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的中产家长,主打一个疯狂鸡娃。他们往往把 "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当作劳动号子,费尽全部心思让自家孩子长出三头六臂,文能读书说英语,武能骑马弹钢琴。誓要让孩子大学冲进国外名校,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中产家庭,开始在教育领域返璞归真了。大家不仅放弃了对鸡出优质娃的幻想,还开始把 " 老款小孩 ",奉为了养娃鄙视链的最顶端。
所谓的 " 老款小孩 ",也被调侃为 " 中华田园娃 ",主打的就是一个能吃能睡好养活。老人常说 "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而 " 老品种小孩 " 的技能点,就是 " 三岁自己夹菜吃,不用大人喂饭;七岁嘴里没有抖音上的网梗,也不爱找家长买鞋 "。
中产们纷纷开始 " 反向教育 ",一个原因是,现在的小孩已经进化到 next level 了。" 小时候大家眼里的坏学生,充其量就是在课上睡觉、讲小话和逃值日,但如今的小孩们,成长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很多小孩都太早熟了,嘴里说的话大人都听不懂。"
于是,以前的中产,还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他们先不让孩子跑了,让孩子学会好好走路再说。
如果说娇生惯养的现代娃,是大棚里的蔬菜,老品种小孩,就像是地里的土豆,主打一个抗造。" 他们吃饭从不让大人操心,从小就养成了不挑食的好习惯。而且老款小孩大多一身牛劲,运动特别发达,而且脸因为气血很足而红扑扑的,感觉吃完饭马上就要下地掰苞谷了。"

有人说,想要养出老款小孩不需要很多钱,但需要很多爱。" 因为只有一个用心给孩子立规矩的家庭,爸妈都通情达理有原则,才能养出这种老品种小孩。"
养 " 老款小孩 ",并不是放弃学识教育,把孩子扔到农村里拉练。而是用最朴素的方式,养出绿色无污染的有机小孩。
你以为如今小孩的童年,还是像自己小时候那样吃着辣条,玩着森林冰火人,殊不知现在的小孩们,嘴里都是 " 包的 ""666"" 保持富态 "。然后你就开始明白,为啥老一辈人看自己会发出 " 没规矩 " 的感慨了。" 看到现在的小学生,满嘴都是没营养的话,自己居然说出了曾经爸妈说过的词儿,这些小孩玩手机都把自己脑子玩坏了。"

