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5小时前
园区里办起读书会,交大教授与创新工作者热聊了这些话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创新的特性是什么?是未知性、累积性与偶然性 "" 现代创新尤其依赖跨界的、随机的交流,线下面对面的互动是激发这种偶然创新的关键催化剂。" 日前,漕河泾读书会第一期活动在漕河泾开发区与上海图书馆共同打造的 " 泾 YU · 悦读 " 悦享空间内举办,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作为首期嘉宾,与园区企业代表和创新工作者进行了一场题为《" 向心城市 " 的创新引擎:产业园区究竟意味着什么?》的深度对谈。

" 中国正全面步入后工业化时代。" 陆铭引导观众一起回顾了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历程,从农业社会到工业化社会,再到服务业主导的巨大转型——当前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已达 57%。" 制造业越强,其比重反而越低 ",陆铭援引这一经济学逻辑阐释了制造业比重下降的原因,表示制造业的强大依赖于研发、设计、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的赋能,高附加值环节往往集中在服务业。同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重心必然从制造品转向服务。他进一步分析指出,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要求人与人之间更频繁的面对面交流,这会驱动人口流向就业机会丰富、收入水平高、公共服务优质、消费场景多样的高密度区域。

谈及创新时,陆铭重点剖析了创新的特性,在他看来,这些特性决定了创新活动在空间上会高度集中于少数城市和特定区域,他以上海及全国的专利分布、咖啡馆布局等数据图表,直观展示了创新资源向市中心及创新园区集聚的态势。" 像‘泾 YU · 悦读空间’这样的园区公共空间,以及城市的咖啡馆、博物馆、演艺场所等‘第三空间’,不仅是消费场景,更是重要的创新孵化器。" 陆铭表示线下交流空间有着重要价值,设在园区内可以成为促进不同行业人群随机相遇、激发跨界创新的关键载体。

在分享结束后的互动环节,现场听众就城市发展、创新政策及个人选择等议题,与陆铭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 漕河泾读书会 " 是由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发起主办的系列人文思想活动,通过构建跨领域的思想平台,推动深度阅读与高品质交流,促进 " 科技 + 人文 " 融合共生。未来,读书会将持续邀请经济、社科、创新等领域的学者与实践者走进园区,分享观点与经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制造业 上海 工业化 催化剂 阅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