子女身上而不是花在自己身上。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这些老年人才愿意为刚需产品和服务买单。还有一批老年人有消费意愿,同时对服务有着极高的要求,只有真正精细化、高品质、专业化的服务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这一点上,其实能做到的养老项目也不是很多。

经济观察报:欧葆庭的养老服务如何兼具本土化和特色化?

柯烨明:中国市场巨大、潜力巨大,但同时不同地区和人群间的差异巨大。

可以看到,中国的社会养老习惯、养老服务整体构架和法国有着极高的相似性。我们在十多年本地化的过程中,首先继承了法国总部带来的专业严谨的医疗、护理体系,对 1500 条 SOP(标准作业程序)进行翻译后,按照中国的标准和老人的需求进行本地化。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刚来到中国市场时,法国专家都是长期在我们的项目上陪同带教,为我们培养了一批能够充分理解法国照护理念、又了解中国市场特色的中国团队,包括医疗、护理和质量团队成员。

本地化的过程也是优化提高的过程。我们和包括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等很多国内知名的专家、教授、律师共同协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真正把法国的高端医养服务带给中国的家庭。

可以说,结合了双方的优点后,我们在国内的养老机构已经青出于蓝胜于蓝,超过了法国原来的管理水平。例如,南京欧葆庭项目在欧葆庭全球 1000 余家机构中脱颖而出,连续两年获得欧葆庭集团全球卓越奖。同时,我们也是唯一一家先后获得第一批南京市民政评选的五级养老机构、江苏省评选的五级养老机构的外资企业。

经济观察报:欧葆庭来华十余年,观察到的养老机构市场竞争有何变化?

柯烨明:中国养老机构床位越来越多,竞争愈加激烈。有些养老机构会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吸引潜在消费者,但也不排除部分机构采取价格战,以牺牲服务品质为代价来降价引流。

养老行业也不断涌入新的服务商,其中多数是保险、地产等企业转型,养老行业也越发呈现 " 国进民退 " 的趋势。一方面,险资进入养老市场的前五年,可谓疯狂投项目,但现在项目投资量在慢慢回缩;另一方面,近期国资涌入养老行业对商业市场有较大的影响。这类项目普遍投资很大,服务定价却很便宜。对于真正纯靠商业行为的服务商来说,很难与其竞争。与此同时,这些项目的服务质量、专业程度还有待提升。

此外,十年前养老机构内置医务室只属于少数高端机构,现在得以普及;民政部门对于养老机构的监管也越发深入,政策不断完善;国家政策从养老产业到银发经济的提法转变,预计能让更多新鲜的产品和服务进入银发赛道,我们对此十分期待。

经济观察报:欧葆庭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规划?

柯烨明:基于我们现有的南京、上海欧葆庭养老机构实体项目,下一步我们要做大量的轻资产输出服务,做品牌输出和管理模式的输出。我们已经用了十年时间,搭建了一套完整、有机的管理模式体系,我们愿意尽我们的全力将这份成果更好地扩大到全国各地,惠及更多中国的老年人和家庭。对于国内的养老同行,我们一直保持开放态度,我们已经举办了 10 期面向全国同行的专业医养结合培训课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养老 进博会 法国 外资 养老服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