成长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很多小孩都是催熟的,才几岁就开始玩网络,发某音。" 明明是该玩贪吃蛇的年纪,却已经开始在网上拉帮结派,玩粉圈那一套;或是刷着没营养的短视频,嘴里满是网梗了。"
第一批养出 " 老款小孩 " 的中产爸妈,可能自己以前就是 " 中华田园娃 ",于是奉行的也是一种比较朴素的教育方式。
在北京定居的河南大哥大雄,说自己从小就是在农村长大。" 成长路上主打一个命硬,看到路边的花蕊直接就是上嘴吸,还爱吸溜中性笔。当时大家爱登高爬梯,从两米的墙角上跳下来啥事儿没有,只要不告诉家长就行。"
大雄的小孩出生后,大雄跟老婆达成共识," 孩子要糙着养,不能养出脆皮小孩 "。" 只是这种糙着养不是让孩子从小不喝奶粉喝米油,而是对孩子不娇生惯养、不追着喂饭、该打就打。以至于孩子现在吃饭,从来都不用大人操心。"
" 而且,老款小孩主打一个放养,从小就带到外部环境里去拉练,公园里满地爬,磕了碰了家人也不过度焦虑,孩子反而性格更坚强、身体更皮实。"
一些中产爸妈,在鸡娃的过程中发现," 自己的孩子不是那块料 ",索性就把这种 " 烂尾娃 ",反向培养成 " 中华田园娃 "。" 如果卷不起学习和兴趣班,那就祈求他当一个善良正直的小孩,培养好正确的观念,以后成长路上不至于太脆弱。"
" 能下定决心养中华田园娃的中产爸妈,大多有着比较先进的教育观念。知道自己娃在学习领域没有技能点,就去培养娃的体育和心态,所以老款小孩长大后不一定在世俗意义上有出息,但一定心态奇好、招人喜欢。"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老款小孩就是前者。" 因为老款小孩的爸妈,更加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好习惯的养成。当其他小孩都在奔波于兴趣课和补习班之间时,老款小孩的周末却是跟爸妈一起去逮蟋蟀、抓蝌蚪,回家后睡得比猪还香。"
有人说,这种 " 老品种小孩 ",抗压、抗打、抗冷、抗热、抗病毒还抗抑郁。" 就像是爷奶眼里的大胖乖孙儿,从小吃饭不用人喂,出去疯玩也不会生病,可能学习没那么好,但特别招人喜欢。"
今年 40 岁的丰台妈妈小琪,儿子已经 8 岁,从小就是按照 " 老品种小孩 " 那样养的。" 从小孩子姥姥姥爷,就不让对孩子太过娇惯。别人家老人还在追着孩子喂饭时,姥姥姥爷只会定时收走饭菜,让孩子养成不要边玩边吃的好习惯,反而是这种散养模式,孩子的身体会更加抗造。"
对于小琪来说,养 " 老品种小孩 ",并不是可以让孩子吃苦,而是一种 " 自然教育法 "。
" 都说从小经常接触大自然的小孩,就能抵抗力更高不爱生病,而且身体、脑子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也会更快发育。所以我们 80 后小时候,没事儿就一起出去疯跑,累了就在稻子垛上睡觉,才是童年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群中产爸妈,开始培养 " 老款小孩 " 的原因,则是鸡娃实在太累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中产爸妈们是花钱又花时间。如今的成功小孩标准,不仅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得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最后一路卷上藤校,成为传说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靠砸钱成为天之骄子。90 后苏州妈妈珍珍说,自从知道孩子在幼儿园每次算数都得最后一名时,自己心里就差不多有数了。" 但孩子每天上学都特别认真,看到他一本正经地收拾书包上学,每次回来都得最后一名,我就感觉他又可爱又好笑。"

在珍珍看来,想养出一个纯种的中华田园娃,反而比只卷学习更费劲。" 我们想尽量减少他刷短视频的时间,所以周末要么带出去爬山,要么就去周边短途游,假期更是要出门旅游,看看大好河山。说实话,比把孩子往兴趣班一扔累多了。"
" 老款小孩 " 不一定是三好学生,但一定是班里最善良的那个小孩。" 孩子上小学后,没有得过一次三好学生,但抱回来一堆劳动能手、进步之星,文明标兵的奖状,而且在班里人缘很好,有什么集体活动都被同学们拉着参加。"
有人说,养 " 老款小孩 " 其实是一种教育降级。" 以前人们把未完成既定鸡娃规划的子女,叫做烂尾娃,现在小孩连烂尾的机会都没有了,索性自由生长了。"
但对于中产家长们来说,培养 " 中华田园娃 ",反而能让孩子更快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珍珍说,想要养出一个中华田园娃,就得从小带他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大人干嘛他干嘛。所以钓鱼啊、登山啊、骑车啊,他得从小样样精通。见的东西多了,自然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 而且,80 后 90 后小时候谁不是中华田园娃?小时候的暑假,就是在奶奶家写一上午作业,然后跟小伙伴们去疯玩。和泥、抓蝌蚪、逗蟋蟀,童年就是一半在外边撒野,一半在家里睡觉。哪像现在的孩子五谷不分,天天就知道拿着手机看游戏主播。"
不过,在珍珍看来,男孩可以按照 " 中华田园娃 " 那样去培养,女孩就不一定了。" 女孩还是得精细着养,不然很容易长大后就被黄毛拐走。"
第一批 " 老款小孩 " 的父母,已经彻底想开,实现了自洽。
" 鸡娃不如鸡自己,看着孩子能放下手机,像自己小时候那样出去跑跑跳跳,嘴里没有那些没营养的网梗,心里也会想他快乐就好。不求他有什么出息,只求他平安长大, 当个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的小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