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十三行 11小时前
34年破3000万辆 一汽-大众做对了什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  汽车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10月 30 日,吉林长春一汽 - 大众基地正式迎来第 3000 万辆整车下线的历史性时刻,这一数字不仅让其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该里程碑的乘用车企业,更是以 34 年深耕中国市场的积淀,全国每 100 辆就至少有 8 辆来自一汽 - 大众。

从 1991 年公司成立,到如今成为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标杆,一汽 - 大众的 3000 万辆,既是规模的跨越,更是客户信赖的累积,其中大众品牌单品牌贡献超 2000 万辆,凭借速腾、宝来、迈腾、高尔夫等一众 " 国民车型 ",成为支撑这一成就的核心力量。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并非偶然的市场机遇,而是一汽 - 大众始终秉承 " 以客户为中心的长期主义和利他主义 " 经营哲学的必然结果。站在 3000 万辆的节点上,行业其实更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一汽 - 大众究竟是如何通过产品迭代赢得市场认可、以技术敬畏守住品质底线、靠创新布局开启下一个增长周期,最终实现 3000 万辆的周期穿越? 

细分市场高市占率+周期迭代 =国民认知

市场的认可,终究要靠经得起检验的产品说话。深耕中国市场 34 年的过程中,一汽 - 大众大众品牌凭借对中国家庭用车需求的洞察,打造出速腾、宝来、迈腾、高尔夫、探岳等一系列 " 国民车型 "。这些车型不仅长期领跑各自细分市场,更以累计超 2000 万辆的销量,成为支撑一汽 - 大众达成 3000 万辆里程碑的核心力量。而且在各大细分市场中,堪称是标杆级存在。

如 A+ 级市场,速腾累计销量突破 430 万辆,自上市以来长期占据该细分市场 No.1 位置,无论是空间设计还是智能配置,始终贴合中国家庭对 " 高品质家轿 " 的需求,成为老百姓购车时的首选。客户最看重的 A 级市场,宝来更是以超 370 万辆的累计销量,从满足基础代步到适配多元出行场景,持续稳居家轿市场头部阵营。

在真正代表车企产品实力的 B 级市场,一汽 - 大众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迈腾累计销量突破 270 万辆,跻身细分市场 TOP2,其德系质感与商务属性,长期引领中高端轿车消费潮流。对于年轻用户喜欢的两厢车,一汽 - 大众高尔夫累计销量超 180 万辆,常年垄断细分市场榜首,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经典两厢车 IP。在 SUV 领域,一汽 - 大众后来居上,探岳家族累计销量破 100 万辆,位列细分市场 TOP3,凭借空间灵活性与越野性能,快速抢占主流市场份额。

这些车型之所以能长期圈粉,核心在于多代迭代积累的产品成熟度。因为汽车市场有个共识,未经历三次迭代的产品难以称得上成熟,而一汽 - 大众大众品牌主力车型均经过多轮迭代生命周期远超行业均值。

其中高尔夫自 1974 年诞生以来,已历经 8 代传承,每一代都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设计与技术,如今仍能凭借运动基因吸引年轻消费者。速腾、宝来分别完成 4 代、5 代升级,从早期的基础配置到如今的智能网联、辅助驾驶功能,持续贴合中国家庭对耐用性与智能化的双重需求。

正是这种将产品做成品牌坚持持续迭代逻辑,让大众品牌车型不仅寿命长,更能通过长期市场验证传递耐用、可靠的认知,也让大众品牌成为跨越年龄层的消费共识。正如长春一位开了 11 年速腾的车主张先生所说,从结婚到孩子上学,这辆车陪着走过人生重要阶段,皮实耐用,换车时还是会优先考虑大众。

" 自虐 " 验证绝不放过一个细节  构建品牌品质壁垒

一汽 - 大众 3000 万辆,其中大众品牌超 2000 万辆,人们不应该只看到数据基数,更应该看到这是 34 年大众品牌 " 开不坏 " 的口碑在这一刻的具象化。诚然,当前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一些车企陷入配置堆砌的短期竞争,以满足消费者情绪痒点走捷径。但在一汽 - 大众身上,人们看到的是其始终坚守技术敬畏的造车底线,用远超行业标准的工艺体系与验证流程,将可靠刻入产品基因。

