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 央视曝光被薅羊毛的医保卡 # 登上社交媒体平台热搜第一名。有的医保定点药店,牙刷变 " 牙科用毛刷 "、牙线成 " 牙科洁治器 "、面膜是 " 医用敷贴 ",甚至防晒冰袖叫 " 医用隔离垫 ",借医疗器械之名销售普通日用品,部分消费者本着 " 薅羊毛 " 的心思,刷医保卡下单。
俗话说:" 买家没有卖家精。" 药店之所以热衷推销此类产品,源于巨大的经济利益。有的消费者反映,比如:超市买牙刷仅需 10 元,药店买牙刷需 40 元,价差高达 300%。生产企业利用医疗器械备案制度的漏洞,将日用品打造成拥有合法 " 身份 " 的医疗器械,并以 " 医用级更干净、更安全 " 为噱头抢占市场。某地一生产商与某头部连锁药店合作,生产的防晒口罩和防晒袖进入全国近 2 万家药店,订单合同金额高达 9000 万元。
守住医保基金,必须全链条着手。首先,填补制度漏洞,收紧医疗器械备案标准,对 " 日用品医疗化 " 现象建立专项审查机制,杜绝 " 挂羊头卖狗肉 "。同时,打通医保、市场监管、卫健、公安等部门数据,全链条追溯,正本清源。
其次,医保定点药店应守住底线,否则必将遭到 " 反噬 "。根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药店变百货店,不仅会丢失医保定点的经营权,还将面临巨额赔偿,甚至背负刑事责任。国家医保局已在全国部署开展利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问题的专项行动,并针对诱导协助参保人年底 " 冲顶消费 " 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攻坚行动。
最后,提升公众意识,个人参与骗保将面临违法惩戒。拿医保卡当购物卡,消费者看似薅到了羊毛,实则在 " 割肉 "。等真正需要看病吃药时,个人账户积累不足,医疗负担将大大加重。今天刷走的 " 零花钱 ",可能成为明天就医时的 " 救命缺口 "。长远来看,个人滥用导致基金池缩水,将影响医保制度的可持续性。
医保基金不是 " 唐僧肉 ",而是大家共同的 " 救命钱 "。" 救命钱 " 就该用在刀刃上,为今天的他人,也为明天的自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