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最近被理想汽车 MEGA 召回的消息刷屏,不少汽车博主还在为是不是冷却液原因而斗嘴,全然不顾新能源车主的切身感受。
就在此时,身为合资企业的广汽丰田突然扔出一颗重磅炸弹:铂智 3X 车型推出 " 三担责 " 承诺——厂家直接承担电池自燃责任、厂家直接承担智能泊车辅助事故责任、厂家直接承担电池衰减责任。
这波及时操作实在温暖人心,给了想买新能源汽车的潜在客户很大信心,真没想到:新能源汽车大大的良心居然来自广汽丰田!
担责条款拉张表看看广汽丰田对自己有多狠?
新能源车主的主要痛点就是:安全、衰减、售后三项。
根据广汽丰田新发布的政策,厂家承诺:在车辆使用两年或行驶五万公里内,若电池衰减超过 10%;六年或十万公里内超过 20%;八年或十五万公里内超过 25%,厂家将免费更换全新原厂电池,所有费用由厂家承担。
这一标准显著高于行业普遍执行的质保条款,被认为是以超行业标准的责任担当,重塑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服务边界。

广汽丰田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正在从参数比拼转向体验竞争,真正的领先不在于跑多远、充多快,而在于能否让用户长久信赖。
" 让每一公里都没有焦虑,是我们提出这项政策的初心。" 这背后既是服务体系的决心,也是对供应链质量体系的自信。
与此同时," 冬季续航守护行动 " 也同步推出。针对低温环境下的电池续航下降问题,用户如发现续航异常,可拨打服务热线,厂家将在 48 小时内完成检测并出具报告,若确认异常,将在 72 小时内完成免费更换 ( 部分地区受物流影响时间略有延迟 ) 。
这一快速响应机制,被业内认为接近传统燃油车的紧急救援标准,显示出广汽丰田在新能源服务流程上的成熟能力。
为了看得更明白,我们把比亚迪、特斯拉等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担责条款对比一下,广汽丰田对自己的 " 狠 " 就一目了然了:

肉眼可见:广汽丰田铂智 3X 把电池衰减红线拉到 25% 以内,且 " 超标即整包换新 " 写进厂家责任,堪称目前行业最严苛。

小结:广汽丰田一把将新势力擅长的用户运营打成了标配!
丰田三担责的底气来自中国供应商
支撑广汽丰田底气的,是其核心电池合作伙伴正力新能。
作为广汽丰田最大的电池供应商,正力新能为铂智 3X 量身定制了航空级标准的高性能纯电电池,该电池从材料体系到生产一致性全面对标航空安全标准。该电池采用正力自主研发的化学体系和结构设计,电芯设计寿命达到 8 年 30 万公里,电池系统超长循环性能超过 3000 次,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低温性能上,正力新能通过对电芯材料体系进行低温改善以及低温保温能力的提升,满足零下 20 摄氏度环境 30%SOC 连续 10 次 612W 高功率放电,确保车辆在冬季或寒冷地区的优良性能,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衰减问题。
除了长寿命与抗衰减,安全性能同样是此次政策背后的重要支撑。正力高性能电池已提前满足将于 2026 年 7 月实施的 " 史上最严电池新国标 "。
整包防护超国标标准完成,严苛标准下不泄露、不起火、不爆炸,并通过电池包底部碰撞、挤压、振动、快充循环安全,整车刮底后涉水 + 高空跌落测试等一系列超纲测试,以全链路技术确保电池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小结:广汽丰田的三担责相当于对赌,把原本属于保险、属于用户、属于运气的不确定性,全部吸收进自己承诺。底气是什么?是强大的中国供应链!
市场换不来技术!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成就了合资 2.0 的底色
1983 年 4 月 11 日,国内第一辆桑塔纳轿车在上海嘉定组装成功;1985 年 3 月,中德合资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中国汽车工业就此进入合资时代。
一晃过去四十余年了,中国政府一直希望的 " 市场换技术 " 没有真正实现,无数有志士痛心疾首,高声急呼:加强自主开发是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唯一出路。而这一刻,由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实现了!

1. 组织定位翻转——中方从 " 代工厂 " 变为 " 共创者 "
传统合资 1.0 时代,外方负责产品定义与技术封装,中方负责渠道与政策资源,完全是 " 拿来主义 "。
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后,三电、智驾、座舱的迭代速度以月为单位,外方全球车型在中国出现 " 水土不服 ":续航标定基于 WLTP 工况,到中国冬季直接打对折;车机系统海外供应商半年才 OTA 一次,被本土新势力 " 月更 " 碾压。
于是合资 2.0 首先完成组织定位翻转——中方团队拿到产品定义权与迭代主导权。
以铂智 3X 为例,电池包结构、热管理策略、BMS 标定全部在中国闭环完成;面向中国冬季场景,团队做了 -20 ℃黑河寒区 3 个月连续测试,电芯低温功率放电曲线由中方工程师亲手标定,外方仅做安全冗余背书。正如上汽大众在 ID.ERA 项目上给出的样板:ID.ERA 造型由中方设计团队主导,整合本土供应链,德方负责全球法规适配,双方从 " 甲乙方 " 变成 " 合伙人 "。
2. 研发链路前移—— " 在中国、为中国 " 到 " 在中国、为全球 "
铂智 3X 的高性能电池包从电芯化学体系到整包结构都是原创:正力新能采用高性能材料体系,能量密度 190Wh/kg,循环寿命 3000 次后容量保持率仍≥ 80%,-20 ℃低温 30%SOC 连续 10 次 612W 高功率放电,高安全冗余设计,电芯在极端滥用条件下仍能保证不出现安全问题,已提前满足将于 2026 年 7 月实施的 " 史上最严电池新国标 ",为用户保驾护航。

上汽大众更激进:2026 年起推出的 18 款新车里,15 款专为中国开发,其中增程、纯电、插混三线并行,AI 大语言模型座舱、城市 NOA 全系标配,德方总部只保留品牌基因与底盘调校话语权,其余全部在中国闭环。
这意味着合资 2.0 正在把 " 在中国、为中国 " 升级为 " 在中国、为全球 ",中国团队不再是区域适配者,而是技术输出者。
3. 商业模式重构——从 " 卖车 " 到 " 订阅全生命周期价值 "
合资 1.0 的收入曲线止于交车那一秒,2.0 时代则把盈利点延伸到全生命周期。
用户获得 " 越开越新 " 体验,车企获得 " 越用越赚 " 现金流,合资 2.0 由此完成从一次性买卖到持续订阅的商业模式跃迁。
小结:当日本汽车工业鼎盛时,有学者藤本隆宏写下了《能力构筑竞争 - 日本汽车产业为何强盛》一书,我觉得是时候写一本《中国电动汽车为何强势崛起》的书了!
最后
广汽丰田的铂智 3X" 三担责 " 表面看是一次营销事件,深层看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成人礼!
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规则,正第一次围绕中国场景、中国标准、中国服务来制定,中国的汽车技术、汽车供应链的 " 反向输出 " 时代,才刚刚开始,值得期待!
( 本文作者顾国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经济发展分会副主任委员,曾担任新能源汽车三电头部企业高管、两大汽车研究院副院长、两大创投机构投研院院长。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