在长春一汽 - 大众基地的生产车间与质保实验室里,严苛理念贯穿从零部件到整车的每一个环节。其中针对零部件检测,企业专门设立工业 CT 测验实验室,检测分辨率最高可达 500 纳米,仅为人类头发直径的二百分之一,即便零部件内部再微小的瑕疵都能被精准捕捉。

螺丝拧紧这一细节工序,更被纳入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如底盘连接、车身框架等关键部位的 303 个 A 类拧紧点实现 100% 扭矩数据记录与分析,199 个控制器的软硬件版本逐一比对核验,所有数据将保存 15 年,相当于为每辆车建立终身档案。

开不坏只是一汽 - 大众的基本功,而好开才是占领消费心智的根本原因。这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底盘技术调校积淀。其中五连杆悬架与高强度轻量化结合,26 个橡胶铰链,兼顾轻量化与高强度,配合大尺寸制动盘与线控转向技术,实现精准操控、稳定制动与更小转向半径。  这套悬架系统能让车辆在冷车状态和连续制动下都展现出同级别出色的制动效果。线控转向技术的应用,使转向更加精准灵活,转向半径同比缩短 1.2 米,极大提升驾驶便利性。在狭窄小区道路或停车场内,掉头、泊车效率显著提升。

无论是开不坏,还是好开,都经历了全维度、超标准的堪称 " 自虐 " 的验证测试。其中针对静态测试,一汽 - 大众的零部件需在 150 ℃高温环境中存放 1000 小时,模拟 50 ℃高温天气下 20 年的使用损耗。车身耐腐蚀测试采用专门设计的盐雾腐蚀测试舱,确保 3 年无锈蚀、12 年不穿孔。在新疆吐鲁番干热区与海南湿热区,测试车辆需完成 18 个月户外暴晒,车内仪表盘、座椅面料等零件最高承受 108 ℃高温与 80% 以上湿度,确保长期使用无开裂、褪色。

动态测试更是极限挑战,整车需完成 45 周 /8000 公里的耐久强化试验,193 万公里高强度路试覆盖高原、冻土、沙漠等路况,总里程可绕赤道 48 圈。其中仅全新一代速腾 L 一款车型,交付前就完成超 900 万公里实测,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往返 11.7 次。

为了让用户开上放心车,一汽 - 大众的投入远超行业均值。其单一车型交付前需完成 4 轮完整碰撞试验,耗费 30 余台试验车、近百次碰撞测试,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车身结构采用 " 高强度钢矩阵 ",高强度钢占比达 81%,A 柱、B 柱等关键部位使用的热成型钢,抗压强度可达 2150MPa,这相当于在 1 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承受 10 吨重量,约等于在手指甲盖上放置两头成年大象。搭配全方位安全气囊的全方位防护,中国质量协会 2025 年 CACSI 测评显示,一汽 - 大众大众品牌荣膺 9 项满意度第一,旗下宝来、高尔夫、速腾、迈腾、探岳、揽巡六款主力车型分获各细分市场产品质量满意度冠军,品牌更斩获合资品牌销售服务与售后服务满意度双料冠军。

从零部件的微米级检测到整车的千万公里验证,从底盘的精准调校到车身的刚性防护,一汽 - 大众正是以技术敬畏构建起坚实的品质壁垒。这份对长期主义的坚守,不仅让 3000 万辆的数字更具分量,更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以品质赢市场的典范。

"油电混共进全智"开启下一个 3000 万辆

随着汽车产业进入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深水区,个别企业选择押注单一赛道或追逐短期热点,而一汽 - 大众则以 " 油电混共进全智 " 的战略定力,从底层技术创新到产品矩阵布局稳步推进,一汽 - 大众是用两条腿走路的稳健姿态,为下一个 3000 万辆里程碑积蓄动能,更诠释了合资车企在产业变革中的引领价值。

针对燃油市场基本盘,一汽 - 大众以 " 智能破局 " 打破 " 燃油车功能固化 " 的行业偏见。通过 MQB 模块化平台通过标准化零部件与柔性生产设计,将新车开发周期缩短 30%,同时产品故障率大幅降低,从根本上保障了速腾、迈腾等主力车型的质量稳定性。动力总成上,TSI+DSG 黄金组合历经十余年迭代,以 " 强动力 + 低油耗 " 成为行业标杆,其中迈腾 3000 万辆甄选款采用 380TSI 动力总成,最大功率跃升至 162kW,峰值扭矩提升至 350N · m。这一升级并非简单的参数叠加,而是通过技术优化让动力体验更贴合日常用车场景:搭载的可变气门升程系统(AVS),可根据低速通勤、高速巡航等不同工况,自动调节凸轮升程与气门正时,实现 " 低速省油、高速爆发 " 的双重优势,WLTC 综合工况油耗仅 6.72L/100km,兼顾动力与经济性。

