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原生 AI 应用规模持续扩大,作为首个生成式 AI 大模型的 " 文心一言 ",却在竞争中日渐落后。
根据 QuestMobile 截至 2025 年 9 月的数据,AI 应用整体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端与 PC 端月活跃用户分别达到 7.29 亿和 2.00 亿。其中,移动端原生 APP、In-APP AI 功能及手机厂商内置 AI 助手的月活规模分别为 2.87 亿、7.06 亿和 5.35 亿,第三季度复合增长率依次为 3.4%、9.3% 和 1.2%。
在用户表现方面,原生 AI 应用头部格局趋于稳定。豆包以 1.72 亿月活跃用户反超 DeepSeek(1.45 亿),位列第一。腾讯元宝(3286 万)、即梦 AI(1012 万)与 Kimi(967 万)构成第二梯队。此外,多个垂直领域 AI 应用增长显著,如豆包爱学(876 万)、AQ(785 万)及快对 AI(647 万)。
反观文心一言月活用户仅 530.91 万,与第一、二梯队差距显著。在整体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文心一言为何增长乏力?
起大早,赶晚集
在国内 AI 大模型的竞技场上,百度文心一言作为国产大模型 " 先驱 ",却未能成为市场的 " 先锋 ",处境愈发显得尴尬。
早在 2010 年,百度便成立了自然语言处理部,这标志着其已在 AI 核心赛道悄然启程。随后数年间,百度相继组建人工智能研究院、深度学习研究院等机构,持续加大技术押注。2016 年,李彦宏在百度联盟峰会上明确提出,人工智能将是百度的 " 下一幕 ",将其拔高至公司生存发展的核心战略高度。
这种长达十余年的持续性投入,使百度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也为文心一言的诞生铺垫了道路。2023 年 3 月,百度正式推出文心一言,成为国内首个、全球大厂首个上线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被业界认为代表了国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最高水平。
先发优势让百度享受到了市场红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6 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 2.3 亿人,占整体人口的 16.4%。在这一市场中,百度文心一言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典型产品国内网民使用率中位居第一,占比达到 11.5%。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豆包、腾讯元宝、DeepSeek 等后来者凭借强大的生态协同能力和精准的场景切入,市场竞争态势迅速生变。这让先行者百度的技术优势未能顺利转化为市场胜势。
一方面,竞争逻辑已从 " 技术发布 " 转向 " 场景嵌入 "。厂商不再满足于推出一个大模型,而是强调通过精调优化、高性价比的方式,将 AI 能力深度融合进具体业务场景,实现模型与用户需求的高效匹配。
另一方面,产品体验与运营效率成为关键胜负手。文心一言虽具备技术底蕴,但在响应速度、交互体验、多端协同等方面逐渐被对手反超。尤其在一些高频使用场景中,后来者通过更轻量、更流畅的产品设计,快速抢占用户心智。
文心一言 " 起大早、赶晚集 " 的现状,不仅反映出一款产品的竞争失利,更折射出中国 AI 产业从技术驱动转向生态驱动的发展趋势。
一步步被挤下高位
2023 年 8 月,字节跳动的豆包开始小范围邀请测试;2024 年 5 月,腾讯元宝上线;到 2024 年 12 月,DeepSeek 等新兴力量也加入战局。这些后来者凭借各自独特的生态优势,快速蚕食市场。
文心一言,正是在这场变局中,被逐渐挤下高位。
其一,与拥有抖音、今日头条等超级应用的字节跳动相比,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态布局相对薄弱。当大模型竞争进入 " 应用落地 " 的关键阶段,缺乏强流量入口和丰富应用场景的短板被急剧放大。
比如:豆包借力抖音超过 7 亿的日活用户迅速崛起,上线三个月月活即破千万,两年内更以 1.72 亿月活登顶。无独有偶,腾讯元宝也深度依托微信的公众号、视频号生态,同样打开了增长通道。
其二,作为技术先行者,百度在技术演进过程中难免背负更多历史包袱。而后发企业则可以直接采用更先进、更轻量的架构,实现轻装上阵。
以豆包大模型为例,其采用轻量化部署策略,豆包 1.5 版本深度思考模型的总参数量为 2000 亿(200B),激活参数为 200 亿(20B),采用 MoE 架构实现高效推理。而文心一言 4.5 版本,总参数量 4240 亿,实际推理时激活 470 亿参数,采用 MoE 架构,通过动态路由机制实现高效计算。
其三,在技术趋于同质化的背景下,产品体验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所在。新兴参与者往往更注重交互设计和用户反馈,而文心一言在易用性和人性化设计上仍有明显提升空间。
豆包延续了字节系产品一贯的流畅交互和年轻化调性,快速抢占主流用户市场;DeepSeek 则聚焦代码生成与逻辑推理,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赢得开发者群体。相比之下,文心一言在界面友好度、响应反馈和功能设计上仍显 " 重技术、轻体验 ",未能形成足够的用户粘性。
未来,行业将进一步向垂直场景深耕、产业融合方向演进。对文心一言而言,能否打破生态限制、优化产品体验、平衡短期投入与长期价值,将决定其能否在接下来的竞争中重新夺回主动权。
两极分化时代的来临
2025 年,中国 AI 大模型市场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洗牌,行业格局从 " 百家争鸣 " 步入 " 强者恒强 " 的两极分化阶段。
豆包、DeepSeek 月活用户突破亿级,稳居第一梯队;腾讯元宝、即梦 AI 与 Kimi 构成第二阵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型 AI 应用用户规模普遍下滑,马太效应日益凸显。
在这一背景下,跌出头部阵营的文心一言若想重回主赛道,需实现多维突破。
首先,深耕垂直领域,打造差异化优势。与其在通用大模型领域与众多对手正面竞争,不如选择几个重点垂直领域进行深度耕耘。例如,在教育、医疗、企业服务等细分市场,文心一言可以发挥百度多年的技术积累优势,打造行业专属的解决方案。
其次,构建百度特色生态体系。尽管缺乏微信、抖音等级的超级入口,百度仍可推进 " 搜索 +AI"、" 智能云 +AI"、" 智能驾驶 +AI" 等内部资源整合,将文心一言深度嵌入既有产品矩阵,实现技术能力与用户场景的有机串联,激活存量流量价值。
再有,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运营效率。面对盈利压力,文心一言需要在保持技术竞争力的同时,优化成本结构。通过模型压缩、推理优化等技术手段,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此外,开放合作,构建产业生态。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结束。文心一言应主动与硬件厂商、行业服务商、开发者社区建立合作,共同构建从技术到落地的闭环生态,通过外部协同拓展能力边界与市场空间。
在 AI 这场长跑中,起跑早只是开局优势,能否根据赛场变化灵活调整节奏,才是决胜关键。文心一言仍具备技术底蕴与品牌认知,下一步,能否将资源转化为真正的产品力与生态力,将决定其能否在分化加剧的竞争中实现回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