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财经网 昨天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特斯拉通过马斯克万亿薪酬方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美国德州奥斯汀举行的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埃隆 · 马斯克价值约 1 万亿美元的 2025 年薪酬方案获得超过 75% 的股东投票支持,再次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焦点。这一结果意味着,在未来五年内,只要公司实现既定业绩目标,马斯克将获得巨额期权回报,其在特斯拉的持股比例也可能由当前约 13% 提升至 25%。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一方案不仅是对马斯克个人的高度信任,更体现出资本市场对特斯拉长期增长潜力的认可与押注。

根据披露的条款,马斯克的薪酬与公司业绩直接挂钩。方案设定了极为严格的门槛:包括公司市值需达到 8.5 万亿美元、累计交付 2000 万辆电动车、实现 1000 万活跃自动驾驶订阅、交付 100 万辆类人机器人 "Optimus",以及部署 100 万辆商业化无人驾驶 "Robotaxi" 服务等。这些目标被视为特斯拉由电动车企业向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生态平台转型的关键里程碑。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特斯拉在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政策沟通以及全球市场布局上同步发力,其难度甚至超过了公司过去十年的增长历程。

在大会上,股东还就是否授权董事会投资马斯克创办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xAI 进行了表决。该提案获得多数支持票,但仍存在较多弃权,尚未形成正式通过。xAI 被视为特斯拉未来人工智能能力的重要延伸,若合作落地,将加速特斯拉在具身智能、机器人和 AI 算力领域的自主研发布局。和众汇富认为,xAI 与特斯拉的结合若能顺利推进,或将构建一个横跨汽车、机器人、能源与计算平台的智能生态系统,为特斯拉打开新的利润空间。

然而,这一万亿美元薪酬方案也引发了不小争议。部分机构投资者认为,该方案存在稀释风险和治理隐患。包括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在内的多家大型机构投了反对票,理由是薪酬额度过高且过于集中权力于个人。独立顾问机构 Glass Lewis 与 ISS 此前也建议股东反对,认为方案缺乏足够的制衡机制。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一争议凸显了特斯拉治理结构中 " 关键人物风险 " 的存在,即公司命运过度依赖马斯克个人,一旦战略失误或精力分散,可能对企业估值和投资者信心带来系统性影响。

面对质疑,马斯克在股东大会上再次强调,特斯拉已不只是电动车公司,而是一个融合自动化、AI 与机器人技术的科技企业。他表示,公司正在建设新一代 AI 数据中心和自研芯片体系,以支持机器人及无人驾驶平台运行。马斯克透露,特斯拉未来的车辆可能在闲置时参与 AI 推理工作,从而 " 让汽车成为创造收益的智能终端 "。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一思路反映出马斯克试图构建以数据、算力和算法为核心的 "AI 驱动型经济模型 ",这将深刻影响特斯拉未来的盈利结构。

从财务角度看,该薪酬方案的第一档触发条件为市值达到 2 万亿美元,此后每增加 5000 亿美元触发一档,最高至 8.5 万亿美元。当前特斯拉市值约 1.5 万亿美元,距首档目标仍有一定距离。分析人士认为,若公司能在机器人、自动驾驶和能源业务上形成新的增长引擎,实现目标并非不可能。和众汇富认为,市场对马斯克 " 科技飞轮 " 模式的预期支撑了特斯拉的高估值,而此次薪酬方案通过,更是将公司未来业绩与创始人个人命运彻底绑定。

资本市场的反应相对理性。消息公布后,特斯拉股价盘后短暂上涨约 3%,随后在投资者评估方案细节及成本压力后趋于平稳。分析指出,市场虽认可特斯拉的创新方向,但仍对高估值与目标兑现能力持谨慎态度。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种分化反应说明投资者在情绪与理性之间保持平衡,既不盲目追随马斯克光环,也未低估其战略潜力。

总体来看,特斯拉此次股东大会可视为一次战略与信任的双重博弈。公司用一份前所未有的薪酬计划,换取了创始人继续推动 AI 与机器人战略的承诺;股东则用投票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也承担了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长期押注。和众汇富认为,从电动车制造商迈向智能科技平台,特斯拉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而这一切能否兑现,最终仍要回到业绩与技术的真实落地。只有当机器人、自动驾驶与 AI 生态真正实现商业化,马斯克的 " 万亿赌约 " 才会成为投资史上的成功样本。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特斯拉 马斯克 机器人 电动车 人工智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