为满足燃油车驾驶爱好者的需求,一汽 - 大众大众品牌持续提升发动机效能。第五代 EA888 发动机以 " 地表最强 2.0T" 的身份登场,集众多黑科技之大成,重新定义了传统动力的巅峰水准:源自保时捷的 VTG 可变截面涡轮技术,为 EA888 发动机注入了灵魂;全工况米勒循环则实现了做功行程最大化,500bar 超高压喷油技术让每一滴燃油雾化更彻底,配合全工况最佳空燃比,确保每一滴油都能充分燃烧。

在全新揽境上,第五代 EA888 发动机迎来巅峰,功率飙至 200kW,扭矩高达 400N · m,百公里加速只需 7.5 秒,展现 " 王炸 " 级动力性能,同时 WLTC 工况下百公里油耗低至 8.33L,良好兼顾了高性能、低能耗。

不仅如此,一汽 - 大众燃油车通过配置升级,实现智能不输新能源。2025 年推出的 IQ.   Pilot 增强驾驶辅助系统,是一汽 - 大众与卓驭科技联合开发的燃油车专属智能方案,拥有自主上下匝道、智能避障、推荐变道超车等丰富功能,突破燃油车技术壁垒,打造燃油车阵营智能化标杆。

在新能源领域,一汽 - 大众以 " 平台自主化 + 架构智能化 " 实现从 " 技术跟随 " 到 " 创新引领 " 的跨越。2025 年导入的大众品牌全球首款 CMP 电动平台,是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纯电架构,首款基于该平台打造的概念车 ID.AURA 已亮相,这款专为中国年轻家庭打造的纯电紧凑型轿车,其核心亮点在于它所承载的前沿技术整合。CMP 平台本身代表了大众面向未来的电动化解决方案,而 ID. AURA 更是集大成者,它搭载了全新的 CEA 电子电气架构 , 能够无缝整合人工智能座舱、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多种尖端技术。

此外,自主研发的舒感智域座舱 Hi   Space,更将 " 科技体验 " 具象化,其拥有行业首创的智能音乐玻璃,以纳米陶瓷技术将前后风挡与天幕转化为隐形声场单元,还可与 PAD、手机等设备实现毫秒级互联。体验过该座舱的客户直言,这让新能源汽车不再只是电动代步工具,更成为可交互、可感知的第三空间。

新能源安全标准,更是延续了一汽 - 大众的 " 严苛基因 "。动力电池测试体系包含 436 项检测项目,是国标的 8.2 倍,热失控预警测试,响应速度快至 10 秒,较国标要求的 5 分钟提升 30 倍;并通过 6 轮重复测试(国标 1 轮),确保电池在极端工况下的安全性。同时,8 年 12 万公里质保期内,动力电池容量健康度高于 80%,彻底打消消费者的安全顾虑。

清晰的产品规划,更让 " 油电混共进全智 " 战略有了落地支撑。根据规划,一汽 - 大众大众品牌自 2026 年起,将推出 10 款全新车型,涵盖 5 款纯电车型、2 款插电混动车型、2 款增程式混动车型及 1 款全新燃油车型,实现 " 油电混共进全智 " 战略落地。 

3000 万辆的里程碑,是一汽 - 大众过去 34 年创新的总结,更是下一段征程的起点。从燃油车的智能升级到新能源的本土融合,从技术研发的底层创新到产品规划的精准布局,这家车企正以 " 不偏废、不冒进 " 的节奏,在产业变革中找到平衡与机遇。未来,随着更多本土化研发车型的落地,一汽 - 大众不仅有望快速迈向下一个 3000 万辆,更将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转型提供可借鉴的合资样本。

—— END ——

目前已入驻平台

新浪财经|富途牛牛|同花顺|东方财富|雪球

凤凰|腾讯|搜狐|网易|易车|知乎|百家号

商务合作

  邮箱   | wzhauto2023@163.com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汽车十三行所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一汽-大众 宝来 迈腾 速腾 高尔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