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具身智能领域动态频频。国内,小鹏机器人曾因质疑上演 " 割腿自证 ";国外,特斯拉 Optimus V2.5 与马斯克同台 " 斗舞 "。然而,在这些热闹的机器人大秀背后,小鹏与特斯拉的高管却共同面临一个难题——具身智能关键操作环节中,灵巧手的制造与量产难度极大。
小鹏汽车机器人负责人米良川表示,灵巧手研发是量产前夕的最大挑战;特斯拉 CEO 马斯克也坦言,灵巧手制造比机器人其他部件更难,且特斯拉 Optimus 单只灵巧手成本超 6000 美元,使用寿命仅六周。
就在行业被这一难题困扰时,国内首家实现高自由度五指灵巧手量产的具身智能企业——灵巧智能,在近日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崭露头角,为 " 灵巧手 " 难题带来了破解之道。

灵巧手为何难倒行业?
人类手部构造复杂,由 27 块骨头、22 个关节、数十条肌肉、上百条韧带及大量神经末梢协同工作,既能完成精细化操作,又具备温度、材质感知功能。当前,业内研发灵巧手均以复刻人类手部功能为方向,需用电机、传感器、减速器等精密部件复刻手部骨骼、关节、肌肉等结构,且要集成在人手大小的空间内,难度可想而知。
更关键的是,灵巧手行业存在 " 不可能三角 " 难题:要么在实验室实现精准操作,却因高昂成本难以量产,只能停留在展示阶段;要么牺牲性能与精确度,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即便部分品牌宣称占据全球 80% 市场份额,但其产品难以适配产业真实场景,未得到有需求的产业用户认可。

灵巧智能如何突破 " 不可能三角 "?
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 " 具身智能灵巧操作生态对接会 " 上,灵巧智能 CEO 周晨揭晓了突破秘诀。
第一步,获取高质量数据。多数企业依赖视觉数据,让机器人通过 " 观看 " 人类手部操作学习。而灵巧智能研发出 DexCap 外骨骼数据采集系统,在常规视觉遥操基础上,增加手部端震动力觉反馈,为灵巧手开发提供可靠数据来源。这使得机器人学习结合 " 视觉 " 与 " 触觉 " 等多感官信息,如同学生既听讲又动手实践,学习效率与效果大幅提升。
DexCap 不仅数据采集效果出色,设备寿命与可靠性经反复验证,且市场价格不超过 10 万元。更重要的是,它不仅服务于自家灵巧手,还兼容市面上绝大多数人形机器人产品,助力同行收集数据、推进研发,展现出开放共享的行业态度。
第二步,创新学习训练方法。业内常用端到端学习法,依靠大量真实操作数据让机器人学习,如同在模拟器练习 1 万小时学开车,耗时久、成本高。灵巧智能则采用 " 教规则 + 练习 " 模式,将 DexCap 采集的数据提炼为不同类型操作规则,再泛化到不同结构上,研发出 DexCanvas 人手采集 + 仿真合成方法。
周晨形象比喻:" 这就像学语言,没有母语环境时,先学语法再到实际场景应用,能高效掌握。" 该方法实现了采集效率、数据质量、经济性的优化,且 DexCanvas 涵盖多维度多模态数据,确保机器人操作策略与真实物理定律精准匹配,为灵巧操作筑牢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灵巧智能坚持 DexCanvas 开源,让更多从业者使用。此举不仅能加速技术路线收敛,还能通过利他实现行业共同进步,推动自身发展。

多款灵巧手产品亮相,覆盖多场景需求
凭借开放的合作理念与扎实的技术实力,灵巧智能在一年半内推出三款灵巧手产品,并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集中展示。
DexHand021 Pro 是国内首款高自由度仿生灵巧操作系统,采用人手刚柔耦合传动原理,在紧凑尺寸内实现 22 个关节自由度。单指负载能力强,耐久性测试超 30 万次,兼顾灵巧性、柔顺性与负载能力。同时配备 400+ 触觉感应点、20 个高精度关节位置传感器、500 万像素 RGB 掌心相机,可实时捕捉操作场景;电机系统能提供实时电流、转速、位置和温度反馈,总感知点超 500 个;运动控制系统结合腱绳驱动固有柔顺特性与力位混合控制算法,实现亚毫米级操作精度。
已实现量产的 DexHand021 在展会现场设置了互动环节——通过摄像头捕捉观众动作,机器手可实时模仿,观众比 "yeah"" 比心 ",它都能快速回应,成为现场观众排队互动的 " 明星产品 "。
千元级产品 DexHand021 S 为教育、服务及工业场景设计的超轻量级三指灵巧手,可实现 80% 手部功能核心动作,且具备全开源可编程、易上手、多场景即插即用等优势,大幅降低灵巧手应用门槛。
据悉,这些产品均由灵巧智能自有工厂生产,无委外加工环节,保障了产品质量与生产稳定性。
开放合作,深耕具身智能产业链
除在灵巧手领域坚持开源开放,灵巧智能还积极布局具身智能产业链,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开展合作,提供多场景应用服务,并联合开发 Venus R 系列、MegaMore(大默)、MiniMore(小默)等复合机器人系列产品。
" 大默 "" 小默 " 的命名颇具深意,既寓意产品将涵盖 " 更多 " 功能,也体现出灵巧智能 " 默默 " 深耕领域、踏实做事的风格。其中,Venus R 系列自主研发,以高性能、低成本打破行业价格与技术壁垒,配备 7 自由度机械臂,具备多模态感知能力;MegaMore(大默)拥有轮式底盘,可实现自主移动与仿生协作臂运动耦合控制;MiniMore(小默)能精准导航自主移动,支持双臂协同与灵巧操作,适配家庭、酒店、物流、养老等多场景。
对于自身在行业中的定位,周晨明确表示:" 我们不会把手伸到用户那一侧去,我们会跟生态合作伙伴做更多结合。"

在此次 " 具身智能灵巧操作生态对接会 " 上,灵巧智能的开放合作成果得以充分展现。灵境智源创始人兼 CEO 孙博、辛顿 AI 创始人兼 CEO 李科频、浩海星空创始人兼 CEO 齐建伟、PNP 机器人商务代表刘婉纯、艾尔温生命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韩雨卿等嘉宾发表主题演讲,围绕具身智能行业 " 脑 "" 身体 "" 手 "、数据及高价值应用场景,分享技术与应用案例。
参会企业代表笑称,彼此结识与合作的方式,既有 " 青梅竹马 " 的长期伙伴,也有 " 高效相亲 " 般一拍即合的新合作。期待未来灵巧智能能携手更多合作伙伴,推出更多创新产品,拓展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为具身智能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